飆漲45%的華錄百納,再觀望觀望|公司觀察

2021-12-14   一起拍電影

原標題:飆漲45%的華錄百納,再觀望觀望|公司觀察

作者 / 小保

一周股價飆漲45%!

在A股傳媒娛樂板塊沉寂已久的情況下,華錄百納上周表現可謂一飛沖天。而隨著《雄獅少年》的票房與口碑穩步走高,即便該片未正式上映,華錄百納今日收盤價也穩定在了7.29元,甚至還一度漲停至8.70元。由此可見,作為國內老牌影視公司之一的華錄百納這次不僅「押對了寶」,其業務調整後的產能韌勁也得到了充分爆發。

來源廣發證券

不過,作為國內資歷最深的影視製作公司之一,華錄百納涉足電影業務則是去年才開始的新鮮事。該公司此前的經營主業皆為劇集,輔以如影視植入、廣州塔塔身LED廣告位、百納千尋直播這樣的營銷業務,再有像消費賽道和文旅賽道所組成的「內容+」板塊。

因此,是時候該從電影出發,重新認識一下華錄百納了。或許我們很快就能看到下一部「《雄獅少年》」。

底盤穩固:

劇集項目持續營業,電影業務異軍突起

說起華錄百納這家公司,大概稱得上是數度勇挑經營困境、而又屢次轉危為安、甚至還更上一層樓的典型了。

2002年,北京華錄百納影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製作出了《漢武大帝》(2005)、《媳婦的美好時代》(2009)、《黎明之前》(2010)、《永不磨滅的番號》(2011)等質量上乘的電視劇之後,華錄百納從2010年起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向現代化企業邁進。到了2012年,有著央企背景的華錄百納還成為了首個成功登陸A股市場(創業板)的「中央」影視傳媒集團。

然而,時間來到2017年,華錄百納就面臨了一次重要挑戰。彼時,該公司歷經了復牌、連續跌停、市值大規模蒸發等負面情況,不僅投資約兩億的《秦時麗人明月心》收視口碑雙雙遭遇滑鐵盧,就連翻拍高分作品的《深夜食堂》也慘遭口碑和收視危機。

更令人捏一把汗的是,2014-15年間華錄百納冒險開拓的體育和綜藝業務也迎來了重創期。比如,據該公司2017年半年報,體育業務僅給華錄百納帶來了64萬元的收益;在2016年「限韓令」生效,華錄百納全資收購的綜藝公司「藍色火焰」的韓國團隊退出後,該公司的綜藝業務自然也是陷入了業績虧損境地。

因此,2018年前後的華錄百納需要理性轉型,更需要機遇和「接盤手」。適逢響應央企混改,華錄百納遇上了「廣東省百強民企」「胡潤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盈峰集團;由此,華錄百納為剝離傳統業務也進入了新一輪的陣痛深蹲。

盈峰集團並非傳統的文化公司,它由中國家電領頭羊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之子何劍鋒創立,業務涉及環境、文化、投資、消費、科技等領域,更與美的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備註:這也是為什麼《雄獅少年》里出現了不少美的廣告植入的原因)。而對於盈峰集團來說,2018年也是舉足輕重的一年:除了接盤華錄百納,集團主理人何劍鋒成為該公司實際控制股東之外,集團旗下盈峰環境的主營業務也增加了環衛裝備和智慧環衛服務,年營收規模更是從原來的30-40億元上升至了突破百億元。

所以,華錄百納的底盤是很深厚且穩固的。在度過轉型階段的陣痛深蹲期後,該公司的各項業務便逐步煥新,像影視內容製作這樣的立業之本更是重回快速發展軌道——據華錄百納最新年報,2020年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84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4670.20萬元,同比增長8.21%,成為了疫情衝擊之下少數盈利過億的國產影視製作公司之一。

具體而言,華錄百納2020年的收入主要來自影視劇首輪、多輪發行以及媒介資源的硬廣項目投放。收入前五位的作品分別為電視劇《愛的厘米》《青青子衿》《親愛的,你在哪裡》《黑色燈塔》以及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收入合計1.17億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41.79%。

其中,《我和我的家鄉》為華錄百納旗下子公司東方美之參與聯合發行的作品,僅此一作便讓華錄百納的電影業務實現了零的突破。

探索前行:

大比控股北京精彩,及時止損光雲動漫

顯然,華錄百納的電影業務不會止於一部由子公司聯合發行的作品。

2020年底,華錄百納斥資3億元獲得了北京精彩時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精彩)46%的股份;今年年初,華錄百納又擬以現金形式購入北京光雲動漫文化有限公司100%股權。前者為原北京文化幹將張苗新創的公司,後者據說是在動漫領域深耕多年,有著豐富動畫承製能力與IP開發經驗的領軍企業。

然而,北京精彩和雲光動漫最終同路不同歸。就在今年10月下旬,華錄百納一邊發布公告稱以 3260.87萬元增持北京精彩5%的股份,另一邊卻又給出了一份名為《關於終止購買北京雲光動漫文化有限公司100%股權交易並簽署解除協議的議案》。換言之,在北京精彩成為華錄百納持股 51%的子公司的同時,光雲動漫卻被「徹底分手」了。

那麼,北京精彩和光雲動漫給華錄百納分別帶來了什麼麼?為什麼說華錄百納的連番動作是在探索前行?

