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談一談,抗美援朝戰爭認知上的幾個重大誤區

2022-05-18     這才是戰爭

原標題:簡單談一談,抗美援朝戰爭認知上的幾個重大誤區

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重要的文章,我在發文前都會在讀者群讓讀者們投票選標題。今天文章的標題已經選了,但有兩張作戰圖需要在書上拍照,因為書上的這兩張圖比較清晰,我是個追求完美的人,不願意用不清晰的圖片。但書我忘在辦公室里了,只能明天再發。

所以今天跟大家閒聊一下,講幾個抗美援朝戰爭中常見的誤區。

先講參戰美軍的戰鬥力排名問題。

我一直說是美軍第2師,所以有人留言說:「一瓶不滿半瓶晃就不要出來秀,發明一個軍史上都沒聽說的戰鬥也只有你能幹出來,一會兒騎一師最強,一會兒美2師最強,不談後勤地域客觀條件,不區分攻堅殲敵與運動野戰殲敵的難度,就得出這個比那個強,你是真傻還是假傻。為了證明自己的偏見,斷章取義,片面引用資料還擱這自稱軍史專家呢。」

這種人都是比較奇怪的,恨我入骨,卻每篇文章都要看。我也沒自稱過軍史專家,我只是說:我說抗美援朝戰爭的研究,我說自己排名第100,誰敢說他能排第1到第99?抗美援朝戰爭的研究,我就這麼牛逼,就這麼有底氣。另外,你沒聽說過的戰鬥多著呢,軍史上沒寫的戰鬥並不代表不存在;更不是你沒聽說過,歷史事實就會消失。而且,我狂我有資本,你狂你沒資本。我隨便說個戰鬥都能讓你沒聽說過,你有什麼資格跟我狂。

當然啦,這種人會當鴕鳥,他沒聽說過就是編的。真是笑話。

這種人不用理他。我主要跟大家講一講為什麼「一會美軍騎兵1師最強,一會美軍第2師最強」?

很簡單,什麼叫歷史唯物主義?那就是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任何一支部隊在各個歷史時期的戰鬥力水平都是不一樣的。對於侵朝美軍來說,在騎兵1師撤回日本之前,也就是1951年12月之前,它都是美軍在朝鮮最強的部隊,只有戰爭初期的陸戰1師能和它相比。

但從整個韓戰來說,最強的是美軍第2師。因為騎兵1師離開朝鮮之前,特別是1951年5月底至11月,是美軍在韓戰中戰鬥力最強,占據絕對優勢的時間段。而從1952年起,志願軍挽回了劣勢,到了1953年達到了想揍敵軍哪支部隊就幾乎能揍哪支部隊的程度。要注意的是,只是幾乎。

在這種情況下,敵軍什麼部隊能和志願軍交戰不吃虧,還能經常打勝仗,那自然是敵軍的精銳王牌。當然也要看與之交戰的志願軍是什麼部隊。

1952年4月後,美軍第2師也不能說沒被志願軍揍過,但揍得還是蠻輕的。反過來,與美軍第2師交手的志願軍部隊,吃虧的戰鬥很多。38軍、39軍、47軍、24軍、16軍,都沒在美軍第2師身上占到便宜。38軍、39軍,是志願軍最強的兩個軍;47軍打了黑山阻擊戰的部隊,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表現相當好;24軍在三野也不是弱旅,把美軍第3師打得還很慘;16軍當時是志願軍唯一一個合成重裝軍,裝備水平最強。

美軍參戰的9個師在韓戰中的排名就是我在16軍那篇文章說的。

第一檔,第2師和騎兵1師。

第二檔,第3師、第7師,第45師,陸戰第1師。其中美軍第3師在戰爭前期表現較好,但在1952年4月以後是經常被志願軍揍的對象。美軍第7師知名度很高,其實與志願軍交手不算多,在1952年4月後也經常被志願軍揍。美軍第45師入朝晚,反而有後來居上之勢。陸戰1師純粹是長津湖戰役使豎子成名,1952年4月之後的表現是一塌糊塗。

