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自行車外出活動時經常會發生爆胎,這往往給人以誤解,認為運動自行車不夠結實。其實這只是機率問題。因為同樣的時間內,運動自行車的行駛路程是普通自行車的數倍,僅這個原因,機率就增加了數倍。
另外,因為運動自行車車的主要活動範圍是郊外,郊外的道路不像市內道路有專人清潔,所以異物較多。還有一個誤區,很多人認為越細的車胎越容易爆。其實不然,越細的車胎胎壓越高,越高的胎壓越不容易爆胎。具體小編會在文中說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爆胎和運氣直接相關。按照流行的說法,就是RPWT。
介於最近我們的活動中爆胎、扎胎問題頻繁發生,必須採取一些措施:內胎的問題一般有4種情況:從外面扎破、被石子或台階磕破、從裡面爆裂、慢撒氣。
爆胎全解析
1.扎胎的預防措施:氣打足。一定要把氣打足,如果有氣壓表的氣筒,請打到接近外胎上標明的氣壓數字。沒有氣壓表的話,用手指來感覺。一般來說,公路車要打到用手指完全捏不動外胎(成年男人的手)。山地車要打到還能捏動,但是捏上去非常非常硬。
高胎壓的好處很明顯,(1)輪胎硬了,很多尖銳的石子,碎玻璃之類的碰上以後會被彈開,而無法扎進去。極大的減少了被扎幾率。(2)停車休息的時候,注意檢查外胎,看看有沒有碎玻璃,小鐵片,石子之類的嵌在外胎上,提前清理乾淨。這些東西可能一時不會扎破,但是騎行速度和距離會讓他們越來越深入,直到扎破內胎。 (3)騎車要看路,躲開路面上可疑的東西。另外,儘量靠近路中間行走,一般玻璃鐵片什麼多在路邊。
騎行之前要檢查一下有沒有尖銳的物品插在輪胎上面。
2.磕破。造成這種情況的唯一原因就是胎壓不足,所以輪胎太軟,再磕上硬物的時候沒有足夠的支撐力,導致內胎被擠向車圈,在車圈上磕破。預防措施同上:打足氣、多看路。
3.爆裂。這種情況一般是因為胎墊的問題。1是胎墊無法承受高壓,向內變形太多甚至破裂,導致內胎向內爆裂;2是胎墊沒有墊好,發生了移動,導致車圈上的孔直接和內胎接觸,高壓時爆裂。解決的方法,選擇能承受高壓的胎墊。如果胎墊窄、容易滑動,那麼先用3M膠帶一類的東西在車圈內側纏一遍,蓋住所有的孔,這樣還可以增加胎墊的摩擦力,減少發生滑動的可能。
4.慢撒氣。這種情況一般是內胎質量問題。在安裝內胎之前要提前打氣檢查一下。出門攜帶的備胎也要提前檢查過。慢撒氣一般發生在氣嘴兒處,這是要重點檢查的地方。
意外與神器
除了上述情況,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爆胎後,剛換好內胎,但是很快發現漏氣。這有兩種可能,(1)扎破內胎的東西還留在外胎上。預防方法:補胎的時候要仔細檢查外胎,對於破胎的位置要用手仔細摸過內側,確認沒有異物。(2)可能是安裝外胎的時候撬胎棒擠壞了內胎。預防方法:苦練換胎技術。
典型的磕到石子爆胎,為了安全,爆胎之後不建議繼續騎行。
還有一種預防爆胎的方法,現在市面上有一種叫自動補胎液的神器,填充進輪胎裡面。當爆胎的時候可以瞬間補上漏洞,不會漏氣。除非是刀片割開很大一條口子,其它一般的小孔都可以輕鬆自動補胎,不過這一類的產品還沒有很普及。
喬伊自動補胎液,據說每條輪胎可以修補上千個穿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xns2XQBeElxlkkaIe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