首先,投資北京精彩給華錄百納帶來了張苗,張苗又把原屬北京文化的項目「少年三部曲」帶給了華錄百納。

早在2019年,《雄獅少年》就已出現在了北京文化的項目列表里,然在業內廣為人知的北京文化內鬥事件之後,張苗出走,也帶走了包括《雄獅少年》《鑄劍少年》《逐日少年》在內的「少年三部曲」。

再據北京精彩年中發布的最新片單可知,除「少年三部曲」系列動畫電影電影之外,該公司籌備或製作中的電影項目還有《敦煌英雄》《排雷部隊》《太空春運》《一閃一閃亮晶晶》《我的兒子不是人》《北京歡迎您2022》《飛向可可托海的少年》等電影項目,類型涵蓋親情、歌舞、科幻等等。此外,北京精彩還準備推出網絡電影《蜂鳥行動》和短劇《觀復貓》。

其次,收購光雲動漫給華錄百納帶來的是爭議和反思。作為一家主要承接別國外包業務的動漫公司,雲光動漫實際上可能並無自研作品的能力;那麼,距離甲乙雙方擬收購談判時「3年完成6000萬」的業績承諾,華錄百納就得慎重慎重再慎重。

從公開信息來看,此番終止收購併非壞事,反而還提醒了華錄百納要銘記曾經的教訓。猶記2014-2018年間,華錄百納就曾飽受商譽暴雷的摧殘;假若仍按光雲動漫估算市值1.83億元、華錄百納擬收購價18億元、評估增值率753.12%的標準計算,該公司的業績兌現能力和華錄百納的商譽維持能力恐要雙雙壓力山大了。

來自《北京華錄百納影視股份有限公司關於以現金購買北京光雲動漫文化有限公司 100%股權的公告》(2021年2月2日發布)及《北京華錄百納影視股份有限公司關於終止購買北京光雲動漫文化有限公司100%股權交易並簽署解除協議的公告》(2021年10月22日發布)

後勁十足:

營銷內容齊齊發力,產業鏈條全線鋪開

儘管如此,在2020全年營收大漲12倍、電影賽道出師大捷、《雄獅少年》前景看好的情況下,華錄百納依然後勁十足。從市場近期的討論來看,該公司「強者恆強」的印象也較深入人心。

其一,從金融市場的角度來看,近期助推華錄百納股價飆漲的大宗交易占比頗高,上周一度出現主力買入高於主力賣出的情況。而即便今日主力買入占比略有下調,但仍出現了大宗交易。

展開來說,12月9日,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建國路證券營業部買入117.22萬股,成交金額717.39萬元;12月10日,該營業部補倉70.32萬股,成交金額492.24萬元;今日(12月13日),或因《雄獅少年》豆瓣開分8.3和元宇宙動態的緣故,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靜安區萬榮路證券營業部對華錄百納依舊看漲,買入905.00萬股,成交金額6,398.35萬元。

來源新浪財經2021年12月13日數據

其二,華錄百納資金充裕,項目規劃清晰,作為盈利主體的劇集儲備十分豐富,依託院線電影的營銷創新在積極推進,同時動漫業務也沒有因為在收購光雲動漫上受挫而停滯不前。

比如,華錄百納在劇集製作上就呈現出了年輕化、多彩化、平台化的良好趨勢。當前,由王一博、陳曉主演的刑偵緝毒劇《冰雨火》,由彭冠英、張雨劍主演的懸疑推理劇《逆光者》,以及由費啟鳴、趙弈欽主演《火星孤兒》均在待播行列。

又比如,除北京精彩主控項目之外,華錄百納未來仍將在綁定核心電影人才上持續發力(2021半年報語:公司將逐步提升電影業務在主營業務中占比,進一步擴充電影創意團隊;同時,半年報還指出了該公司有參與2022年春節檔影片《狙擊手》,但因參與方式不明,暫且不表)。而即便放棄了一家光雲動漫,相信華錄百納也能在動漫領域發掘到更合適的合作夥伴。

不過,變化萬千的金融數據始終只是反應公司經營水平的維度之一,能決定一家影視公司命運的永遠是內容。從這個角度來看,初涉院線電影業務的華錄百納究竟能走多遠,我們仍將保持觀望;至少,《雄獅少年》票房落點將在何處,謎題還未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