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我和很多人一樣,是一個在職場上雷厲風行的工作狂,工作帶給我的是自尊、自信和財務自由,然而在決定結婚生子以後,便毅然決然的放棄工作專心育兒,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我不喜歡我的童年,不喜歡我的成長經歷,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在一個充滿愛和自由的家庭中長大,我深信生命早期的體驗會影響整個人生的方向。
很多已經是全職媽媽的朋友勸我,不要輕易選擇這條路,一定會後悔的,全職媽媽太難了。
我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和信心,淡定的說:有什麼難的?我不信,那麼多的工作,那麼多的員工,我都能搞定,一個娃還能把我難住了?
事實證明,人啊,永遠不要把話說的太滿了,要給自己留個台階備著。
寶寶出生以後,我漸漸發現,很多事情都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我沒有了聚會,沒有了社交,不能隨心所欲的逛街,不能看電影,反應越來越慢,記憶力越來越差,脾氣越來越火爆,經常唉聲嘆氣,我終於明白了,全職媽媽確實挺難的。
然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則是同為全職媽媽的一個朋友,她生完孩子以後,發揮自己的繪畫優勢學習了紋眉,現在已經是大師級的人物,在行業內比賽中還獲得了全能冠軍,邊帶孩子邊工作,意氣風發,逆流而上。
我開始焦慮,我能幹什麼?孩子上幼兒園以後,我能從事什麼工作?原行業早已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喜歡育兒,想有更多的時間陪著孩子長大,有什麼工作能夠平衡帶孩子和事業呢?
成為全職媽媽以後,手機可能就是我最親密的朋友了,我每天都會刷頭條,看一些育兒文章,久而久之我發現很多文章都是媽媽們寫的,並不是職業作者,我突然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般激動!
我也是媽媽啊,我每天都在自學各種育兒知識,看了幾十本書,親戚朋友都說我把孩子帶的非常好,我是不是也可以把我的經驗寫一寫?
於是我開始在頭條上查如何寫文章,看了十幾個媽媽作者的寫作攻略,開始了頭條創作之路。2018年12月6日,我在頭條上發布了第一條悟空回答,可閱讀量只有178個,有點失望,但第三條回答卻收穫了48萬的閱讀量!
我記得非常清楚,這條回答是早上發出的,期間我不停的刷手機查看數據,閱讀量到1萬的時候我衝到廚房給婆婆說:過萬了!媽,閱讀量過萬了!等到晚上吃完飯的時候,我又撇了一眼手機,然後直接從椅子上跳起來,驚呼到:媽呀!10萬了!家人都被我嚇了一跳,緊接著也跟著歡呼起來。等到第二天,閱讀量已經衝擊到40萬。
天吶,我竟然也寫出了一篇「10萬+」的文章!這個數據像是給我打了一針雞血,證明我也可以做到。
接下來,我開始堅定不移的持續寫作,每天孩子睡覺以後,我便開始振奮精神,坐在電腦前劈里啪啦的碼字,不論幾點,必須寫完。
漸漸的,我的寫作之路迎來了曙光,過認證、開通悟空收益、獲得問答青雲和青雲標籤、加了黃V標、開通圖文原創、獲得圖文青雲。
38個青雲獎(悟空問答+圖文)給了我莫大的鼓舞,我也成為了眾多頭條育兒創作者的一員,收穫了很多粉絲,賺得了辭職後的第一桶金。
真的,自己掙錢自己花的感覺特別爽。
終於,我在繁瑣無聊的家務活和寶寶的屎尿屁之外,發現了一個可以讓我找回自信的契機。
以往的職業習慣提醒我,如果發現了一個機會,就要緊緊抓住!所有的事情,只有堅持下去了才有希望。
每天孩子睡覺以後,我便迅速的進入寫作的狀態,把每天的寫作任務列成清單,打草稿、列提綱、查資料、碼字,完成一項任務打一個對勾,常常忙到凌晨一兩點。
點擊「發送」以後,心滿意足,我感覺自己又找回了以前專注工作的感覺,像個戰士一樣充滿激情和鬥志。
通過頭條,我還結識了很多不同城市的優秀作者,久未更新的手機通訊錄里終於增加了夥伴,停滯不前的社交活動也開始觸及了新的自媒體領域。
回頭看半年前那個焦慮、對前途甚是迷茫的我,不禁感嘆,頭條自媒體真是全職媽媽的福音。
寫了大半年以後,我發現了一個問題:自己文章的閱讀量越來越少,漲粉的速度越來越慢,獲青雲獎的次數也在減少,看著那些十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粉絲的大佬,一篇文章有幾十萬的閱讀量,特別羨慕。
再看看自己,文章的閱讀量少的可憐,經常不過千,粉絲連5000都沒有突破,這是為什麼呢?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我又開始焦慮了,沒有流量就難有粉絲增長,沒有粉絲支持收益也會降低,是不是我寫的文章讀者不愛看?還是寫作技巧欠缺?微頭條的內容沒有吸引力?
