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想要變成鹼性體質?酸性體質的危害?

2020-09-15     亞峰醫生說

原標題:為什麼人們想要變成鹼性體質?酸性體質的危害?

王奶奶很喜歡看一些養生類節目,最近節目中的專家偶然提到了體質鹼性比酸性的好,酸性容易發生疾病,比如一些腫瘤的發生,或是腎臟疾病等,所以王奶奶按照自己的理解,每日三餐都吃只吃菜,一點肉也不敢沾,兒女們怎麼解釋都不聽。

因為蔬菜多是鹼性食物,肉類則是酸性食物,所以自己多吃鹼性食品,身體的酸鹼度會改變。

專家解釋:並非吃鹼性食物就會讓身體變成鹼性,人體的PH值怎麼測量都是7.4左右,而且並不是所有的部位都偏鹼性都是好的,一些部位必須是酸性才健康。

因為人體PH降低到7.35以下,身體會出現亞健康的狀態,主要表現精神不振、容易疲憊、 抵抗力不足等一系列亞健康狀態。

下面我來講述一下什麼是酸性體質?酸性體質的危害?為什麼人們想要變成鹼性體質?

酸性體質

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人體新陳代謝緩慢,加上年輕時生活習慣不健康等因素,導致身體器官排酸能力減少,慢慢就會形成酸性體質。

變酸性將對人體引出一系列的惡果,由生理變化釀成病理禍根,當我們已經確定自己為酸性體質之後,要注重生活習慣的調整。

而所謂的酸性體質,並非自己身體是酸性,酸性體質是一種概念,意味著身體排酸能力弱,導致了身體的器官處於一種非正常生理狀況的環境。

長此以往,身體又怎麼能夠不出問題呢?

例如,一個農民工因為勞累,常常喝功能飲料,這就讓腎臟排出酸的同時還要排除一些廢物,極大的加重了腎臟的負擔,時間一久就讓人感到疲乏,而越是疲乏就越想喝這種功能飲料提神,形成了惡性循環。

在我們搞清楚概念之後,我們就要改變,酸性體質是長時間地食用肉類,加重腎臟負擔形成的,那麼就要改變,人與人體質不一樣,有些人食肉,結合其他習慣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是一些人的體質就不能支撐肉類的負擔。

因而,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情況,肉類過多的食用害處遠遠大於益處,肉類所含的雜質很多,有些人不能吸收或者排除,久而久之,人體內環境就會遭到破壞,人類修復損傷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超度限度,形成酸性體質後.肝、腎的負擔加重,機體的排舊出新能力下降,也就會產生疾病,而好發疾病多在肝腎,因為這是人體處理代謝廢物的主要場所,所以也容易受到損害。

接下來我來說一下如何預防這種體質形成

生活起居:夜臥早起,與雞俱興,我們不要熬夜,熬夜是引起身體代謝,內分泌異常的一個重要原因。

此外,每天要保持2小時的運動時間,多進行有氧運動能夠讓自己的身體機能保持在一個好的狀態,有利於加強心肺的活動,並且一些疾病如便秘,便是久坐引起的。

日常飲食:食物方面,要選擇蔬菜水果,素食多為鹼性食物,能夠減輕我們身體排酸的壓力,並且還有利於心腦血管,減少脂肪堆積。那麼肉食就要少量攝取,以期望我們的身體能夠恢復正常狀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AtRlnQBeElxlkkavo-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