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我方」何賽飛

2023-05-25     好歌獻給你

原標題:保護「我方」何賽飛

「何賽飛回應痛斥梅花獎」的詞條登上熱搜,一時間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

網上瘋傳的視頻里,何賽飛一度情緒失控,她眼眶發紅、強忍淚水,聲音哽咽地說著:「就算你們把我抓起來,我也要講!」

不少人擔心何賽飛的發言會給她自己帶來麻煩,甚至影響她個人在演藝界的發展。

但是說真話的人不應該受罰,何況她是為普通人的現狀發聲,真真切切地守護別人的利益。

所以,要堅決保護我方何賽飛。

1、何賽飛之怒:戲曲演員月工資1500,養家餬口困難

山西省高平市舉辦了一場《戲聚高平——中國梆子大會》,並且邀請了何賽飛等人擔任評委。

身為國家一級演員、越劇表演藝術家,何賽飛明明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完成評委該做的事、維持好自己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形象就好了。

又何必要在節目上「衝冠一怒」,鬧出不愉快的事情呢?

事出當然有因。

在第二組小組比賽時,來自呂梁的晉劇演員張軍波出演了《清風亭》這個劇目,主持人白燕升特地對他的情況進行了介紹。

張軍波背井離鄉,拋下妻子和三個孩子隻身來到太原,在省團當臨時工。

每月工資只有1500元,只能靠打各種零工補貼家用,根本沒有時間參與孩子的成長,甚至愛人曾開玩笑要和他離婚。

白燕升在介紹時眼含淚水,聽完這些情況後的何賽飛更是突然激動,當場發飆!

「連生存都變得困難的話,怎麼可以堅持下去熱愛的事業?」

何賽飛聽完白燕升的介紹後,整個人被氣得發抖。

普通演員的工資連個人溫飽都解決不了,怎麼養家?怎麼解決後顧之憂?

這是讓何賽飛在比賽現場爆發的導火索。

「這樣的藝術家不保護,不給予基本生存,給誰?」

何賽飛坐不住了,情緒激昂,環問四周,字字泣血、句句誅心。

不給追夢的人一條路,相當於斷了他們的翅膀,這是對戲曲演員的「抹殺」。

如此大膽直白的質問讓台下的觀眾陷入沉默,接著觀眾席響起掌聲。

顯然,何賽飛的質問問到大家的心坎里了,替大家把問題一併說了出來,達到了振聾發聵的效果。

2、何賽飛的靈魂拷問:「戲」和「錢」,去了哪裡?

面對戲曲行業令人心痛的現狀,何賽飛積壓的怒火全部發泄了出來。

「你們口口聲聲,梅花獎,文華獎……幾百萬、幾千萬!花那麼多錢拍一台戲,得了獎以後,封在倉庫裡面,老百姓也看不到,戲呢!錢呢!」

何賽飛使出了「河東獅吼」,與方才正襟危坐的她判若兩人。

何賽飛能說得如此懇切直白,正是因為她是真正的、而非口頭上的「人民藝術家」,她對戲曲抱有真正的熱愛。

普通人看不到花重金排出來的精彩戲劇曲目,普通的演員們沒有資金排新戲,錢和戲都變成了泡影。

「沒錢」和「沒戲」形成了可怕的惡性循環,戲劇的復興顯得更加遙遠。

這怎能不令人痛心疾首呢?

這就是戲劇無法真正向群眾傳播的根源所在了,在倉庫里放著,難不成讓曲目發霉嗎?

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卻都不敢出聲質疑,但何賽飛敢,還要大聲說出來。

何賽飛作為敢說真話的「出頭鳥」,我們當然要保護好她,防止優秀藝術家被「槍」打。

3、誰人不是張軍波?

保護我方何賽飛,不僅僅因為她替戲曲界發聲,更是因為她道出了無數普通人的苦楚。

大賽主持人白燕升在台上提到:張軍波每月1500元的工資,加上各種賺外快才能養活一家人。

張軍波在台上忍不住委屈地流淚。

作為觀眾、作為普通人裡面的成員之一,我們看到這裡也無比心酸,會引發強烈的共情。

大多數人都是平平無奇的普通人,註定要面對為生計苦苦掙扎的現實。

怎麼養活自己,怎麼負擔一家人的開支,是普通人終其一生都避無可避的課題。

何賽飛的矛頭指向的是戲曲界的問題,她也為平凡的小人物爭取公道。

她發出的光,或許也會照亮我們身邊的人。

4、戲曲界是各行各業的鏡子

瞬息萬變的時代背景下,每個人都是滄海之一粟、蜉蝣於天地,為了生存而奔波。

張軍波是我們普通人的一個縮影,他背負的,同樣是我們背負的。

普通人在追逐夢想的途中,也是阻力重重,不比張軍波輕鬆。

何賽飛的話揭露的不光是戲劇界的晦暗,更是各行各業的晦暗。

就像她大聲疾呼的那樣:錢呢?

