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畫《楊家將》之七《下邊庭》(下)

2020-04-26   神木新聞

楊家將是一部英雄傳奇系列故事,以話本、戲劇等形式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它對北宋前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義,講述了楊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報國的動人事跡。主要描寫楊繼業、楊延昭、楊宗保三代英雄的傳奇故事,多從「金沙灘」起,至「天門陣」止,現評書名家劉蘭芳老師的《楊家將全傳》即是此版。

全書共21冊,分別是《楊七郎打擂》《金殿保本》《幽州解圍》《血戰金沙灘》《兩狼山》《楊六郎告狀》《下邊庭》《智斷潘楊案》《黑松林雪恨》《兵困黃土坡》《大戰韓昌》《大鬧汴梁》《真假楊六郎》《兵困遂州》《大刀王蘭英》《白馬告狀》《孟良馴馬》《穆柯寨》《三請穆桂英》《挂帥初征》《大破天門陣》;這套書印量較大,除《血戰金沙灘》《楊六郎告狀》《大戰韓昌》三冊印數近40萬冊外,其餘各冊分別為50、70餘萬冊。這套書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51潘仁美拉起呼延丕顯,忙問是哪家大臣之後,呼延不顯說是鐵鞭王呼延贊之子。潘仁美聽了又是一驚。心想:呼楊兩家交情過密,自己又曾對呼延贊下過毒手,如今為何呼家之子奉欽命來此?

52呼延丕顯早已看透他的心思,故意問他:「潘老伯父,我父現在哪裡?」一聽這話,潘仁美暗暗高興,以為呼延贊被他派去的兵將殺死,隨口答道:「你父親押糧運草去了,我把他調回,讓你父子團圓!」

53為了給奉旨欽差接風洗塵,潘仁美傳令在後院大廳擺下了酒宴,杯盤羅列,美酒飄香,潘龍、潘虎、潘昭潘祥、黃龍都來作陪。

54黃龍兩眼上下打量著呼延丕顯,心內生疑,暗示潘仁美要多多提防。開宴之後,呼延丕顯斟滿一杯酒,先敬潘仁美,說:「潘老伯父,你鎮守邊關,勞苦功高,侄兒先敬你一杯!」

55隨後,呼延丕顯又給潘龍、潘虎、潘昭、潘祥輪流敬酒:「四位哥哥,小弟年少無知,還望你們多多指教!」潘龍等四人聽了,個個眉開眼笑,舉杯一飲而盡!

56呼延丕顯又給黃龍敬酒,黃龍微微一笑,掃他一眼。呼延丕顯心頭一動:「六哥早已說過,黃龍是潘賊的心腹,要設法早日除掉,以免後患!」

57呼延丕顯手把酒壺,連連敬酒。眾人一直喝到掌燈時分,潘仁美酒已過量,但心裡明白,為進步試探呼延丕顯,他故意說:「賢侄,你天資聰慧,才智過人,老夫有心收你為義子,不知意下如何?」

58呼延丕顯早已恨透了老賊,可眼下只能按下怒火,假裝高興:「老伯父,你身為兵馬大元帥,威名遠振,誰不敬仰,若不嫌棄,受孩兒一拜!」邊關正直的將領得知此情,個個怒火滿腔!

59酒飲至酣,呼延丕顯又提議明日去校場看潘仁美練兵,順便犒賞三軍。潘仁美滿口答應。眼看天色已晚,呼延丕顯陪潘仁美回到後堂。潘仁美早已爛醉如泥,到後堂倒頭便睡。

60見老賊已經睡熟,呼延丕顯想起臨行時楊六郎對他言講邊關有幾位好友,今夜必須設法找到。他悄悄離開老賊的臥室,出了後院,直奔前廳。此時外面滿天星斗,一勾斜月,寂靜無聲。

61呼延丕顯穿過前廳來到前院,四下觀看,只見一間耳房燈光明亮,人影搖搖。他輕移腳步,走至窗前側耳細聽,屋裡正有兩個將官大罵欽差不為父報仇,反認賊作父!呼延丕顯心頭一熱,暗自高興。

62呼延丕顯推門進屋,那兩個將官大吃一驚。呼延不顯忙說:「二位將軍,休要驚慌,請問你們尊姓大名?」那兩位將官報了姓名,原來竟是郎千、郎萬。

63呼延丕顯一聽又驚又喜:「二位哥哥叫我好找。臨來時,六哥告訴我,說你們是把兄弟。我也和水哥磕過頭,就叫我小弟罷!我此番來邊庭,名義是搞賞三軍,實則是捉拿潘仁美,請二位哥哥和邊關眾將多方相助。」

