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2-12 01:24 來源:天下吳氏
文/鄭鼎文
成康之治是指西周初期成王姬誦、康王姬釗相繼在位40多年間形成的國家安定強盛的政治局面。《史記·周本紀》記載:「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四十餘年不用」。故後世有成康之治的讚譽。其標誌是國力強大,經濟繁榮,生活富裕,文化昌盛,禮儀健全,社會安定,人們自覺守法,以致連刑罰也排不上用場。這種大好局面實則來之不易,既與成王、康王勵精圖治息息相關,也與文王、武王奠定的基礎密不可分,同時還與實施分封制和仁政德治思想以及周公制禮作樂,召公、畢公等重臣悉心輔佐緊密地聯繫著。
提起歷史上的盛世,人們往往會想到漢代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以及清朝的康乾盛世。其實,最早的盛世還應數成康之治。孔子說:周鑒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即周朝的禮儀制度借鑑於夏、商二代,是多麼豐富多彩啊。我遵從周朝的制度。可見在古聖賢的心目中,周代盛世的地位是很高的。
【作者簡介】鄭鼎文,大學文化,中學高級教師(副教授),中國先秦史學會會員,周公思想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陝西省大雅禮樂文化促進會副會長,寶雞炎帝與周秦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岐山周文化研究會會長,縣社科聯副主席,縣政協文史研究員,省作家協會會員,曾任范家營高中校長和縣老年大學首任校長,著有《周文化叢書》「三王卷」「典故卷」、《周公演義》《品味周公廟》等9本書,在報刊發表文章500多篇。先後應邀參加了武漢、成都、蘭州、上海、寶雞、西安、天水等地的30多場學術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