於是,我嘗試寫了一篇流量文,用一些容易抓住人眼球的熱點新聞來發微頭條,比如哪個小孩墜樓了、哪個小孩又出車禍了等新聞,以此來增加流量,然而我發現這種方式並不適合我,因為在搜集這類素材的時候,我的內心非常痛苦,當媽以後淚點特別低,根本無法面對這些負面的、悲傷的新聞,每次看到自己的孩子總是不由自己的想到那些新聞,冷汗直冒,雖然這些新聞非常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增加閱讀量,但是卻影響到了我自己的情緒,我相信看文章的人心情肯定也好不到哪去。
我突然意識到,我在販賣焦慮博眼球!慾望讓我迷失了方向。
誰會喜歡這樣的作者?每當看到他發送的文章,都是類似這種讓人瞬間哀傷、焦慮、憤怒進而忍不住在評論區里罵娘的模式,如果我是讀者,我會迅速取關,果斷脫粉。
我復盤了這段迷茫期寫的文章和微頭條,客觀的、認認真真得讀了幾遍,我終於發現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了。
之前的青雲獎讓我飄飄然了,開始急功近利,被流量和漲粉綁架了,文章寫得很不走心。
在迷失方向的這段時間裡,我翻看了之前所有文章的讀者評論,一條條看過去,我逐漸發現,比起閱讀量、粉絲數更讓我感到開心的是讀者對我的認可,或者我的文章真的幫到了她們,她們留言說「早看到這篇文章就好了」、「作者的觀點非常對」,「今天就試試這個方法」,甚至有的讀者會私信我請教育兒的辦法。
我想,這才是頭條育兒創作者的初衷吧,把自己的育兒經驗結合科學的育兒知識分享給大家,幫助家長解決育兒問題,讓更多的爸爸媽媽在頭條這個陣地抱團成長,讓育兒變得更輕鬆愉悅,對於全職媽媽作者來說,既能實現科學育兒,又能找到事業轉機,一舉兩得。
調整心態以後,我沉下心創作了一篇關於寶寶睡眠的文章《寶寶一晚醒6次,抬腿翻身折騰人,睡眠倒退別慌張,4種方法搞定它》,這篇文章不僅獲得了青雲獎,還突破了10萬+,這是我第一篇閱讀量過十萬的文章,轉發量和收藏量也是前所未有的。
我特別開心,看來我的反思是正確的,接下來的幾篇文章數據都有進步,其中一篇也拿了青雲獎。
經過這麼一小段的此起彼伏,我現在的寫作心態非常平穩,我不再一味的追求數量,而是專注輸入積極、健康、有深度的內容。
不可否認,寫作技巧、標題技巧、選題技巧都會影響文章的數據,掌握這些方法確實是必要的,但是絕不能反客為主,它們就像華麗的袍子加身,乍一看光彩照人,但是揭開袍子呢?
在以後的創作之路上,我依然不會排斥對流量和粉絲數的追求,但是我會使用正確的辦法,那就是深耕、提高文章的質量,我是一名分享育兒知識的媽媽創作者,我的讀者都是和我一樣的爸爸媽媽們,她們需要的是可行的、專業的、科學的育兒經驗,我的創作要能夠帶給她們正面的、積極的力量。
我相信,真誠的創作會得到忠誠的粉絲,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生活處處是驚喜,但有時候,也可能是驚嚇。
每晚創作到凌晨,讓我的健康亮起了紅燈,有一天我突然摸到了脖子上有一個核桃大小的腫塊,嚇了我一跳,趕忙和老公去醫院檢查,因為科室醫生下班了,我們只能掛了個急診,做完B超以後,醫生面色凝重,說這個是甲狀腺出了問題,直接開住院證讓我立刻住院,做手術切掉這個包塊,否則就會怎麼怎麼怎麼滴(醫生總愛嚇唬人),我當場就嚇哭了!
老公勃然大怒,責備我每天熬夜寫文,讓我立刻結束這個工作,每月掙得錢還不夠醫藥費。
而我在情緒平定下來以後,首先想到得是如何安排接下來的寫作任務,因為「凌晨爸媽MCN」的培訓課中有我的課程需要講,還有2個學員需要我帶,我不能甩手不管啊,雖然都是「網絡溝通」,但也得遵守契約精神啊,我得提前錄好自己的課程,拜託盟主找替代的講師帶我的學員。
後來複診,確定我這個病並不要緊,還沒有到需要住院做手術的地步,終於鬆了口氣,我盡力說服家人能夠支持我繼續寫下去,我需要做的是合理安排寫作時間,而不是輕易放棄。
在家人看來,我好像只是為了掙點錢,只有我自己知道,這份事業對於一個全職媽媽來說意味著:逆襲。
受到我的影響,身邊兩位朋友也相繼加入了頭條自媒體的大軍,開啟了斜杠人生。
此刻,夕陽的餘暉從窗戶照進來灑在地面上,我安靜的坐在桌子前,在頭條後台寫下《我和頭條的故事》,耳邊傳來孩子玩耍的笑聲。
平凡、快樂、知足。
我和頭條的故事未完待續,你和頭條的故事開始了麼?
#我和頭條的故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