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中政策和經濟規律誰是胳膊誰是大腿?

2019-10-21     住杭房產

今天帶大家回顧一下2008-2018這11年間全國9大城市的房價變遷。

這九大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廣州、杭州,成都、武漢、長沙。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我們可以看到,這11年中:

2008-2009這2年是出政策救市,鼓勵購房;

2010-2013這4年是出政策調,控遏制房價上漲;

2014-2016這3年是出政策救市,鼓勵購房;

2017-2018這2年又是出政策調控,穩定房價。

也就是說,11年房地產發展中,6年時間出政策調控,遏制上漲過快,5年時間出政策救市,鼓勵買房。


鼓勵買房的時候,就是房價下行的時候,出政策調控的時候,就是房價大漲的時候。

如果從規律講,2017-2018這兩年調控下來,房價漲了一大截之後,應該是又要房價下行,然後出政策鼓勵買房了。

但從政策的角度來看,現在比以前管的精細和嚴格,因此,波動幅度會小一些,不准漲和不准跌是一起來的,而經濟規律又是有漲又有跌波動的。

這兩種力量到底誰是胳膊,誰是大腿,大家來投票吧。

我當然是主張第3種看法的,在中國,房地產就是個政策市,所謂的經濟規律也是建立在政策影響下的一種規律。

我從來不贊成拋開政策導向,單純的用經濟規律來分析問題,那樣的結果是無效的。

但政策的作用也是符合一定經濟規律的,慢慢的扭轉和干預經濟規律,使得其向著政府希望的方向發展。

說得直白一點,我們國家的調控就好比燒菜:咸了加點水,淡了加點鹽,最後把一桌菜調出鮮美的味道,就這麼簡單回事。

而自發的經濟規律呢,就是要燒完上桌了,才發現不夠咸,再去買鹽,加鹽,回頭髮現加過頭了,趕緊再兌水。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soL7W0BMH2_cNUg4FB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