64呼延不顯說罷,怕他們不信,忙從貼身衣服內取出聖旨,讓郎千、郎萬觀看。郎千、郎萬看過聖旨,心中大喜,忙和呼延丕顯重新見禮敘話。

65為順利捉拿潘仁美,郎千、郎萬說必須先除黃龍,他是老賊的心腹,奸刁陰險。三人商定了計策,郎千、郎萬連夜去找岑林、柴干,安排明日照計行事。

66次日天剛放亮,呼延丕顯隨潘仁美一起去小校場點兵,然後犒賞三軍。

67小校場離城七里,設在一座大山前面,平坦寬闊。周圍插著各色小旗。校場中央是點將台,座北朝南。聽到將令,眾將官列立兩廂,軍兵早已按方位站好,盔甲明亮,刀槍整齊。

68潘仁美故意在呼延丕顯面前抖威風:「兒呀,看為父點兵派將,操練人馬。回京後轉告聖上,就說我鎮守邊關,將帥同心,穩如盤石。」呼延丕顯面帶笑容,連連答應。

69潘仁美命中軍官擊鼓升帳。一聲令下,中軍官手擎兵旗令箭,衝下面高喊:「元帥升帳嘍——」就聽炮響三聲,鼓敲三遍,三軍兒郎歸位列隊,一個個龍騰虎躍,殺氣騰騰。

70隻見潘仁美走上點將台,轉身坐在虎皮金交椅上,眾將依次見禮,分列兩廂。呼延丕顯搭個旁座,在一邊看著。中軍官把花名冊遞上,潘仁美接冊放於案前,要點名過卯。

71潘仁美點過潘龍、潘虎、潘昭、潘祥、郎千、郎萬、岑林、柴干…眾將官一一報名應點。唯獨點到黃龍時,沒有答應。呼延不顯故意問潘仁美:「誤了頭卯該當何罪?」潘仁美說:「重打四十。來呀,把頭道誤卯牌掛出去!」

72這時節,黃龍正帶著兩個兵士,騎快馬在山路上飛馳。突然間,馬絆前蹄,黃龍滾身落馬,掉在山溝之中。

73黃龍好不容易才從山溝里爬上來,到路上一看,馬腿已被摔折;又一看路上橫著一條絆馬索。心想:定是仇人有意陷害於我!

74黃龍抬頭一看,遠處有兩個人影,一個朝東,一個朝西,不好追趕。他只好坐在那裡等兩個軍兵回城牽馬。等軍兵把馬牽來,才重新上馬向小校場飛奔。

75潘仁美點第二卯時,黃龍還未趕到。潘仁美心中冒火,接著點第三卯,黃龍仍未到來。潘仁美火冒三丈,當即傳令:「黃龍連誤三卯,實實可恨。來呀,把他抓來見我!」

76呼延不顯故意又問:「誤了三卯,該當何罪?」「殺!」呼延丕顯忙說:「這個人可殺不得呀,昨晚他曾對我說,你倆情同父子,你無事不和他商量!」潘仁美一聽這話,怕陷害楊家之事被他泄露出去,決意殺他滅口。

77黃龍飛馬來到小校場,見高掛三道誤卯牌,嚇得魂飛天外。但轉念一想:我與元帥有師生之情,又是他的心腹,量不致重責於我。想到這裡,他連忙來到帥台之下,躬身施禮:「末將黃龍參見元帥!」

78潘仁美一見黃龍,怒髮衝冠,大喝一聲:「大膽黃龍,目無軍規,來人哪,把他推出去砍了!」

79帥令一下,刀斧於將黃龍綁了,推出轅門。潘龍、潘虎、潘昭、潘祥一看,急忙跪倒:「稟父帥看在他往日功勞的份上,饒他這一回吧!」呼延丕顯說:「哥哥們都求情了。黃龍又是你心腹之人,你就放了他吧!」

80潘仁美更為惱怒,當即傳令:「眾將聽了,哪一個敢與黃龍求情,一律同罪!」

81「咚!咚!咚!」三聲追魂炮響過,刀斧手提著淌血的鋼刀,來到帥台面前,單腿點地:「元帥,黃龍業已正法,請元帥驗明。」

82斬了黃龍,呼延丕顯又要看潘仁美操練人馬,潘仁美只好點頭,伸手拿起令旗令箭,高喊:「三車兒郎聽真,萬歲待命欽差前來犒軍。少時論功行賞。如今操練兵馬請欽差檢閱,回朝奏明我主,讓聖上放心。」

83潘仁美把帥旗一擺,軍兵如潮水般湧向四面八方,他把紅旗一搖,軍兵齊集中央,井然有序。呼延丕顯眉開眼笑地說:「真是雄兵猛將,雷厲風行。您帶兵有方,名不虛傳!」

84老賊聞聽大笑:「自古兵隨將令,軍中是認令不認人。」呼延丕顯明知故問:「若我拿令旗軍兵也會聽調?」「你乃奉旨欽差,焉能不聽?」呼延丕顯接著說:「好啊,那讓我試試!」

