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很多做HR崗位工作的人工資並不高,相比一些其他崗位的高級人員,HR崗位的工資其實算是非常低的了,但是作為公司HR總是要遇到需要面試的情況,當HR面試一個比自己工資高很多的員工的時候,是什麼感受呢?
有人說,作為一名五、六年工作經驗的HR,很榮幸分享最直觀的感受。對於比自己工資高很多的求職者,其實小白階段,會有一些拘謹,如果差距比較大的時候,甚至會有一絲崇拜,就特別想讓他來,根本不會去做很多薪資談判。做了一年以後,很清楚薪酬泡沫,也了解行業基本水平,其實根本不會有很大感覺了,這個階段我稱為技術流,會試著用很正規的方法、流程去做。三年以後的HR,哪怕月薪4K,面試月薪10K的員工還是面色如常,因為這個時候大家都學會了勝任力模型、人才畫像對比以及背景調查的現實使用方法。看看其他網友都是怎麼說的。
網友:其實,人事大多職業的,因為對高級崗位只有足夠了解,才能面試,對於了解公司運營等,很有幫助,在面試中還能學習到很多,是一個幫助自己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的好機會,活到老,學到老,凡經歷的一定是有用的!
網友:遇到這種情況也很正常,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有能力的人越來越多,其中不乏高薪之人,當遇到這類人其實一般HR都是比較樂意去面試的,而且會根據你提供的薪資水準更多的了解你的能力,因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好的HR都會想辦法為公司挖掘人才,留住人才,所以你如果真值這個價,那麼作為HR也會非常高興的。
網友:放平心態。這種事情應該非常常見,因為人力是公司的服務部門,普通人力的工資應該是公司工資的平均工資吧,人力工作不是一線的銷售工作和技術工作,人力的工資必然比一線的部門工資低的。
網友:合格的人力總監面試的時候要站在公司角度,評估薪酬和應聘者的效益是否匹配是第一要務,如果你能很好的做到這一點,那你的薪酬應該不比你能決定招的人低多少(差點係數有可能)。如果是跟著領導去面試,你就把自己當成提包的就好了。
網友:HR招人時候工作重心更多還是對簡歷和真人之間的差異感,還有就是對上級招人的人才要求,自身能否挖掘出人才本身的閃光點,招聘到最正確的人,招聘到最合適的人。
網友:說一下我的情況,在一家小縣城的公司上班,家族式企業,資歷、關係高於一切。HR是個小毛孩子,總經理親戚,同批次入職者工資4000時,我3200;同批次入職者4000+績效時,我3500+績效;上個月承諾本月給我4000+績效,三個月後給我4500+績效。然而我已經下定決心辭職了。嗯,暗暗努力了三個月,所有的部門人員都對我端正態度,以平輩交。這段時間滿足了我的虛榮心,助長了我的自信,但工資並不是按勞分配。奉勸各位別去這種公司。至於HR,除非他兼職財務,不然井水不犯河水,沒什麼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