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弊端顯現,比預期更為嚴重,5大問題已經顯現!

2024-06-11     平說財經張平

我國自從1998年實行房改以來,平均房價一直漲了20多年。從最初的2000元/平米,漲到了2021年最高時的1.1萬元/平米,足足漲了5.5倍。而一線城市平均房價從3000元/平米,漲到了最高時的6-7萬/平米,足足漲了20倍以上。國內人均住房面積從6-7個平米,漲到了現在的41平米以上。老百姓的居住環境也有了較大的改善。

不過,高房價也帶來了5個「後遺症」,已經遠遠超乎了很多人的預料,而且給社會和經濟帶來的影響也是較為深遠的。它們分別是:1、高房價導致年輕人生育意願低下;2、高房價削弱了居民的消費能力;3、高房價拉開了社會貧富差距;4、高房價扭曲了人們的價值觀;5、高房價捆綁了實體經濟。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第一,高房價導致年輕人生育意願低下

我國新生兒出生數量是越來越少,2017年新生兒出生數量是1758萬,2023年新生兒出生數量降至902萬。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國內出生人口數量出現這樣的快速下跌,讓人為之驚嘆。而導致年輕人生育意願低下的原因之一,就是房價過高了。

很多年輕人因買不起房,就無法結婚,自然也就生不了孩子。就算勉強買房,還要背負20-30年的房貸,能夠生養一個孩子就算不錯了,很多家庭甚至選擇了「丁克」。

第二,高房價削弱了居民的消費能力

現在很多人要想買房,就只能向銀行貸款。這就意味著,購房家庭不僅要掏光家裡所有儲蓄付首付款。還要欠下銀行20-30年房貸。每個月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要償還房貸。而剩下的可支配收入,只夠勉強維持生活開支。如此一來,國內購房家庭的消費能力被嚴重削弱了,他們現在是「消費降級」而不是「升級」。指望他們通過大肆消費來帶動經濟增長,這已經是不太可能了。

第三,高房價拉開了社會貧富差距

在高房價的背景之下,社會貧富差距被拉大。衡量一個家庭是否有錢,就是看這個家庭手裡有幾套房產,房子越多就越富裕。這樣一來,少數人擁有大量房產,待價而沽,而多數家庭手裡只有1套或者沒有房產,而變得貧窮。而貧富差距越來越開,並不利於社會和諧與穩定。要想縮小社會貧富差距,則只能把高房價逐步降下來。

第四,高房價扭曲了人們的價值觀

在當前高房價的背景之下,很多人的價值觀都被扭曲了,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為了爭奪父母留下的房產,很多兄弟姐妹鬧上法庭,甚至還大打出手。自此之後,大家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來。

另一個是,年輕人把房子作為結婚的必需品,如果年輕男性沒有房子,在當前的社會根本結不了婚。顯然,高房價已經把親情、愛情變得扭曲,社會的風氣也越來越差。

第五,高房價使實體經濟持續低迷

在高房價的環境之下,實體經濟難以得到很好的發展,主要原因是:大量的社會遊資都進入到房地產市場,不願意投資實體項目。因為投資房地產市場風險小,而投資實體項目的風險太大,很可能會虧掉本金。

此外,在高房價之下,商鋪、廠房、寫字樓租金等價格都會跟著上漲,這讓實體企業都在為房東打工。如此一來,誰還敢投資實體企業呢?時間久了,實體經濟因缺乏資金流入,而長期低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a7a29d69702aaf4683c260d38d78d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