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鎮什麼也不會發生」,生活也是如此

2023-09-11     好歌獻給你

原標題:「永安鎮什麼也不會發生」,生活也是如此

好久沒見過這麼有特色的文藝片了,說它文藝,但是片子本身其實看起來不費勁,至少不跟某些文藝電影愛留白一樣,光讓人去猜它留了點啥。就跟暑期檔被罵慘了的《燃冬》一樣,文藝青年有半瓶子墨水就自我高潮,到頭來註定是要被罵街的。

說回正題,這次的影評不想寫的太死板,因為這片子和我感覺一樣,都是在生活。

影片分為三個片段式故事,分別是《獨自等待》《看上去很美》以及《冥王星時刻》。導演三次入圍坎城,處女作《野馬分鬢》反響就不賴,看得出這次他功底更深厚了,技術與靈性皆有提升。

編劇在豆瓣文章里說自己這本實實在在打磨了六年,電影上來一開始,嚯這放蕩不羈的髮型,半死不活的社畜樣,我立馬就信了。不為別的,我身邊的人也長這樣,把這稱之為電影的「生活」也不為過。

第一個故事裡的小顧是個剛產崽一年的新手媽媽,幫著家裡的飯店打下手的同時還在哺乳期要照顧嬰兒,自己的丈夫每天夜班,可以說是個隱身男人。劇組來到永安鎮選中了她們家的小飯店,組員每天在飯店裡吃飯侃大山的時候,小顧就在一旁發獃。

我本以為這姑娘沒什麼故事,直到小顧夜裡給孩子喂奶漲奶漲的生疼,做個長指甲被婆婆罵不能幹活,把「我生完孩子之後就沒弄過了」這話掛在嘴邊。我才看出這個小鎮姑娘的生活,結婚生崽之後不知不覺間和過去少女時候的自己告別,可看到大明星簇擁和拍攝電影的時候又忍不住嚮往,但最後她愣愣的依舊在砍魚頭,做著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第二個故事裡的陳晨是個在外頭混過看慣了人情冷暖的女明星,本來想回鄉找點淳樸質氣洗滌一下被污染的心靈,沒成想回來就被縣裡當官的老同學利用,跟園裡的大熊貓一樣被圍觀,趕鴨子上架一樣的被阿諛奉承。最後陳晨跟初戀吃了碗面,去初戀家裡做客看到初戀的妻子被生活荼毒的急躁冒進的樣子,還是回到了自己該呆的地方。

第三個故事承包了這部電影最大的笑點,導演和編劇因為理念不合爭論這劇本到底怎麼拍,二人可以說是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學聊完了以後還得互相折磨。編劇不想改這寫了六年的本子,導演不認同編劇這六年了還沒想明白的破觀點,二人從能拍到拍不了再到能拍,也就隔了一天,所以最後,永安鎮的這部電影開拍嘍。

影片的製作班底講出來也很像笑話,您能看到的出鏡的演員,特別是有關劇組的,除了倆女演員以外,清一色都是被拐來的導演。魏導坦言之前沒想拐這麼多同行,但是拐了倆以後沒收住手,這就導致片子裡出鏡的人裡面,就連給組裡開車的司機,他都是個導演!

我看的時候感覺特像看電影花絮,因為影片節奏自然的仿佛我本人也在片場,我說到底啥時候到正片呢。這就得誇誇這部電影難得的鬆弛感了。這片子是很少見的沒有鏡頭感的片子,好像就算是電影不開錄,真有這麼個人物,那這人不按台本八成也會和片子裡的人說一樣的話。這就太神奇了,「劇中劇」的結構不少見,但能把「劇中劇」拍成不像在拍劇的模樣,魏導可能是獨一份。

如果要把《永安鎮故事集》比做文學的話,我覺得它很像散文詩,不太正經的那種,雖然有三個段但每段又不太一樣的散文詩。三個故事的視角選的很好,從小顧到陳晨,再到導演和編劇,我們在不知不覺間,一步步向在永安鎮拍的這部未知的電影靠近,但其實全程我們都未曾知曉這個要拍的電影到底是個什麼模樣,只能從幾個故事的隻言片語中聽出這是個有四段落的文藝片,老闆娘要從小鎮離開。我看片子的時候就在想倆人爭辯為什麼的時候怎麼不去問問身邊現成的例子小顧。可能藝術創作看不起真實的生活吧,這或許也是魏導諷刺的一環。

