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開網約車的人,想掙夠1萬8再回家

2019-07-08     貞觀


每次下班高峰期從地鐵口出來,我總能感受到摩的師傅們無處安放的熱情、公交車師傅們溢於言表的暴躁和計程車師傅們愛來不來的冷酷。

只有網約車師傅們才能讓我感受到家裡的老父親接送時的溫暖,他們可以出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我手機里有能叫網約車的APP。

當我抱怨著「996」的時候,卻發現還有一群經歷著「007」的人奔走在西安的各個角落。不論是深夜零點結束蹦迪,還是凌晨零點結束工作,人們總能從手機里的一堆應用程式里找到那個能送自己回家的網約車司機,不管是在星期幾。




昨天送我回家的師傅叫周軍。從2008年開始,周軍一直在外面幹活,直到去年才從江西回到西安。

他每天都會在早上四點起床洗臉刷牙,然後去充電站,選擇一個能快充的充電樁,利用車充電的一個多小時補覺。如果沒有意外情況,周軍的車會在六點半充滿電,這個時候正是整個西安城被喚醒的時候。他從早上六點半開始跑車,一直跑到凌晨一點。




剛開始跑車一個星期,周軍的母親說他胖了,他去稱了一下體重,比以前還瘦了,後來才知道那叫浮腫,是長期久坐的緣故。過了半個月,他的身體漸漸適了久坐的環境,浮腫慢慢好了,但那時候他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節律。

網約車平台規定司機跑滿十個小時之後必須休息六個小時,但這十個小時是服務時長。服務時長是網約車司機們為乘客服務的時間,不包括他們去接乘客時所耗費的時間。如果要把十個小時服務時長跑滿的話,司機們起碼要在車上待十五個小時。

周軍是那種會把十個小時熬夠的人。他去年在江西做園林綠化的時候,一個月掙一萬六,今年回到西安,一個月掙六千到八千。即使在西安月工資八千已屬於高收入人群,他也接受不了這種落差。但他沒辦法,他的媳婦和孩子都在西安,他只能回來工作。西安工資比以前低,周軍剛剛買了房子,還沒有裝修的錢,他需要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

開網約車很好上手,只要司機熬得住時間,就能獲得豐厚的報酬,專職網約車司機一個月能掙一萬多。於是周軍換了工作,今年三月開始專職跑網約車。他的車是一台低配車,由於他沒錢出首付,所以他每個月都要還五千的車貸。周軍總說:為了家裡,有的錢必須得花,沒錢也得花,就算一個月只掙一萬,該花一萬五還是得花。

周軍把我送到家之後,車就剩百分之二十的電量了,他就近找了一個充電站,打算把車充到百分之三十多,再跑一百多公里。他今天早早跑完了三十單,平台規定,司機跑滿三十單就能獲得25塊錢獎勵。再跑一個小時左右,周軍就要被強制休息了。


在網約車司機看來,一天的收成不僅取決於早起晚歸的努力,還取決於運氣和服務分。周軍到充電站的時候,郭亮正在周軍旁邊的充電樁充電,今天他只完成了十四單。

周軍的孩子只有兩歲,沒到上學的年紀。而郭亮有兩個孩子,一個上一年級,一個上四年級,在網約車司機群體里,他屬於典型的「起大早趕晚集」,因為他必須要把孩子安全送到學校之後才能開始跑車,而這時,都市早高峰已經過去大半。

郭亮跑車跑得比周軍早,現在已經跑了兩萬多公里,起碼完成了五千多單,但他的月收入卻沒周軍高。周軍就站在充電樁旁邊教他:你逢人要好評,連續要上一周,就能從88分上到100分,平台派的單子就多了。




郭亮笑著點頭,他之前在廠里上了快十年班了,一直看不到前途,掙不下多少錢,怕和社會脫節,於是主動求變,出來跑車了。開車時間長了,他就知道哪個時間段的電價便宜,哪裡的充電站不用排隊,努力降低跑車的成本。和周軍一樣,郭亮也會把十個小時熬夠,早上四點多醒來,給車充電,跑車,送娃上學,再回家就是晚上十二點多了,那時候孩子都睡了。

在網約車平台為司機們建的群里,有很多人像周軍一樣,不跑沒辦法。有些人的身體都不行了,但因為每個月都要還車貸,還在堅持跑車。郭亮比周軍條件好一點,花十六萬全款買了輛中配的車,每個月只用負擔車充電的費用,還能有時間陪陪孩子。

