同樣是百萬雄師,此戰未能和三大戰役相提並論,只稱得上錦上添花

2023-11-19     千年史館

原標題:同樣是百萬雄師,此戰未能和三大戰役相提並論,只稱得上錦上添花

要說解放戰爭時期出動百萬雄師的大戰,很多人首先都會想到遼瀋、淮海及平津這三大戰役,殊不知除了這三大戰役之外的渡江戰役同樣是出動了百萬雄師。雖說渡江戰役規模很大意義也深遠,但其在歷史上的地位始終不能和三大戰役相提並論,很多人覺得最多也只是錦上添花。

在著名的三大戰役結束之後,國民黨已經大勢已去,終於靜下心來和共產党進行和平談判。誰知道國民黨並不甘心就此失敗,反而借著和平談判的掩護在長江防線進行一系列的軍事部署。儘管兩黨和平談判表面上看進展十分順利,但是在最後時刻,國民黨政府卻果斷拒絕在和平協議上簽字。

我黨此時已經知道國民黨的險惡用心,知道他們並不是真心為了和平。因此,國共雙方和平談判失敗,解放軍總部發出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渡江戰役由此拉開序幕。當時我軍由粟裕擔任渡江戰役的總指揮,戰爭打響粟裕直接守在指揮所里坐在電話機旁,要求各級將領有任何情況及時告知他。

儘管蔣介石事先讓國軍在長江沿線進行了周密的軍事部署,但是當解放軍開始渡江之後,只用了一個多小時就將蔣介石的千里江防攔腰斬斷了。隨後國軍開始針對解放軍展開大規模的反撲行動,但是在粟裕的帶領下很快就被打退。

粟裕親自指揮的東集團4個軍在江陰至揚中段成功渡過長江,緊接著便一鼓作氣突破了國軍的防禦陣地,繼續向縱深進擊。要知道國軍在長江沿線可是辛苦部署了三個多月的時間,沒想到頃刻間就土崩瓦解了。

國民黨不少將士眼看著最後一絲幻想都破滅了,他們知道國民黨已經走到窮途末路了。在這種生死存亡之際,不少思想進步的國軍將士決定不再跟隨蔣介石走向覆滅,而是選擇和人民站到一邊。一時間國軍方面倒戈的將士不在少數,這更加加劇國軍走向敗退的步伐。

解放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渡江成功,國民黨一番辛苦部署謀劃終化為烏有。這場渡江戰役總共持續了42天時間,解放軍沒有先進的艦艇有的只是木帆船,但仍然取得了這場戰役的最終勝利。渡江戰役的勝利意義非常深遠,為後來解放全中國創下了良好的先決條件。

很多人認為渡江戰役的規模也算非常大,而且正是因為渡江戰役的勝利,才使得國民黨徹底敗退。渡江戰役可以說對國民黨的命運起到至關重要的一戰,為何最後還沒能和三大戰役相提並論呢?其實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要說的是兵力對比。要說遼瀋、淮海及平津這三大戰役,在兵力對比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野戰軍在兵力上並不占據絕對優勢,所以說這三次戰役應該都算得上是艱難的攻堅戰。但渡江戰役就明顯不同了,參加渡江戰役的解放軍士兵多達90萬人,而國民黨只有東拼西湊的45萬士兵,這其中還有不少臨時抓來的新兵。

其實解放軍在絕大多數的戰爭中,在兵力上都不占優勢。因此我軍已經習慣了以少勝多,突然之間在兵力呈壓倒性優勢的情況下打敗對手,我軍反而覺得這樣的勝利不足為奇。所以像渡江戰役如此富裕的仗,根本無法和三大戰役相較。

其次就是戰略態勢不同。在遼瀋、淮海及平津三大戰役正式打響之前,我們知道國民黨都是占據很大優勢。在三大戰役開始之前,國民黨200多萬的軍隊始終占領著北方的大城市。沒想到經過三大戰役之後,國民黨死守的這些大城市全都沒有保住。

所以等到渡江戰役開始的時候,國民黨在戰略上已經處於明顯的劣勢。如果要說在三大戰役之前,毛主席等人心裡十分謹慎,那麼渡江戰役則完全可以放開手腳一戰。渡江戰役解放軍消滅國民黨已經成了定局,毛主席唯一擔心的就是接管的城市太多難以維持秩序。

最後民心歸向也有所不同。我們知道在淮海戰役的時候,國民黨還擁有六百萬支前百姓,那個時候還是有不少百姓支持國民黨。但是到渡江戰役的時候,就連國統區的百姓也希望共產黨將國軍趕走,這樣百姓就能免於苛捐雜稅。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國民黨失敗是必然。

-完-

作者:啟道

注釋:【原創內容請勿抄襲;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338d563189c020cf08be7be64a953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