第三檔,第25師,第24師,第40師。但第25師還是要比第24師和第40師強一點。

第二個是殲敵數據的問題。大家只要記住一點,所有國家戰史中的殲敵數據都來源於戰報,都是宣傳數據。這個數據除了完全控制戰場的殲滅戰比較精準外,都是估計數據。至於數據與對方自報的損失數據差距有多大,完全取決於參戰部隊的作風。作風好,就精準一點,作風不好,就誇張離譜。韓戰中最不要臉的是美軍陸戰1師,不要臉程度超過韓軍。

所以敵軍傷亡數據,以各方自報數據為準。這一數據基本是準確的。如果有稍微的偏差,原因都在於撰寫的書籍採納的數據來源,比如第一時間的戰爭日記,這最不精準;衛生部門的統計數據,肯定也有遺漏;多年後官方的統計數據,這是最準確的。

再說第三個事,這才是重大的誤區。我在上篇文章講了有篇文章的標題是《志願軍的赫赫威名,其實是四野部隊撐起來的》,這篇文章我可能不寫了,借本文簡單說下。

我要說的重大誤區就是:韓軍戰鬥力真的不行嗎?因為韓軍在戰爭初期戰鬥力確實不行,而且善於逃跑,加上很多中國人有天朝上國的不知所謂的自大心理,國人們普遍看不起韓軍。

我就提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拿掉四野王牌軍暴揍韓軍的經典戰例,志願軍還剩多少暴揍韓軍的戰例?

或者問,韓軍哪幾個師團是整天被志願軍暴揍的?

韓軍第一王牌部隊第6師團整天被志願軍40軍揍,拿掉40軍,誰能揍它?

韓軍第二王牌部隊第1師團整天被志願軍39軍揍,拿掉39軍,只有1軍狠狠揍過它。

韓軍第三王牌部隊首都師團名不副實,但1953年之前,志願軍要想揍它,有戰例嗎?也許有人能拿出幾個戰例,但那些戰例都是半截子,只寫到勝利就不寫了,後面還有呢,沒打完呢。

以上三個師團是志願軍認為的韓軍精銳師團。

但是,沒被志願軍認為是精銳的其他師團就很好打了?

第2師團,我認為是韓軍戰鬥力第四的部隊。志願軍揍過他,而且還不是四野王牌軍,是四野較弱的42軍和志願軍最弱的軍之一的66軍一起揍的。可是這次揍過之後,志願軍哪個軍揍過它?

反過來,180師失利,韓軍第2師團也出力了。之後,三野的王牌主力20軍、27軍在金城一線多次在小規模戰鬥中敗給韓軍第2師團,更不用說67軍在金城大規模戰鬥中敗給韓軍第2師團了。直到1953年7月,志願軍23軍對281.2高地一線的韓軍第2師團發起進攻,經過5天激戰,依然未能奪取281.2高地。281.2高地就是「箭頭高地」,在38軍白馬山戰鬥中,和白馬山一起出名的。23軍,也是三野的四大主力之一。

第3師團,也是韓軍的老牌師團,除了縣裡大捷被志願軍20軍、27軍給揍了,1953年之前,志願軍哪個軍能輕鬆揍它?整個1952年,只能說是互有勝負。

第9師團,在1951年5月的縣裡大捷中慘敗給20軍、27軍。可在1951年6月的敵軍反攻中,韓軍第9師團擊敗志願軍20軍、26軍占領了雞雄山、上下甘嶺,甚至攻上五聖山。在白馬山,42軍屢次攻打,均告失利,更不用說國人熟知的38軍在白馬山的失利了。

第3師團以下的那些第5、第7、第8、第11、第12、第15、第20師團才是韓軍較弱的部隊。但在陣地戰期間,1953年之前也沒有哪個好打。直到1953年6月,韓軍最弱的第20師團都還能和志願軍33師打得難解難分。

韓軍被志願軍揍得最多的,其實是第8師團。但第8師團也不是對志願軍沒有勝績。

我不願意傷國人的自尊,一直不怎麼寫志願軍敗給韓軍的戰鬥,其實很多。

戰爭這個東西啊,縱觀世界幾千年的戰爭史,總結失敗的原因,排在第一位的肯定是輕敵。

夜郎自大,殊不可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76e26ba2f155be39f21abc9636eb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