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奇遇奇謀,《山有木兮木有心》繪出新生代英雄畫卷

2023-11-20     影視獨舌

原標題:奇人奇遇奇謀,《山有木兮木有心》繪出新生代英雄畫卷

2023年11月20日刊| 總第3425期

昨日,在騰訊視頻、優酷熱播的40集古裝征戰宮廷奇幻劇《山有木兮木有心》迎來了會員收官。在這個史詩故事的最終章,少年主人公們做出了堅毅的抉擇。飽受戰亂之苦的神州七國定下和平之約,諸國百姓和萬千生靈終於獲得了長久的庇佑。

火光之中,東臨王趙光燁(陳家赫 飾)回憶過往,帶觀眾重溫了這一路的艱辛。太初(陳家赫 飾)的原身雪峰樹在東臨宮拔地而起的畫面,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衝擊。

新月(周漾玥 飾)、秋乙(裴佳欣 飾)、孟姬和人偶十安(朱聖禕 飾)、孟一郎(劉琪錡 飾)等角色迎來各自的歸宿,讓觀眾從揪心的狀態中解脫出來。

《山有木兮木有心》以一種絢爛的方式為這段盪氣迴腸的故事畫上了句號。一路追劇的觀眾收穫了預料之中的震撼與感動。

本劇體現了內地影視行業新生代的魄力與野心,初登場便體現出了內容創作與精神面貌上的朝氣蓬勃。

播出期間,該劇連續多日登至騰訊視頻玄幻劇榜TOP1,熱度峰值達19808,長期位居騰訊視頻熱點話題榜TOP3,騰訊視頻電視劇榜TOP4。用戶口碑積極正向(超4.4萬用戶打出站內評分8.8),多圍繞正能量劇情、角色命運、視聽質感等展開熱烈討論,常見關鍵詞「猜不到劇情」「演員代入感強」「細節拉滿」等。

中國藝術報、晶報、齊魯晚報、揚子晚報、廣電獨家等媒體在熱播期間肯定了劇集青春派角色雲集,情感線至純至真,引發少年觀眾熱血共鳴。

解放日報點評該劇:「區別於市場上扎堆的戀愛奇幻劇,以『家國情懷』為內核,以『以悲憫之心善待萬物』的儒家仁愛精神為主旨,展現出滿滿的正能量。」新京報點評道:「雖然演員陣容多為『新』面孔,但不同類型的人物塑造得活靈活現。」北京青年報評價該劇故事主線扣人心弦,看似雲淡風輕,實則譜寫了一部少年英雄志。

收官後再回味整部《山有木兮木有心》,猶如一幅徐徐展開的新生代奇幻英雄畫卷。在這幅畫卷上,點綴了精妙的奇人、奇遇、奇謀。劇集優秀的品質、滿滿的正能量,都源於這些細節處理上的別具匠心。

塑奇人,給奇幻設定加點兒料

如果說《山有木兮木有心》是一幅水墨畫卷,那麼點開這水墨的第一筆必然是兩位帶有奇幻設定的主人公——雪落聖女賀蘭新月和雪峰山萬年神樹樹靈太初。

點開這奇幻的第一筆後,本劇卻沒有落入當下奇幻劇要麼神魔大戰、要麼男女虐戀的俗套。說新月和太初是兩位奇人,不僅僅因為他們擁有奇幻的特殊技能,更多的是因為這兩個角色的設定,在傳統奇幻色彩的基礎上,有更出彩的設計,打開了奇幻劇的新玩法。

首先,整個劇中世界雖然存在東臨、北戎、南滁、大尚、西虞、黑山、單乙七個內陸國家,以及雪落部族、海上十三部等國家外勢力,但是擁有奇幻異能的只有新月和太初兩個人。

這就註定了該劇不會有簡單粗暴的神魔鬥法所帶來的光電污染。奇幻世界觀也不至於無限外擴,而是聚焦在主人公身上。那些沒有異能的普通人也不會因為戰力不及而存在感薄弱。

其次,新月和太初的奇幻異能在設定上並非完美。新月擁有天賜神目,可以窺見未來,但技能的發動多為被動。她曾想主動發動技能,發現對身心的耗損極大。新月只能看到未來的視覺而無法通過聲音辨認前因後果及人之所想,所以遇到太初和光燁兩人同一的形象,反而會陷入猜測的泥潭。

整部劇集裡,新月多次窺見了未來,但她一次也沒能完美地改變未來。尤其是東臨公主青柏(張婉兒 飾)的死。新月明明已經看到了青柏將穿著北戎服飾歸天,也和太初一起做出了努力,卻依然無法挽救。甚至細細想來,青柏的死和新月等人的救援行動還有所關聯。

因此說,神目並不是新月平趟天下的外掛,更像是一種「詛咒」,是對心智的磨鍊。

太初的神力可以產生攻擊力,在劇中的冷兵器時代堪稱降維打擊。但是他並不能藉此傷人奪命,否則就會無法維持人形,甚至枯萎。他是山林之主,肩負的是對一方草木的保護之責,而非如人類君主般擁有生殺予奪的權力。

正如新月所說:「在太初心中,萬事萬物須以自然為法,無謂強求。」

最後,太初實為無性之人。劇中有個奇幻設定很有趣。太初最開始幻化的人形並非光燁,而是新月。也就是說,光燁的男兒身只是太初的一種外在形態。太初作為樹靈,並無實質的性別。這自然也就避免了人物關係陷入男女情愛之中。

