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戰術錯誤,讓諸葛亮首次北伐戰略有多完美,輸得就有多慘

2023-06-09     這才是戰爭

原標題:馬謖戰術錯誤,讓諸葛亮首次北伐戰略有多完美,輸得就有多慘

公元228年春天,諸葛亮大舉攻魏,也就是他寫下《出師表》的第二年,首次北伐歷史上也稱「首出祁山」。

應該說,首次北伐,諸葛亮戰略有天時地利之優勢,戰術布陣堪稱完美。然而,這次北伐諸葛亮是最終敗得一塌糊塗,陽群、閻芝、白壽、鄧銅、馬玉、劉郃、丁立七人戰死,馬謖、張休、李盛因為失街亭被殺,趙雲病逝。那麼,這到底是怎麼樣一場戰役,讓完美戰術和結果出現如此大反差呢?

先說戰略。

平定南中、進屯漢中之後,諸葛亮要對魏國用兵,他有兩個戰略選擇——北方的關中和西北方向的隴右。

關中貌似是兵家必爭之地,被稱為「四塞之地」(西邊是隴山,北邊是黃土高原,東邊是黃河、潼關,南邊是秦嶺),但是剛經歷曹操與西涼馬騰、韓遂的戰爭,破壞非常嚴重,暫時不適合滋養大量兵民。

另外,關中平原地勢開闊,適合騎兵展開,但是蜀軍以山地步兵為主,騎兵數量少,即便迅速拿下長安,但是沒有能力封住各個隘口,魏國各路兵馬可以迅速殺來和蜀軍決戰,蜀軍容易被絞殺。

而隴右就不一樣,處在隴山之西(隴山就是六盤山,隴右指的就是今天水、定西一帶)。攻取隴右有極大的戰略價值,它海拔高,和關中平原可形成1000米以上的高度差,對關中俯視之勢,一旦奪取隴右,就能與漢中連成一片,對魏國形成包圍,並呈居高臨下之勢。

隴右土地肥沃,是產麥區,也產好的戰馬,奪取此地,可擴大兵源、培養騎兵,比占據關中更能增強蜀國實力。

因此,諸葛亮決定攻占隴右。

攻打隴右有天時之利,三國之中魏最強、蜀最弱,再加上秦嶺山脈阻隔,魏國不認為蜀國會打隴右的主意,所以無戒備,沒有派重兵把守。魏國時,隴右所屬的雍涼軍區 1 萬多兵力,而且大多布陣關中,隴右不過數千人。諸葛亮可以足夠兵力實施突然襲擊。

地理位置上,洛陽離隴右門戶更遙遠,魏國大部隊從得到消息到援軍抵達長安,大約需要 20 天;再從長安向隴右門戶隴山隘口急行軍,需要 8 天。而蜀軍從漢中進入隴右(出祁山即算進入隴右地區),只需要14天,再進至天水急行軍,需要2天。這個時間差讓蜀軍有絕對優勢攻打隴右地區。

既然有天時地利,再來看看諸葛亮的排兵布陣,也堪稱完美。

蜀軍要想達成攻占並且穩固隴右,牽制、阻擊魏軍長安方面的援軍是非常關鍵的一點,諸葛亮也清楚考慮到這點,戰術布置正是圍繞這個思路展開。

首先,消除魏軍在荊州方向對雍涼增援的可能。對應的戰術是對魏新城太守、原蜀漢叛將孟達的策反,魏荊州方面指揮官司馬懿急忙率軍平叛,魏的荊州軍團主力被牽制在上庸山地。

其次,諸葛亮命趙雲率偏師大約1萬人,以聲東擊西之計從箕谷出兵,疑似要出斜谷襲擊長安,以此牽制吸引魏關中兵力。

而諸葛亮自己帶領主力5萬人,從漢中西北經隴南山地,突然出現於祁山。

這樣的戰略戰術布置,果然實現了奇襲效果,魏國舉國震驚,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倒戈投向蜀軍。

魏國也急忙調兵遣將應對:魏廷缺乏準備,只有調遣洛陽的中軍。魏國大將軍曹真只能率 5 萬中軍向西增援。同時,又從荊州軍區急調驍將——右將軍張郃前往長安,受曹真管轄。這樣,魏軍在關中方向也不過集結了6萬多兵力。

為了增加勝算,魏明帝御駕親征,再領5萬中軍也趕往長安。但是,魏軍對蜀軍戰略意圖存疑,特別是趙雲的動向,讓曹真不敢離開長安。

這樣,魏廷真正對隴右方向的用兵是:張郃率魏軍主力大約 4 萬,繼續西進救援隴右;命郭淮率約5000 精兵,從陳倉狹道實施奇襲,迂迴祁山蜀軍側背。他自己率兩萬人馬進至郿縣,壓制趙雲。

接著,諸葛亮下了第二步棋:魏軍西進隴右,陳倉狹道只適合走小隊人馬,大部隊可以隴關道。針對陳倉狹道可能出現的魏軍,他命高翔率兵設防,自己率中軍在西縣,可為高翔部追加兵力,基本可保證1萬人對5000人的兵力優勢。除了另外1萬兵力清掃隴右各城數千魏軍,剩下的兵力就要對付隴關道魏軍的的主力部隊。

這場戰爭的棋眼就是蜀軍能否堵死隴山隘口,讓隴右的蜀軍有足夠時間奪取地盤穩固下來。諸葛亮命馬謖率主力3萬人前出隴山隘口封堵,而魏軍是張郃率4萬兵突擊而來。

馬謖的兵力占優嗎?從地理上看,馬謖從西縣出發,離隴山隘口封堵點街亭大約170公里,而張郃率軍從長安出發,離街亭大約420公里,整整是馬謖的 2.5 倍!也就說理論上馬謖的部隊全部抵達時,張郃的先頭部隊才可能抵達。

孫子說:「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急行軍越急,部隊可能會被拉得越開,而且也會越疲憊。

現實上,蜀軍有三大優勢:兵力優勢,以逸待勞,地形有利。基於這點認識,諸葛亮判定馬謖率主力3萬人有把握封堵著馬謖。

但是馬謖為什麼會敗?關鍵敗在消極防禦的戰術思想上!大家都知道,馬謖把兵駐紮在一個小山頭上,被包圍斷了水源,魏軍反覆衝鋒後徹底將其擊潰。張郃的先頭部隊是騎兵,結果比馬謖搶先到街亭,這個時候,馬謖就應該趁敵人主力未到,集中兵力主動出擊消滅魏軍的先頭部隊,否則張郃的主力步兵抵達,馬謖就兵力就沒有優勢了!

結果就這麼一個戰術錯誤,導致諸葛亮首次北伐滿盤皆輸!從歷史上看,這是諸葛亮最可能占據隴右的戰略機會,然而,「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此役,陽群、閻芝、白壽、鄧銅、馬玉、劉郃、丁立七人戰死,趙雲病逝返程中,馬謖、張休、李盛因為失街亭被殺,損兵過萬。戰術有多完美,輸得就有多慘!

從那以後,諸葛亮再也沒有奇襲魏國的機會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c0b58e4901977e74800697b74e516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