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馨蕊
去年,一起校園暴力慘案令人震驚,一位甘肅隴西的14歲少年,因一副耳機引發爭執,遭到5名同學圍毆,被活活打死。
這群孩子,下手極其殘忍,死去的少年全身遍布重傷。
後腦勺頭蓋骨被打破,左側眼角處骨頭骨折,背上一根肋骨骨折,下體腫成兩個拳頭大。
警方出具的屍檢鑑定意見書上寫,該男孩死於顱腦嚴重損傷。
男孩的父親第一次坐飛機竟是和兒子的屍體道別,慘案讓人痛心不已。
在孩子面臨校園霸凌時,家長又該如何應對?面對校園暴力,我們到底該教孩子怎麼做,才能避免他遭受傷害?
遇見校園霸凌,不要慫
不傷人是一種教養,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是一種氣場。
我們需要教養,更需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氣場。
《少年的你》中周冬雨飾演的陳念是一名復讀生,她成績優異,善良又倔強,一心想考上理想的大學。
易烊千璽這部戲裡飾演混混小北,不學無術,成日靠打架混日子。
兩人看似毫不相關,卻因為校園霸凌牽扯到一起。
高考前夕,同學胡小蝶墜樓身亡,偌大的校園裡站滿了旁觀者,他們忙著拍照發微信,卻沒有人願意站出來替死者發聲。
只有陳念走上前去為她蓋上了一件衣服,陳念由此成為校園暴力的下一個凌辱對象。
椅子被倒滿紅墨水,被鎖在廁所,被推下樓梯,被扇耳光,拍裸照……
這是施暴者的狂歡,打著「我們只是玩玩」的旗號,在他們心中,沒有一絲同理心。
沒人敢為陳念說話,也沒有人敢幫她,他們對這一切見怪不怪,害怕自己會成為下一個陳念。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好在,陳念認識了小北,得到了他的保護。
小北曾經也是被欺負過來的,但和陳念不同,他選擇了更狠的反抗——打回去。
他說:「不是別人欺負我,就是我欺負別人」。
「被打的時候,你不還手,欺負人的混蛋就會往死里打你。」
整部電影氣氛壓抑又沉重,但卻是真真切切會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
小北若是像陳念一樣也必將一直受欺負。校園凌霸往往欺軟怕硬,所以遇見校園霸凌不能慫,要勇敢。
「打回去」不是指單純的用武力解決,而是傳達一個信號,「這是霸凌,請停下來」。
茨威格說:「勇敢就是處於逆境時的光芒。」
家長應該做的是讓孩子在遭受了校園暴力的時候要勇敢的說不,勇敢地去拒絕。面對問題,積極面對,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尋求幫助,不丟人
記得一次看到剛讀一年級的兒子一瘸一瘸的回到家裡,本想指責他,覺得他是不是又淘氣了。
剛一進屋兒子就抱住我,流著淚和我說:「媽媽,我今天告狀了,我知道告狀不是勇敢的小孩子該做的事。」
我安慰了一下他說:「為什麼要告狀呢?」
他說:「高年級的大哥哥搶我的籃球。」
我接著問:「為什麼搶你的籃球?」
他抹著淚說:「當時拿著球等小夥伴一起玩,結果上來個哥哥,他讓我把球給他玩,我沒理他拿著球跑開了,但他追上我,把我逼到一個角落裡,搶走了我的籃球,還狠狠地踩了我一腳。然後我就去找老師了。」
看得出孩子當時很無助,我沒責怪他。如果當時他不找老師,直接和大哥哥反擊的話後果不堪設想,若孩子委曲求全,他以後可能得不斷忍受欺凌。
這樣尋求幫助,反而可以更好地解決問題。
我說「寶貝,你很勇敢,能及時糾正哥哥的錯誤。」
心理學家李雪在《當我遇見一個人》中寫道:童年是經歷各種自發體驗的過程,既有溫暖的支持理解,也有激烈的口角衝突,嬉笑怒罵構成童年百態。
衝突是生命歷程中必然的體驗之一,是孩子生命張力的體現,孩子會在衝突中學會調節情緒、表達自己,學會更好地與別人相處,與世界相處。
當我們能力有限時,不足以抵抗別人的欺辱時有必要尋求幫助。讓一切未發生的悲劇都不要發生!
避免校園凌霸,家長應該這樣做
多多今年7歲,剛上小學二年級,在禹州市大澗小學就讀。
從9月29日至今,家人帶著她多次前往醫院就診,從她眼睛裡取出的小紙片多達幾十張,至今無法確定一共多少張。
令人遺憾的是,多多視力受到嚴重影響,對孩子未來極可能產生影響。
孩子眼睛裡怎麼會莫名巧妙冒出那麼多小紙片呢?
治療後,多多哭著向媽媽說出了原因,有兩名小男生按住她,另外一名小男生則負責往她眼睛裡塞紙片。
看到女兒遭受了這麼大的罪,李女士心如刀絞。痛恨自己為什麼沒有第一時間發現。
保護孩子不僅是物質上的關心,更多的是勤溝通,防患於未然,那麼如何有效防止孩子遭受校園暴力呢?
第一:鼓勵孩子打造自己的朋友圈;
進了學校,孩子就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有了自己的朋友,在學校里也就有了支持,就不容易成為校園凌霸的對象。即使被欺凌,也有朋友可以第一時間支援或者尋求老師的幫助。
第二:父母要經常和孩子溝通,觀察其言行;
既要防止孩子被人欺負了不敢講,也要防止孩子欺負了別人,生活中應當多與孩子溝通,及時的發現問題,及時教育疏導孩子們的心理。
第三:與人為善,有事先找老師;
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不主動打人,但挨打絕不可忍耐,要有反抗意識,讓對方知道自己是會還手的。讓孩子養成習慣,需要幫助可以找老師、父母。
第四:鼓勵孩子常鍛鍊身體。
強壯的孩子,天然不容易被欺凌,那些實施凌霸的壞孩子們,多半也是吃軟怕硬的貨色。就算出現衝突,強壯的孩子更不容易吃虧。
希望我們的孩子勇敢而不莽撞,無畏而不無知,善良而不忍讓。
《少年的你》中,小北對陳念說:「你只管往前走,我就在你身後。」
其實,這句話更該父母對孩子說,也是父母應當做到的。
如果孩子遭遇霸凌,我們能陪伴他,告訴他如何面對,完全支持他,哪怕他受過傷,也不會覺得是孤單一人。
「別怕,一切都有我,爸爸媽媽永遠在你身邊!」
這才是面對霸凌時,保護孩子的正確方法。
作者簡介:蘭馨蕊,富書專欄作者,全職寶媽,願父母每一天的陪伴,都是送給孩子美好的禮物;本文首發富書少年,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2J0eW8BMH2_cNUgje1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