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企如何在歐洲市場取得勝利?

2024-06-04   汽車商業評論

撰文 / 吳 靜

編輯 / 黃大路

設計 / 琚 佳

來源 / Reuters Nick Carey、 Giulio Piovaccari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歐洲汽車製造商穩步占領中國市場,在幾乎沒有本土競爭的情況下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但現在,他們將不得不捍衛自己在歐洲的地盤,抵禦中國電動汽車的猛烈衝擊。

比亞迪、奇瑞和長城汽車未來五年將推出約20款產品,並計劃在歐洲市場的銷售和營銷領域投入巨資。在中國本土市場持續擴大市場份額後,中國日益強大的電動汽車行業已準備好在歐洲汽車市場展開競爭。

多年來,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一直在研究歐洲汽車消費者,僱傭行業資深人士,並選擇具有廣泛當地知識的經銷商,為與特斯拉和歐洲當地傳統汽車製造商的競爭奠定基礎。

比亞迪和奇瑞已經宣布計劃在歐洲生產汽車。奇瑞今年將在日產位於巴塞隆納的前工廠開始生產汽車,比亞迪的目標是到2026年在匈牙利塞格德開設第一家歐洲乘用車工廠。

中國汽車製造商目前正採用一系列策略打入歐洲市場——從贊助知名體育賽事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到建立經銷商網絡,以及支持服務和維修業務以保護二手車殘值。

中國汽車製造商在歐洲的銷量仍然很小,因為消費者對它們的品牌知之甚少——除了MG,這是中國汽車製造商上汽集團旗下的一個前英國品牌。

由於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電動汽車發動反補貼調查事件的影響,近期,長城汽車表示將關閉其在德國的歐洲總部,儘管該公司表示,其在該地區的產品推出節奏仍按計劃進行。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製造的進口汽車在歐洲的交付量正在迅速增長,隨著不同價位的更多車型的發布,這一數字可能還會激增。比亞迪2023年在歐洲的銷量增長了兩倍,達到1.5萬輛。

類似的策略

比亞迪已經在歐洲推出了六款電動車型,一位發言人說,該公司將在20個國家推出這些車型。比亞迪英國市場營銷經理馬克·布倫德爾(Mark Blundell)說,比亞迪去年在英國首批推出了三款車型,計劃今年再推出兩款。

比亞迪海鷗小型電動車在中國的售價不到10000歐元,比亞迪計劃將其推向歐洲。

兩名經銷商告訴路透社,長城汽車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每年在歐洲推出一款車型。奇瑞歐洲總經理圖廷(Jochen Tueting)表示,奇瑞將在未來兩年推出八款SUV車型,分別屬於Omoda和Jaecoo兩個品牌。

相比之下,特斯拉只有兩個批量銷售——中等價位的Model 3和Model Y。Model Y早就該重新設計了,其在全球和歐洲的銷量也在下降。

比亞迪、長城和奇瑞的高管告訴路透社,他們希望在歐洲市場深深紮根。「我們一直在做功課。」圖廷表示,奇瑞正專注於歐洲汽車生態系統的各個方面,從品牌到融資工具,再到為私人和企業客戶提供維修和轉售價值。

挪威電動汽車協會代表12萬名電動汽車車主,該協會的克里斯蒂娜·布 (Christina Bu) 會見了許多中國汽車製造商,並指出一些製造商已花費數年時間規劃其歐洲戰略。挪威在電動汽車採用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克里斯蒂娜表示,中國品牌目前已將中國電動汽車車型改裝用於出口,但他們已經開始著手設計針對歐洲買家的車型。

MG4一直是該品牌的暢銷車型,售價不到30000 歐元。MG 是歐洲銷量最大的中國汽車品牌。

在中國,電動汽車品牌的激增引發了一場價格戰,以比亞迪為首的汽車製造商銷售了一系列售價在1萬至3萬美元之間的電動汽車。這些超低價讓美國和歐洲的汽車製造商及其政治盟友感到震驚。今年5月,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的關稅提高了三倍,達到100%。歐盟目前正在調查中國的補貼,並可能很快提高對中國汽車的關稅。

但歐洲汽車業高管在5月路透社的一次活動中表示,除非歐洲汽車業迅速採取行動,以匹配中國電動汽車的價格和價值,否則提高關稅將無助於保護他們免受中國電動汽車的影響。

大眾董事會成員托馬斯·施馬爾(Thomas Schmall)表示:「機會之窗正在關閉。我們還有兩三年的時間。」

到目前為止,中國汽車製造商還沒有大幅壓低價格來與外國競爭對手競爭。相反,他們通過以兩倍甚至更高的價格出售同款汽車,實現出口利潤最大化。

他們的歐洲售價略低於西方汽車製造商的同類車型,但中國汽車通常配備了標準配置,例如加熱和冷卻座椅,360度攝像頭,數字儀錶板,而這些配置在競爭對手的車型中通常需要額外付費。