太初對新月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在新月眼中太初也是童年便相識的老友。亂世中長大的光燁、秋乙、孟一郎、趙辰央(包涵 飾)等人更是早早地把家國命運擔在了肩上。

摒棄了愛情戲的拖沓與矯情,《山有木兮木有心》得以瀟洒地揮毫潑墨,給少年英雄們的成長搭建了更廣闊的舞台。

遭奇遇,心是如何煉成的

《山有木兮木有心》是一部非常扣題的劇。回顧全篇,一條「尋心」的主線始終支撐著故事和人物。太初是樹靈,沒有人心,因此初化人形,如稚子一般。隨著在亂世中的諸多遭遇,太初領會了人間冷暖,漸漸生出人心。而最後,他又用這顆人心救下了光燁,讓自己重新回到了草木的狀態。

從劇情的顯性層面看,太初生出人心,是因為偃師孟姬給他體內注入了光燁的血液。可是人血能滋養出人心,是針對人偶的法則。太初作為樹靈,豈是「木質人身、無心無欲」,只會給製造者充當傀儡、奴隸、替身的人偶同類?

秋乙曾指責新月嘴上說著太初是自由的,其實卻保持著主僕的關係。雖然秋乙的指責有些偏頗,她並沒有見過新月和太初的過往情誼,但是可以看出在秋乙眼中,身為僕人的人是沒有自由可言的。

這也是為什麼即便秋乙知道了救自己的不是身為東臨王的光燁,而是身為一棵樹的太初,卻依然像感念恩人一樣感激太初。秋乙是真的把自己的恩人太初當作 「人」來看待了。

於是我們在最後一集看到太初說了這樣一句台詞:「(我)畏火,是心志不堅。」這才是擁有了「心」的太初的模樣。

「心是如何煉成的」不僅僅是太初在劇中的成長線,也是所有少年英雄們的成長線。只不過這裡的「心」不再只是生理意義上的心臟,而是精神意義上的「心」。

比如光燁,初登場就說出了「天下無兵戈,百姓無饑饉」的理想。可他畢竟是少年即位,說得到不代表做得到。直到和一方霸主北戎王(鄭國霖 飾)、一代野心家上官醉(米熱 飾)交手數次,才漸漸磨鍊出了真正的帝王之才。

尤其是得知自己因心疾而只剩一年壽命後的光燁,讓人們看到了他的成長與成熟,以及對「天下無兵戈,百姓無饑饉」理想的堅守與踐行。

光燁與太初這對雙生君主,在營造戲劇性橋段的同時,更描繪出了立體、豐滿的人物成長弧線。真心換真心的人物選擇,背後是種善因得善果的相互救贖,給觀眾帶來了巨大的情感衝擊。

破奇謀,信賴與犧牲

任誰一打眼都能看出《山有木兮木有心》的視聽美學在線:場景精細、服化道精美,演員顏值高且靈氣十足,戰爭場面宏大,配樂輕柔動人。這種質感自然會帶來海量的青少年觀眾。可如果你以為該劇在故事上偏於青澀,那就錯了。

雖然主角團多為少年英雄,但是與他們對立的勢力,都是非常有手段、有頭腦、有謀略的亂世梟雄。

北戎王殺伐果斷,最懂得「天賜神目」的戰略價值。他信奉弱肉強食法則,一心想著把東臨等國扼殺在起跑階段。上官醉是復仇之心推動的投機主義者,善於偽裝和挑撥,最為陰險狡詐。孟姬看上去只有二十多歲,卻經歷了百年歲月,看盡人性善惡。她最可怕之處是她除了自己不相信任何人,也就無人能夠得知她的圖謀。

在與北戎王的較量中,趙辰央和孟一郎這兩位少年將軍得以快速成長,從將才晉升為帥才。

與上官醉的過招,主角團就不得不使用將計就計的策略。上官醉先是使詐毒瞎新月的神目,後來與孟姬聯手,企圖用人偶代替諸國國王,進而掌控天下。最後他更是蠱惑人心,成功地將太初誣陷為「樹妖」,並煽動諸國一起逼迫東臨王殺妖除害。

可以說,上官醉的謀略總是陰毒狠辣的。光燁、太初、新月、秋乙等人在將計就計的時候,往往需要有人付出一定的犧牲來換取反擊的機會。這就一次又一次地對他們之間的信任提出了挑戰。少年們在與敵人的較量中培養起了大局觀。太初就表示從光燁身上學會了「謀定而後動」。

或強大、或多智、或隱忍,當反派給出的壓力足夠大,做出的局足夠難,觀眾便會時刻為主角們的命運擔憂。少年英雄們的以弱勝強,才會讓觀眾感到酣暢、舒爽。

「草木能夠有情,人卻會冷血無心。」

「我們成為了血脈相連的兄弟,理應生死與共。」

「只要心懷萬民,便不會做錯。」

「悔恨比仇恨更加難受。」

這些與情景高度融合的價值言說,讓觀眾在追劇時經常能感受到溫暖的詩意流淌。

主創通過對奇人、奇遇、奇謀的創新編排,跳脫出堆砌奇幻打鬥和愛情虐戀的固化思路,通過群像塑造描繪高燃青春,在探索類型邊界的同時,還傳遞了家國情懷、仁愛精神。《山有木兮木有心》激勵當代年輕觀眾自立自強、勇於承擔、敢於追求理想,是一部具備了較高觀賞價值和思考空間的好劇。

【文/滿囤兒】

家人們,請給影視獨舌標星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92c69a533a251eb044e505eac47d7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