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是萬惡之源?不,窮才是

2019-07-21     緋夜盜香

從小聽到的就是,錢是萬惡之源。錢不是萬能的,錢買不到什麼什麼。要視金錢如糞土之類的話。加上從古到今,名人志士無一不是淡泊名利的人,真正做到了錢財與我如浮雲。

如:莫言名與利,名利是身仇

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如《晉書陶潛傳》中的:「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新聞上還不時的報道某某富豪為富不仁,吸毒賭博。某某高官,收受賄賂,受賄資產達數十億。某某企業家無辜暴斃,被查實是親屬所為,只為瓜分他的遺產。還有為了父母留下的遺產,不顧親情打官司的。

諸如此類的名言警句做榜樣,還有不斷被報道的負面新聞。加上從小耳濡目染的教育,使我們把金錢當作洪水猛獸。

可是,錢是洪水猛獸嗎?不!貧窮才是!

君只聞杜牧曾說:莫言名與利,名利是身仇。可君曾聽聞,杜牧是是宰相杜佑之孫嗎?出生於名門貴族,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至死也不曾為衣食住行而擔憂過

君只聞李白作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言壯語可不知。李白供奉翰林,職務是給皇上寫詩文,陪侍皇帝左右。後因對御用文人生活日漸厭倦,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後又遇身出大士族的杜普,結識為朋友。本就不愁吃喝,又有杜甫的請客招待。

《晉書陶潛傳》中:「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意思是陶淵明為了養家餬口,就去做了縣令。但縣令的俸祿只夠買五斗米。一天,上級派郵督來督察。為人驕橫的郵督一到彭澤縣就差人把陶淵明叫來見自己,而且要穿好官服,否則將影響他的前程。陶淵明忍無可忍,說:「我不能因為五斗米而向這個鄉里小人折腰!」便交出官印,回鄉下種田去了。)但是,當時的背景是,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曾做過大司馬,祖父、父親也做過太守縣令一類的官。陶淵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壞。直到八歲時,陶淵明父親去世,家境逐漸沒落。沒落是沒落,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家中的所剩的錢,依舊夠日常維持。

我本來對金錢看得不是很高很重,以前也曾有過視金錢如糞土的看法。特別有一句對錢的評價: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就是人做了多少錢,生命存在的時候,也不能盡情地去享受,死了以後也不能帶走。但在生活中金錢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沒錢就寸步難行。和尚和尼姑自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可他們在沒有錢物對寺廟進行維護和運作時,同樣遠走他鄉爬山涉水外出去化緣,當然化緣包含著錢和物,說難聽一點那也是在討錢。既然不食人間煙火的僧尼對金錢都如此鍾愛,何況我們普通的人呢?也許你會說我偏言,可現實就是這樣,沒錢的日子真難過。

經過一些事後,我對「視金錢如糞土」的說法有著一百八十度的逆轉和看法。我認為錢是個好東西,能鄙視它。但絕對不能沒有他。沒錢被人恥笑,沒錢沒有尊嚴,沒錢沒有理想,沒錢,基本上什麼都沒了。有錢在身上感覺就是很爽。可能你會說,我很俗,俗不可耐。不過,不管別人怎麼看,那些「視金錢如糞土」的人我是嗤之以鼻的。

普通人家,家中父母得病,挂號,排隊,等待救治。百萬富翁,家中有人得病,請醫院醫生來看病。億萬富翁,家中就養著自己的私人醫生。就算得了絕症,人家可以選擇用大把大把的錢請國際知名醫生看病救治,選擇可以用最先進的機器治療挽救生命。而沒錢的,只能在拔不拔管子上做選擇,對於父母生命的流逝,你沒有任何辦法。

子女也一樣,人家每天擔心的是鋼琴課好像學會沒,書法課要不要報。而你擔心的是,今晚吃什麼,黃瓜是不是漲價了,菜販子是不是少找了我兩毛錢這樣雞毛蒜皮的小事。

因為沒錢,導致自己流落街頭。因為沒錢,導致孩子無錢救命。因為沒錢,只能看著年邁的父母撿別人吃剩下的食物。

這時,窮人就有著更加強烈想要有錢的慾望,只不過因為貧窮,或者其他原因而沒錢,導致各種悲劇的發生,長期壓抑,挫敗,無助會將靈魂和性情都變動非常殘酷,暴躁和扭曲變態,一旦有機會釋放,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很多暴力如搶劫,強姦的實施等,九成以上,都是窮人所為。因為窮,就成為了社會文明的破壞者,所以貧窮是源頭。

現在,在想一下。吃,用,穿,住,喝,行。哪一樣不花錢?電費,物業,話費,社交,車貸,房子貸款哪個開銷小?光是這些,就已經占用了全部時間和金錢,把你壓到喘不過氣來了,這個時候,你認為洪水猛獸是錢,還是貧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_E2GmwBmyVoG_1Zv2l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