幾十年前,日本汽車製造商在擴張西方市場時也採用了類似的策略。

2024 年新加坡車展上的奇瑞 Omoda E5。奇瑞計劃與西班牙公司 EV Motors 成立合資企業,每年在西班牙生產 15 萬輛汽車。

多管齊下

在擴大出口的同時,中國汽車製造商正在實施複雜的戰略,以增加對歐洲客戶的吸引力。它們提高了汽車的安全等級,加強了維修服務業務和分銷,提高了轉售價值,這對租車的人來說尤為重要。

租賃公司對高轉售價值的汽車收取較低的月供,因為在租期結束時,這些汽車的價值更高,屆時買家可以選擇購買它們或將它們歸還給租賃公司。

總部位於英國的汽車行業研究公司JATO Dynamics大中華區經理俞波說,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對細節的關注反映了他們對歐洲消費者的了解。「在中國,購買價格很重要。」她說,「但對歐洲消費者來說,這不僅僅是價格問題,還包括總擁有成本,包括維護、服務和殘值。」

保險行業資助的安全集團Thatcham Research的汽車業務主管本·湯森(Ben Townsend)過去一年一直在與中國汽車製造商合作。

除了遵守安全法規和獲得高安全評級等顯而易見的舉措之外,中國出口商還在研究如何在歐洲安排保修和為維修定價等更為複雜的問題,因為歐洲的服務勞動力成本比中國高得多。

「在安全等問題上,有明確的硬性規定,也有沒有寫下來的軟規定。」湯森說,「中國人非常渴望學習軟規則。」

據市場研究人員 Dataforce 稱,長城歐拉03 EV是該公司在歐洲的暢銷車型,前四個月共售出1149 輛。

汽車經銷商 IM Group 董事總經理托比·馬歇爾 (Toby Marshall) 負責管理長城汽車在英國的歐拉品牌,他表示,中國企業正在全面審視如何才能在歐洲取得長期成功。

IM集團此前在英國推出了一系列新品牌,包括韓國的現代和日本的斯巴魯。「賣車只是冰山一角。」馬歇爾說,「要想讓這輛車在整個生命周期內一直在路上行駛,還有很多事情需要了解。」

確保隨時提供價格合理的備件至關重要。馬歇爾表示,長城汽車在英國的歐拉經銷商可以在 24小時內提供大部分零件。上汽集團旗下的MG表示,今年夏天將開設第二家歐洲零件中心,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汽車需求。

另一項重要舉措是爭取租賃公司的訂單,他們占據了歐洲汽車銷售的很大份額。例如,歐洲最大的租賃公司 Ayvens 已經與比亞迪和吉利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

與通過不斷降低零售價來削弱轉售價值的特斯拉不同,中國汽車製造商正在與 Autovista 等公司合作,這些公司進行了廣泛的「汽車到市場」研究,為租賃客戶設定最佳殘值。

認知度正在提高

中國汽車製造商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吸引大多數不知道他們存在的歐洲消費者。

戰略諮詢公司 Stax 董事總經理菲爾·鄧恩 (Phil Dunne) 表示,這讓傳統汽車製造商有更多時間來抵禦中國汽車的威脅。「但中國人學東西很快。」他說,「所以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

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中國汽車製造商正利用社交媒體、高調的活動贊助以及與現有的經銷商網絡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Gruppo Autotorino是比亞迪在義大利的經銷商之一,該公司在義大利24個省設有70個零售點。「我們的網絡讓他們能夠快速聯繫到客戶。」董事長普林尼奧·瓦尼尼(Plinio Vanini )說道,「這對比亞迪來說至關重要。」

長城汽車和奇瑞汽車正在與同時銷售其他知名品牌的現有經銷商合作。

作為中國領先的電動汽車品牌,比亞迪憑藉其規模,主要開設了獨立經銷店,並且速度很快。

布倫德爾表示,到今年夏天,該汽車製造商將在英國擁有60家經銷店,明年夏天將增至100家,並計劃在18個月內建立足夠多的門店,以便英國大多數人可以在14分鐘的車程內到達一家經銷店。

人們對中國汽車的認知度正在提高。

據在線汽車市場 Carwow 3月的調查顯示,50%的德國受訪者表示會考慮購買中國製造的汽車,而去年10月份這一數字僅為 27%。

為了提升品牌影響力,資金雄厚的比亞迪斥巨資贊助2024年歐洲足球錦標賽,這一位置此前由大眾汽車占據。

比亞迪將在比賽場地展示其電動汽車,並在現場直播中展示其品牌。據歐洲足協稱,2020 年歐洲杯期間,每場比賽都吸引了超過1億觀眾。

「這將非常有助於增加品牌知名度,因為人們在整個錦標賽期間都會看到比亞迪。」布倫德爾說,「但我們對此非常謙虛。即使明年這個時候,也會有人問『比亞迪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