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涯和尚在博多寺任住持時,學僧甚多,僧徒中有一名叫湛元的弟子。城裡花街柳巷很多,湛元時常偷偷地爬過院牆,到紅街去遊樂。
後來,這事連老師仙涯和尚也知道了。別人建議他把湛元逐出山門,可仙涯只應了一聲:「啊,是嗎?」
一日,一個雪花飄飄的晚上,湛元拿了一個洗臉盆墊腳,又翻牆出去游春了。
仙涯和尚知道後,就把那個盆子放好,自己在放盆子的地方坐禪。拂曉時分,湛元回來了,他用腳踩在原來放盆的地方,發現踩的東西軟綿綿的,跳下地一看,原來是師傅,不覺大吃一驚。
仙涯說:「清晨天氣很冷,快點去睡吧,小心著了涼。」說完站起身來,就像沒事人似的回到方丈室里去了。從此以後,湛元閉門修心,連寺門也很少出。
仙涯和尚在得知弟子湛元到花街柳巷遊玩後,不僅沒有按寺規把他逐出師門,而以自身的行為為參照物來對待他人,一句寬容體諒的話,減少了對別人的傷害,保住他人的面子,卻能獲得對方的敬仰。
在師父如此寬容的胸懷感化下,弟子慚愧之後只有修身養性。
人世紛爭眾多,難免產生恩怨。如何處理恩怨,尤其是如何釋怨,著實是人生處世的重大課題。
管理者具有容天地萬物的氣度。這也是優秀管理者必備的素質修煉之一。管理者的寬容主要表現是虛懷若谷、寬恕禮讓、容納異己、以德報怨。
待人寬容,不僅在團隊管理中受人尊敬,讓部下產生讓人信服之感,還能使自己較為容易獲得非權力影響力。胸懷寬度決定著管理高度,有時無聲的寬恕比批評指責更有說服力。
寬容也需要智慧,在適當的時機給出錯的人一個「台階」,因為此時他的自尊心和虛榮心都特彆強烈,如果你能幫他保住面子,維護他的尊嚴,他會對你產生非同一般的好感。
寬容是一種美德,故為人們所稱道。一個優秀的管理者若能以寬宏的度量來對待下屬。必將深入人心,得道者多助。
不念舊惡,也不爭一時之短長;即別人有怨於我,不是斤斤計較,耿耿於懷,必思報復而後快,而是既往不咎,因此不會使舊怨添新仇,越積越深。
同時,雙方以真誠之心尋找新的共同點,存異求同,不必要任何一方卑躬屈節,迎合對方;只是把舊怨放在一邊,雙方為共同的目標和利益進行合作,在合作過程中重建新的友誼。
這樣舊的怨恨就會逐漸淡化,自然消除。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管理者一定要一顆寬容之心。
下屬的信任與尊重來自自管理者寬以待人的行為,要想提升管理的高度,管理者就必須拓寬自己的胸懷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