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經常能看到一個詞:「B級グルメ」,直譯就是「B級美食」。那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有的人望文生義,認為B級美食就代表了檔次低的食物,其實完全不是這樣。B級美食真正的意思,指的是大家平時吃到的既好吃又便宜的美食,即不使用高級素材製作的、深受一般人歡迎的料理。
有說法稱這個詞最早出現在1985年,來源就是美國電影中的B級,原本指的是拍攝時間短且製作成本低的電影。
這個詞引入美食界後,迅速走紅,很快就有了「味道A級、價格B級」這樣的廣告語,被人們所接受併流傳到了今天。
那麼有哪些是常見的B級美食呢?其實只要一說,大家馬上就恍然大悟:啊!原來我也吃過那個!
常見的B級美食有:拉麵、咖喱飯、漢堡、炸豬排、章魚丸子、炒麵等等,說起來,都是一般人吃的家常便飯,比如青森縣的烤牛五花、秋田縣的橫手炒麵、岩手縣的冷麵等等。
還有不少店鋪,為了提高自己料理的質量,選擇了很多高級的材料,但即便這樣,製作出來的料理還是叫「B級料理」。
除了能豐富一般人的餐桌之外,很多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B級美食,通過B級美食,能很輕鬆地了解當地的「地區美食」,也成為日本觀光體驗的一部分了。
從2006年起,每年都要舉辦當地B級美食祭的「B-1冠軍賽」。和一般的料理比賽不同,這個比賽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地方的知名度,用美食來傳遞地方的魅力及特色,是人氣一直居高不下的美食祭。
日本的美食文化不僅僅存在於或高級或傳統的料理店,像這樣的街頭美食也許更多了一些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