85潘仁美一想:這小孩子不日就要回朝,哄他高興高興,也好在聖上面前替我說兩句好話,於是把令旗交給呼延丕顯,並囑咐道:「你試後速速交還與我,不可做戲。」

86呼延丕顯接過了令旗令箭,這英雄少年更加威風。他對潘仁美說:「我自幼熟讀兵書,學過擺陣,今日試擺一陣,請您指點!」潘仁美滿面帶笑,連連點頭。

87呼延丕顯坐上了虎皮金交椅,發下將令:「眾將官!今日本欽差代理兵權,爾等如抗令不尊,定斬不饒!」

88接著,呼延丕顯操起頭支金皮令箭喊道:「岑林、柴干聽令!」「末將在!」「命你二人和我大哥潘龍、潘虎帶領五百人馬奔正東,不得有誤!」岑林、柴干心裡明白:時機到了,答一聲:「得令!」轉身而去!

89呼延丕顯又操起第二支令箭叫道:「郎千、郎萬,命你二人和潘昭、潘祥帶領五百軍兵奔正西,不得有誤!」「得令!」二人往西飛奔而去。

90把湑龍、潘虎、潘昭、潘祥都支走了,呼延丕顯看了看坐在一旁的潘仁美,一伸手又操起一支令箭,高喊:「潘仁美聽令!」潘仁美一愣,心說這個小畜牲,怎麼喊起老夫的名字來了,且不去理他。

91呼延丕顯喝道:「嘟!潘仁美誤了頭卯,重打四十。」然後又喊了一句:「潘仁美聽令!」潘仁美一抬頭,還未答言,呼延丕顯又喊:「潘仁美連誤兩卯,重責八十。來人哪,速將老賊給我綁了!」

92潘仁美見勢不妙,撲過來要奪令旗令箭,被呼延丕顯飛起一腳,將他踢倒在點將台上。

93戰將石青、吳凱、劉奇一覓,立刻上前把老賊按住,抹雙肩,攏二管,五花大綁,推至案前。

94正在這時,岑林、柴干押著潘龍、潘虎;郎千、郎萬押著潘昭、潘祥回來交令。呼延丕顯大喜:「眾位將官擒賊有功,待小王回朝,將此事奏明聖上,必有重賞!」

95此時潘仁美方才醒悟,上前一步說:「欽差大人,不知我父子身犯何罪?呼延丕顯喝道:「老喊!你私通北國,倒賣幽州,隋害忠良,楊郡馬在萬歲面前將你告下,我替父下邊庭,特來抓你進京歸案!」

96潘仁美強作鎮靜,質問呼延丕顯抓他有何憑證。呼延丕顯說:「有萬歲詔書在此!」他取岀聖旨,眾將官忙跪倒接旨。潘仁美這才如夢初醒,悔不該誤斬黃龍,落在這娃娃之手!

97呼延丕顯押潘家父子回到轅門,抬頭望見「潘」字大旗,心中火起,伸手要過郎千的弓箭,弓開如滿月,弦響箭發,只見「潘」字大旗應聲而落!

98為防不測,呼延丕顯立即傳令,命岑林、柴干為臨時邊關大帥;郎千、郎萬點精兵五百,把潘家父子五人裝入木籠囚車,立即押送回京。呼延丕顯辭別眾人,登程上路。

99行了數日,這天離京城不遠,呼延丕顯命一軍卒給八千歲趙德芳送信。八賢王接信看了,心中高興,親自率領文武群臣奔十里長亭相迎。京中百姓也來看熱鬧,都想瞧瞧奷賊的下場,瞅瞅這邊庭擒賊的少年英雄。

100八賢王領呼延丕顯上金殿面君。太師被擒,太宗心中不悅,但有口難言,只好對呼延丕顯說:「小愛卿,膽量過人,智勇雙全,好!回府歇息去吧!」

101八賢王忙說:「萬歲,丕顯離京之前,你有言在先,抓住潘仁美,封他雙王之職。今日一干人犯全部押到,皇叔就該話復前言。」太宗無可奈何說:「朕封你為靠山王,靖山王之職。」呼延丕顯連忙叩頭謝恩。

102八賢王又贈呼延丕顯白銀千兩,黃金百兩,綢緞十疋,御酒一桌,要他休假一個月,再上朝伴君。呼延丕顯謝過八賢王,才下殿回府去了。

欲知後事如何

請看下冊《智斷潘楊案》

……

來 源:瀚大黎眾

編 輯:喬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