擰巴的中小學教師職稱

2023-04-11   明珠絮語

原標題:擰巴的中小學教師職稱

01

不管怎麼說,現在中小學教師評職的難度比以前是低了許多。

比如,職稱計算機已經成為了歷史。

學校的那些老頭兒老太太們,不用再在評職前苦練電腦基本操作甚至學習資料庫命令。

比如,對論文不再做硬性要求。

發過論文的話,可以加分,如果沒有,也照樣可以參評。

最重要的是,各級學校高級教師和一線教師的崗位比例大大提高,而且還給了一定數量的正高級指標。

而且,在農村任教滿25年的話,還可以不受崗位結構比例限制,直接申報。

所以,最近幾年學校里高級教師的人數明顯增加。

順理成章,從二級教師晉升一級教師也順暢了許多。

02

不過,越放越開的中小學教師職稱,卻讓人感覺有些擰巴。

因為,現在的職稱似乎有些背離職稱的原意。

所謂職稱,是專業技術人才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的標誌。

按理說,教師的職稱越高,他的教育教學及科研的水平也就越高。

但從評職的過程來看,除了必要的業務成果和行政獎勵等條件外,曾經在農村任教、當班主任、工齡等等都是加分因素。

而顯然,在農村任教不一定水平就高,當班主任也不一定比不當班主任水平更高。

現行的評職方式評出來的,真的並不一定是水平高的老師。

說實話,一所普通的中學,有一小半教師都是副教授和教授級的職稱,本身讓人感覺怪怪的。

中小學教師,哪兒有大學教授一樣的學術水平!

03

那麼,中小學教師的職稱究竟代表啥呢?

代表的是收入。

因為教師的職稱越高,工資就越高。

所以職稱在現實中承載著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的作用,從評職的條件上看,也具有明顯的導向性。

鼓勵教師去農村任教,就給農村經歷加分。

鼓勵教師一輩子紮根農村,就降低農村教師評職的標準。

鼓勵教師當班主任,就給班主任經歷加分。

總之,你在一線工作,你在農村等艱苦地區工作,你擔任班主任等繁重的工作,就讓你更快評上高一級的職稱,掙更高的工資。

04

讓老師們努力工作,以便評上更高的職稱,掙更高的工資,這也說得過去。

只是,教師的工作崗位都是臨時性的。

某位教師今年在農村任教,明年就可能調到城裡。

今年當班主任,明年就可能不當。

今年在一線任課,明年就可能到後勤做教學輔助工作。

而評職則是一次性的,能不能評上職稱,看的是教師過去的業績。

可漲工資,又是永久性的,教師一旦評上職稱並漲了工資,就會一直享受。

於是問題來了,教師可以在評職前努力工作,當班主任,去農村支教,評上職稱之後,就再也不當班主任,再也不去農村,甚至不想任課。

這樣的現象,在生活當中並不是沒有,有的地方甚至還挺普遍。

只要評上了高級職稱,就船到碼頭車到站,可以吃一輩子老本,這反倒影響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05

問題出在哪兒?

出在職稱和工資掛鉤。

其實鼓勵教師去農村任教,鼓勵教師當班主任,鼓勵教師在一線教書,想讓這樣的教師多掙錢,不用轉個彎通過評職的方式來進行。

鼓勵去農村任教,提高農村補貼也就是了。

鼓勵當班主任,提高班主任補貼也就是了。

鼓勵在一線教書,提高課時補貼也就是了。

鼓勵終身從教,提高教齡津貼也就是了。

這樣的分配方式,比評職稱要精準得多,也簡單得多。

個人覺得,中小學教師要職稱沒啥大用,取消職稱,或將職稱和工資脫鉤,更能讓老師們把心思用到教書育人上。

您覺得呢?歡迎留言討論!

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新書《為自己讀書》正在噹噹、京東、天貓等平台熱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