郭亮現在每月能掙一萬多塊錢,如果他把十個小時服務時長跑夠,一天能掙五百到六百塊,一個月下來就是一萬多塊錢,最多掙一萬八。這份工作每月的上限就是一萬八千塊錢,如果郭亮想要達到這上限,他起碼要在車裡待15小時以上。




像郭亮、周軍這樣每天在車上坐十五六個小時的全職司機,有百分之八十都在疲勞駕駛。但他們不跑不行。開一天車掙一天的錢,如果按八小時工作制開車,他們每天就只能掙二三百塊錢,扣除一系列成本之後,所剩無幾。郭亮也想抽出一天時間帶孩子去玩,但出去就要花錢,不跑車又掙不了錢。心裡有了落差,他心裡就不得勁。

看完電影,最後一班公交車已經開走了,我又叫了一輛網約車送我回家。這趟車的師傅叫黃浩宇,是西安本地人,20齣頭。如果按年紀說話,說不定是他叫我師傅,但在網約車行業,職業身份抹平了從業者的年齡差異。

黃浩宇出來工作的時候還不到十五歲,初中剛畢業。在開網約車之前,他做了八年廚師,專炒川菜。他今年剛改行,主要是因為干廚師太累了,想做出一些改變,體驗一下別的工作。網約車聽起來似乎比廚師更有技術含量,也沒有門檻,95後的黃師傅迅速入職,幾天之內快速上手。




黃浩宇很有少年人的銳氣。他十八歲開始考駕照,十九歲拿到駕照,到現在也開了兩年車了,從沒出現過意外,小剮小蹭都沒有。成為網約車司機是他最簡單的改行方式,他不管掙多掙少,就當玩了。

和周師傅、郭師傅不一樣,黃師傅沒有家庭的壓力,跑起車來也更隨性。他很少熬到晚上十一點多,不會等到電價便宜一半之後再充電,也不會在早上四點多爬起來工作。他甚至很少關注自己跑了多久,如果哪天不想跑了,他就在離家最近的那個充電站把車充滿,收車回家。在周郭看來,黃的隨性顯得有點「年少不知愁滋味」,但這種自由對他們來說已不可及。

車廂內的空間狹小,但每一位乘客上車,都會帶來不一樣的氣場。有人健談,有人沉悶。三尺見方的空間裡,讓這位95後在很短的時間內見識了芸芸社會的眾生相。如果乘客沒有聊天的意願,黃師傅就不說話,如果乘客想聊天,他也能聊得開。雖然網約車司機沒有選擇乘客的權利,但他還是直白地說他不喜歡接定點停車的單子。他覺得這種單子特別麻煩,如果走錯路就得原路返回。

黃浩宇不在乎什麼時候電價便宜,在他看來電費貴幾十塊錢也沒關係,早早回家比等待更讓他舒適。也不能說黃浩宇完全沒有壓力,只是比起周軍和郭亮來說,他的壓力更小一點。黃浩宇之前年輕愛面子,買了一輛好車,現在每月在還車貸。除了車貸,他現在開的這輛網約車每月租金也有三千塊錢。

他現在的想法就是把他之前那輛車的車貸還完,還完之後,沒有壓力了,自己開一個餐飲店。他買車的時候沒想別的,現在有點後悔:錢都花到車上面也沒啥用,要是用那些錢做點生意什麼的,說不定就和現在不一樣了。每個人的生活遭際都不相同,但「開弓沒有回頭箭」確實是大多數人都要面對的殘酷現實。

城市太大,地鐵、公交車、計程車、網約車……都是城市公共運輸的一部分。每天都有無數的人奔波在回家的路上,當城市的燈火遠去,最後一班公交車溜走,一個個想回家的靈魂會用什麼方式找到那個可以送他們回家的人?網約車或許是人們生命中的過客,卻是司機們生存的全部。




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來默默無聞,總有些東西因為太過尋常而顯得不尋常,就像周軍的小幸福是掙完錢早早回家、郭亮的小幸福是空出一天陪陪孩子、黃浩宇的小幸福是沒壓力了開個餐飲店。

作者:喵眼探世界

西安人

版式設計:霹靂

請關注貞觀新浪微博:@貞觀club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OR9C2wBmyVoG_1ZO9g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