能有這麼真實的「生活感」,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魏導真的做到了「從實際出發」。劇中那個每天拿著台機器拍劇組紀錄片的,真是個紀錄片導演,演員楊子珊的確是小鎮出身,而劇中的編劇,也是影片真實的編劇,原本的劇本也是真的寫了六年。就像編劇說的那樣「在永安鎮什麼都不會發生」。生活里的每個人好像都活在劇外的永安鎮里,做著和劇中差不多的事情,既是在拍電影,又是在討生活。

聯想一下如果自己身在三、四線城市乃至小縣城裡,沒有太多機遇,也沒有太多驚喜,生活就像湖面滴下了一滴水珠,好像在湖裡泛起了點點漣漪,但短暫過後仍會趨於平靜。生活就像是這樣,味淡如白水,冷暖皆自知。我國生活在城鎮里的九億多人口裡,有幾成在一線城市呢。所以我不擔心這平淡而沒有什麼戲劇效果的片子無人問津。因為魏導拍的是十成的生活。

影片的笑料大多來自於一些小梗和反叛精神。倒也對得起宣發那句「你沒看過這麼搞笑的文藝片」,有一說一,這些梗是有點門檻的,比如「金敏喜」 「馬拉多納死了」 「這是咱們最接近電影的時刻」 需要有一些影視積累才能get到魏導的笑點。《冥王星時刻》里,導演和編劇在開機前一天爆發了全劇最激烈的爭吵,一個體面的帶著大金鍊子,一個被劇本折磨的有些潦草,兩個人一起脫下羞恥的底褲。可是爭吵過後倆人坐到一起垂頭喪氣,第二天電影照常開機。或許我們觀眾能記得的,只有被狗尿浸泡過的劇本了。

看這部片子時我確實笑的的輕鬆愉快,但是看完回去的路上又忍不住想這部片子表達了什麼?第一個和第二個女性故事,好像和第三個故事之間的內核有些遙遠。有人說這就是魏導最妙的女性主義,被忽視的女性和被重視的女性各有各的不滿。也有人說這就是導演要給你拍的那電影,小顧是沒走出去的老闆娘,而陳晨是走出去賺的盆滿缽滿,衣錦還鄉的老闆娘。

後面倆人討論的,老闆娘到底是為了錢出走,還是為了夢想,這不重要。我卻覺得這兩個故事算不上多麼高貴的女性主義,片中導演要的「夢想」和編劇對老闆娘的麻木人設背道而馳。我理解的小顧不會像老闆娘一樣有勇氣走出去,老闆娘大概也不會像陳晨一樣衣錦還鄉再回來看看人心薄涼。這可能就是解構主義的魅力吧,因為解構,所以這些東西可以相互串起,也可以各自分離。

這部片子也並非沒有缺點,魏導的諷刺貫穿始終,看到最後的確給了我一些「爹味」的冒犯,但劇中的編劇比我受到的冒犯多得多。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內核「永安鎮什麼也不會發生」的時候,我是有些呆愣的,我會思考說如果什麼都不會發生那為什麼要去拍一部電影呢?可是看完結尾後我給了自己一個答案,在這些沒有戲劇性的生活里,本就充滿了戲劇,而我們活在永安鎮,就像無數人生活的縮影一般,沒有波瀾的日子,人們習慣於此,就像生活總在原地踏步一樣。

每天面對一樣的課業和工作,吃差不多的飯,做差不多的事,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在時間長河中相對靜止的小人物,像是河底的石子一樣,感受著時間流動,但我們其實是留在原地的。

《永安鎮故事集》在我這裡值得一看,雖然很多人說它不至於花一部電影票錢,但最起碼它能讓你舒舒服服笑個123分鐘,並且被片尾的「背跨背背跨」洗腦結束。有興趣去搜搜了導演的rap,最後沒聽下去,對不起了我導,我也混滾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992d55dd9cc5fa08c0ad9ff171d93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