錢都流向了不缺錢的地方,資源也都跑到了不缺資源的地方。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何賽飛是一片沉寂中的爆發者,愛之深,責之切。

可是,竟然有一些居心叵測之人亂起標題,讓「痛斥梅花獎」作為博人眼球的噱頭,把何賽飛女士推向了風口浪尖,讓她去承擔莫須有的惡名。

關於這件事,何賽飛本人在專訪中的回應是這樣的:

「我的發言內容中,哪有一句『是痛斥梅花獎』了?梅花獎是中國演員為之奮鬥的藝術最高標準,我拚命鼓勵年輕演員去努力得獎,怎麼可能會痛斥梅花獎」?

何賽飛女士的回應真誠而不加掩飾,狠狠打了那些陰謀論者的臉。

畢竟是本身在藝術界就有一席之地的何賽飛,哪裡犯得著搭上自己的事業去博眼球、要流量呢?

那些試圖背刺何賽飛的人可以歇一歇了。

她願意公開說這些,不是為了個人私利,而是因為她自己「淋過雨」。

5、非同尋常的人生經歷

何賽飛在藝術方面的成就可謂是高屋建瓴。

年少成名,憑藉越劇《五女拜壽》躋身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五朵金花」。

她後來還出演過許多影視劇角色,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

比如《後宮》里工於心計的周太后、《血色殘陽》里城府極深又渴望愛情的三太太雅芝、《孝莊秘史》里多愁善感的海蘭珠……

雖然大多時候何賽飛飾演的都是配角,但卻憑藉高超的演技鑄就了觀眾耳熟能詳的經典角色,她的面孔也因這些生動的角色被人們銘記。

普通的藝術從業者沒有資金排戲,才只能放棄夢想,或者像張軍波一樣用各種額外工作支撐自己的追夢路。

或許何賽飛看到了自己的曾經,在張軍波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正因為自己在雨中走了一遭,所以想為年輕人們「撐一把傘」。

6、誰的「遮羞布」被扯下來了?

眾所周知,傳統文化尤其是戲劇這種藝術形式,是極其容易式微甚至是消失的。

如今,宛梆、桂劇、蛤蟆嗡、貴州梆子、四川土戲……都幾乎處於瀕危狀態,僅存有極少數藝人進行罕有演出。

即便貌似規模較大、在一步步復興的京劇、越劇、黃梅戲、豫劇等戲劇類型,也不是表面上那樣光鮮亮麗。

一次《梆子大會》,戲劇界的遮羞布被扯了下來。

「你們把我抓去我也要說!」這話說出來是多麼令人難過,充滿了無力感。

而同時又側面反映了何賽飛是多麼地不在意個人利益,寧願豁出一切也要說想說的話。

何賽飛這麼說也是因為她知道文藝發展著實是困難的,試看其他領域就知道。

現在相聲發展蒸蒸日上,可別忘了,就在前些年,相聲界也同樣不容樂觀。

郭德綱苦練各種表演形式十餘年,「三次進城」,傷痕累累。

因為什麼都不懂而處處受打壓,吃不起飯、交不起房租,打零工受盡白眼也不敢不幹,不然就要挨餓。

這些問題不應該在戲曲界重演,不能讓眾多的年輕演員去經歷當年初到北京時的遭遇。

何賽飛更不能因為指出了這些弊病,而被「捂嘴」。

大家心知肚明,何賽飛的美好願景與期盼很難實現,但必須承認,她大有以卵擊石的氣魄。

正是這樣看似不自量力,卻也在為別人爭取利益。

何賽飛女士的區區幾句話,或許不會立刻產生實質性的改變,卻能讓更多人認清真相、意識到有些戲曲危如累卵。

像何賽飛一樣「敢怒就敢言」的人太少,才會引起這麼大的轟動。

只願這個事件的火爆,能讓更多人意識到眾多行業領域的資源分配弊端。

「一石驚起千層浪」,堅決保護我方何賽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c1a5f0c4a0c0d4ec6ea66513ddd28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