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選鞋竟如此有講究,媽咪快收藏

2019-09-18     媽咪寶貝傳媒

人的一生中,至少要走1萬公里以上的路,因此,鞋襪的問題是萬萬不能忽視的。而寶貝換鞋周期很短,最需要注意的是「腳適應鞋」,而不是「鞋適應腳」。否則寶貝會感覺難受,甚至導致一些腳部問題出現。

揭開寶貝小腳丫3個秘密 】

秘密1

寶貝腳有70%的軟骨,脆弱敏感。寶貝足部有70%的軟骨讓小腳變得極不穩定且敏感脆弱,跟腱、韌帶、肌肉及關節間的和諧運作還不完善,需要在襪子上加入既不禁錮腳部活動自由又有特殊保護的功能。

秘密2

寶貝的腳部皮膚非常幼嫩。輕微的摩擦就很容易損傷皮膚、腳趾,而接觸某些有害物質。

秘密3

寶貝行走、運動的支撐及重心移動方式與成人不同。成人行走時腳底重心的移動主要以後腳跟外側向上切入大拇指的方向移動為主,較為穩定。

而學步期的寶貝重心移動則以一條線進行,因此很不安穩容易摔倒;而且寶貝身體運動的整個重量都落在柔軟的小腳上,足部負擔可想而知。

給媽咪的大選購策略

1、質地面料:牢固、柔軟

布面、布底製成的童鞋既舒適,透氣性又好;軟牛皮、軟羊皮製作的童鞋,鞋底是柔軟有彈性的牛筋底,不僅舒適,而且安全。不要給寶貝穿人造革、塑料底的童鞋,因為它既不透氣,還容易滑倒摔跤。

2、大小:一定要合適

寶貝的腳丫長得特別快,平均每月增長1毫米,所以買鞋時尺寸應稍大,但絕不能過大。一般要給寶貝的腳趾留出約9-15毫米的空間,同時每2-3個月就要檢查寶貝的小腳。媽咪需要能隨時確認寶貝的腳趾在鞋內的狀態。

因為小腳丫長得太快了,有的媽咪特意給孩子買大尺碼的鞋,為的是能多穿些時間。其實,這種做法非常不好。由於小腳在大鞋中得不到相應的固定,不僅容易引起足內翻或足外翻畸形發育,還會影響以後走路時的正確姿勢。

3、式樣:寬頭、穿脫方便

寶貝宜穿寬頭鞋,以免腳趾在鞋中相互擠影響生長發育。而且鞋子最好用搭扣,不用鞋帶,這樣穿脫方便,又不會因鞋帶脫落,踩上跌跤。

【給寶寶選鞋子別入3個誤區】

1、鞋子越軟越好

對剛學走路的寶貝來說,寶貝鞋的鞋底不要太硬,適當軟一些,把鞋底彎曲,鞋尖能夠到鞋底就可以。對已經掌握走路技巧的寶貝來說,鞋底要選稍有一些硬度,可以幫助寶貝端正走路的姿勢。另外,2歲以前的寶貝穿的鞋最好是高幫的,可以保護寶貝的腳踝。

2、孩子腳長得快,一雙鞋穿小了再買下一雙。

孩子的鞋子最好輪換著穿,一方面鞋子需要清潔保養,讓寶寶的小腳遠離細菌侵害;另一方面,不同功能的鞋輪著穿,有利於寶寶腳部的生長和發育。

3、買鞋子要買大一點的

鞋子過大,寶寶走路時腳帶不起鞋,會像穿拖鞋一樣用腳背帶著鞋走路,走不穩;如果真穿拖鞋,腳趾前是空的,腳向前沖不會頂到腳趾頭,但滿幫鞋的前面是堵上的,腳趾前沖很容易傷及腳趾。

添加VX:LJ15210869369,加入媽咪寶貝社群,領取【媽咪寶貝知識大禮包】,禮包包含嬰兒氣道梗塞急救視頻課程、《媽咪寶貝》雜誌精選內容、4套音頻課程,每周社群還有福利大放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L9fQG0BJleJMoPMSsH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