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離婚大瓜,被韓國搶先拍出來了

2023-12-18     獨立魚電影

原標題:這離婚大瓜,被韓國搶先拍出來了

最近魚叔刷新片,意外發現了一個冷知識。

韓國,也有離婚冷靜期

甚至,已經實行了15年。

眾所周知,國內自2021年起開始實行離婚冷靜期相關政策。

此後,離婚人數連續下降。

韓國的情形也類似。

相關政策頒布前,離婚率高到驚人。

冷靜期實施的十五年來,離婚率連年走低。

但與此同時,爭議也從未斷過。

許多人都表示,冷靜期是在妨礙離婚自由。

甚至成了結婚的隱憂。

是否應該取消離婚冷靜期的討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

既然有韓國行路在前,咱們不妨一起看看。

離婚冷靜期,到底有沒有用——

《30天》

30일

韓國的離婚冷靜期,又稱離婚熟慮期。

分為三種情況:

雙方有需要撫養的子女,冷靜期為3個月;

沒有需要撫養的子女,則為1個月;

因為家庭暴力等事項導致夫妻關係的存續會給一方造成巨大的痛苦時,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縮短或取消。

但對於迫不及待想離婚的年輕夫妻而言,三十天也稱得上度日如年。

影片主角娜拉正烈,就是如此。

韓國的協議離婚步驟,比咱們這邊稍微麻煩一些。

就算夫妻雙方都想離婚,還得經過司法機關的確認。

第一步,先要到家庭法院申請。

並在法官面前說明離婚原因。

簡單來說,就是當庭互罵

倆人講述的過程中,也讓觀眾跟著判別,離婚冷靜期到底有沒有必要。

先是家境差距。

娜拉從事電影行業,家境優渥。

房子、車子、存款,父母一手解決根本不用操心。

但正烈家庭背景一般。

結婚前幾年還一直在備考律師資格證。

無工作自然無收入。

相愛的時候,跨越門第是一種勇敢。

到了婚姻里,家境導致的金錢觀差異卻成了互相埋怨的導火索。

吃飯,消費不同級。

出門,一個想著放鬆,一個抓緊觀光回本。

該花錢的地方,觀念也不一致。

正烈覺得,人情世故無法避免,但娜拉卻覺得能免則免。

尤其沒有收入的時候,更不要打腫臉充胖子。

本意是好的,但話語間卻總是下意識地傷到對方自尊。

女強男弱本就挑戰傳統家庭觀念。

言語刺激更讓正烈內心不平,乾脆擺爛拒絕交流。

可想而知,吵得更凶了。

再是,婆媳關係緊張。

尤其逢年過節,矛盾更是一觸即發。

韓國有項「傳統」,過節前後離婚率總是飆升。

男女不平的祭祀傳統本就積累怨氣。

上一代生活觀念的衝突,更讓婆媳關係劍拔弩張。

這時候,家庭背景就總被拿出來說事兒。

「擠那麼多洗潔精幹什麼,就因為你是有錢人家的女兒?

說多了,關係就完了。

加之天長日久愛意淡泊,只有怨氣在不斷累積。

彼此的缺點變得難以忍受,有沒有洗澡都能大吵一架。

都覺得是對方對不起自己,信任也消磨殆盡。

這就不禁要問了。

這樣的兩個人要離婚,靠冷靜期就能解決嗎?

你別說,還真解決了。

倆人剛開始冷靜期就出了車禍

雙雙失憶一切歸零,這婚還真離不成了。

離婚冷靜期能有效降低結婚率,本質上是因為提高了離婚難度。

在韓國,一個月的冷靜期過後還有三個月的申告期。(收到離婚意向確認書副本之後,還要向登記地或居住地的相關行政機關進行申報,才能產生離婚效力。)

一旦沒在規定時間內申告,申請就作廢了。

片中,正烈的好友就因此離婚失敗。

後來甚至乾脆因為太麻煩直接不離了

但提高離婚難度的目的,仍然是讓夫妻再次深思熟慮。

電影用了一個失憶梗,就是讓倆人徹底冷靜。

那再來一遍,還會再離婚嗎?

這倒難說。

娜拉和正烈醒來後被告知二人原是夫妻。

為了恢復記憶,需要遵從醫囑再次同居。

重新面對一起生活過的痕跡,過程並不融洽。

一進門,就是婚紗照的遺骸。

垃圾滿屋,酒瓶遍地。

看不到一點溫馨夫妻生活的痕跡。

故地重遊沒有效果,又叫來夫妻的共同好友講述舊聞。

結果二人的形象,在外界一個比一個差。

看上去更不值得託付終身。

看到這更讓人費解,這樣的兩個人是如何走入婚姻呢?

