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年和田玉史中有一類作品,雖以問世許多年,但存量卻一直不高,尤其隨著工藝的不斷進步中花樣百出不斷進化,它是什麼呢?沒錯,就是和田玉的把件。
玉石把件的定義很容易理解,就是那种放在掌心剛好夠握持的雕件,滿足這個條件其實並不容易,首先摒棄太過具有稜角的造型,把玩起來是不舒服的;其次尺寸也必須要在合適的區間,有些把件個頭太大,除了手掌寬厚的人以外很難舒適的握持,還會徒增滑落的風險,在市場中,有些較大一些的掛件也會設計成「可掛可把」的款式,滿足收藏者多元的場景需求。
考慮到把件的價格往往都不菲,好玉才值得收藏,不少玉友會優先選擇和田玉籽料的把件,尤其是帶有皮色的作品,籽料把件收藏價值不低,首先可以留有比較大面積的毛孔,配合高超的雕工目測就比較高檔;其次有不少皮色濃郁的籽料,再經過俏雕處理之後使得自然與工藝完美融合,通過收藏者把玩包漿之後成色更佳,滿足了人們的精神享受。
在雕工的選擇上,一般的手把件多以傳統的佛家、生肖或者是走獸題材居多,喜歡把玩把件的玉友往往也都比較喜歡傳統文化,尤其是崇尚茶藝等文雅情趣,根據和玉大叔的經驗來看,許多玉友都是在品茗之時隨手把玩,平添一些與親朋好友的談資,如此符合身份和社會環境,才是人與社會的和諧之景。
對於新入門的朋友來說,該如何挑選一款比較適合的把件呢?和玉大叔就拋磚引玉,聊聊自己的看法。
一、產地
買玉首先看材質,這是所有玩玉人的共識。很多人一想到和田玉就只考慮白玉的事情,其實和田玉分很多產地,只不過其中以新疆的料子最好,把件屬於需要常年玩的成品雕件,最好是能選擇籽料的,像俄料這些山料雖然肉白,也可以借石皮俏色來做把件,可需要非常高超的工藝才能體現價值,費用也不低,考慮到如今的市場行情,建議還是儘可能優先選擇籽料作品,受限預算哪怕肉質要青一些的,重肉質和工藝的結合才是第一步。
材質方面這裡要多插一句,儘可能不要購買碧玉的把件(碧玉籽料除外),目前市場上絕大部分碧玉都是俄料,俄料的山料內部隱裂比較多,碧玉屬於非常脆的料子,不耐碰撞,也不耐熱脹冷縮,在把玩的過程中多次拿起放下,假如不慎滑落很容易損壞,這一點請大家要注意。
二、工藝
把件既然稱之為「把」,一定要品味出題材的美妙,在玉雕中施以複雜的線條,避開所有的毛病是標準的江南蘇、揚精工表現,把件的使用場景,是肯定要和親朋一同品鑑的,工藝不好的料子容易適得其反,所以大叔一向建議哪怕料子料性一般,工也必須要好,千萬不要隨意購買機雕的把件,手工之美在於用心用情,玉雕師根據料性對每一塊和田玉的設計,都是為了讓客戶感受到玉石的美,僅僅是為了造型而強行製作,就失去了把件的意義,也失去了購買的必要。
有人說,把件應當被稱之為「掌中的雅趣」,這句話真的總結很精髓,長期盤玩把件的玩家往往都心緒平和,做事穩重,雖然玉石沒有藥用價值,心理上卻是一種修身養性的過程,好玉配君子,珠寶配佳人,有能力的話,您也一定要試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