難道是救了彼此的命嗎?

你別說,還真是。

一次偶遇,正烈意外救下了噎食的娜拉。

之後幾次也是類似。

正烈總是能恰好出現在娜拉最窘迫無助的時候。

他踏實、穩定、溫暖,總是等在娜拉身後。

可即便如此,跨越階級也不現實。

二人一度分手,娜拉差點另嫁他人。

但婚禮作為真心的試金石,總是有魔法效力。

娜拉臨陣逃婚,幾乎用背水一戰的姿態找到了她真正想嫁的正烈。

那時的他們絕對想不到,最勇敢的決定換來的是如今的結局。

曾經相愛的過程被重新提起,讓二人心中再起波瀾。

之前一些婚姻中的彼此誤會,竟然也藉助催眠治療意外解開。

所謂的外遇也都沒有實質進展,一失憶曖昧對象也就自動消失。

倆人反倒開始越看彼此越順眼,還重新約起了會。

他們發現,當二人平心靜氣地交談。

一切原本被視為無法調和的差異,各退一步也就解決了。

再來一次,曾經吸引對方的特質仍然會重新作用。

但即便重新愛上,記憶也總有回來的那天。

當再次回到婚姻中,痛苦就會因此減輕嗎。

而正當娜拉想聽從本能,再次如當初那般做出選擇時。

正烈卻意外恢復了記憶。

人生不會如初見,失敗婚姻在人的眼神中會留下證據。

於是冷靜期結束,二人走向了法庭。

雖然探討離婚冷靜期話題,但《30天》的風格跟嚴肅不搭邊。

很多現實問題,成了浪漫化的誇張笑點。

甚至連結局都畫風一轉,走向大團圓。

冷靜期過後,娜拉準備出國離開。

但在此之前,她偷偷寫下的留言被正烈發現了。

「希望我們的記憶不要回來」

知道娜拉心意的正烈,追到機場。

三個月的申告期,也成了夫妻第二春的試用期。

乍看上去,甜蜜收尾。

放到現實中,觀眾卻不買帳。

甚至被說是「 離婚冷靜期宣傳片」。

口碑平平,首先當然是因為劇作質量。

二人的愛情構建得缺少說服力, 婚姻里的現實問題到結局也未經調和。

看上去編劇都難以自洽,才只好編出失憶梗強行解決所有的矛盾。

於是,和好的兩夫妻,儼然成了服務於離婚冷靜期話題的工具人。

其次,是現實已經無法靠甜甜的愛情幻想支撐

眾所周知,即便韓劇擁有浪漫愛情的核心科技。

也已然攔不住結婚率、生育率連年下降。

去年,更是直接跌破歷史新低。

不結、不生、不買,成了高壓社會下大家心照不宣的反抗方式。

或許是逼急了,不知不覺間韓劇里出現了一批花樣「宣傳片」

比如《oh my baby》講述的是大齡單身女性的生育問題。

女主不想戀愛不想結婚,只想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

其實隨著女性意識與經濟越來越獨立,相似的女性困境並不少見。

這也是為何「凍卵」話題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

顯然,這部劇有其現實意義。

但給出的解決方案,仍然是讓女主在三個男人里挑選孩子爸的愛情故事。

看得出來,直接用婚姻催生的路已經行不通了。

只好另闢蹊徑,用獨立女性單身生育的觀念加以包裝。

而另一部涉及離婚冷靜期的韓劇《告白夫婦》。

起先同樣刻畫了在婚姻生活中消磨到完全失去光彩的家庭主婦。

當其決心離婚,丟掉陷阱一般的婚戒。

卻意外穿越到了大學時代,還遇到同樣穿越而來的丈夫。

二人都有了再來一次的機會,夫妻誤會解開,感情又回來了。

重新相處讓二人意識到家庭的可貴。

他們決定重新戴上婚戒,回去原來的生活。

碰巧,離婚冷靜期未過。

二人理所當然地當一切沒有發生,繼續這段婚姻。

鏡未破,已重圓。

但扒開來看,妻子仍然喪偶式育兒。

丈夫的工作壓力仍然將其逼至發瘋邊緣。

社會經濟的塌陷也不會隨著主人公失憶或穿越一起消失。

所謂的情感復燃,依舊拯救不了一切現實矛盾。

如果沉重的現實壓力難以鬆動。

那多少個三十天,才夠真正挽救回一段婚姻。

多少部花樣宣傳片,才能讓一代人回心轉意呢。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贊」和「在看」吧。

助理編輯:白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531f500d2a38a43ae5f721af3e85f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