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龍應該是一個自我要求很高的人。
近距離看到真實的他,注意到一個細節:在《峰爆》首映禮的映後交流環節,無論是他自己發言還是其他主創說話,他的眼神都保持著一種高度的專注與認真傾聽的狀態,並且全程都是那種腰背挺直的站姿,沒有絲毫鬆懈的小動作,也沒有一絲疲憊的神情。
尤其是參與類似首映禮映後這種時間比較趕、站立時間比較長、訪問內容比較多的公開活動,大多數人都很容易懈怠,免不了會有一些小動作或者小表情。而朱一龍在《峰爆》首映禮當天參加的多場映後交流活動中,始終保持著一種專注且認真的狀態,讓人相信他是一個自我要求很高的演員。
顯然,朱一龍將這種自我要求高的素養帶到了他主演的電影《峰爆》里。
《峰爆》是一部災難片,其中當然少不了令人深感真實又緊張的災難場面,同時也包含了許多讓人驚心動魄的動作場面。
懸崖攀岩、山路飆車、溶洞倒掛、深水潛泳,如此這般的動作戲份,很好地增強了影片的戲劇性與觀賞性。但這些動作戲份對於演員而言,不僅有一定的專業要求,還在精神與身體層面有著很高的要求:主演既需要經過專業的訓練掌握攀岩、潛泳等技能,也需要具備充沛的體能以及敢於挑戰的勇氣。
作為主演,朱一龍很好地完成了大量驚險的動作戲,其專業度與協調性都很高,尤其是懸崖攀岩那一幕,看得人驚出一身冷汗。還有他進洞那場戲,拍攝的時候他也是為了實現最好的拍攝效果,連續滾落了17次!這樣的敬業精神也讓劇組工作人員留下了深刻印象。
從開拍前的體能儲備與專業訓練到拍攝期間的大量驚險動作戲,再到拍攝後的電影活動通告,朱一龍在高自我要求的驅動下交出了堪稱完美的表現。可以說,以往觀眾印象中那位溫文爾雅的「居居」,這次在《峰爆》中實現了蛻變,充分展現了他身手矯健、剛勁有力的「硬漢」面貌。
而他的優質表現,顯然不止於動作戲的完成,還有文戲層面的情感表達,亦為影片製造了不少觸動內心的時刻。
當我們提到《峰爆》的時候,最先想到的可能還是認為它是一部講述災難故事的作品,但當你細細去品味就會發現:它其實是在講述咱們中國的基建與中國的救援,更在一段觸人心弦的父子關係中講述了基建人的奉獻精神!
是的,在《峰爆》里,我們可以看到咱們中國基建的專業與敬業,在片中展現的修隧道、架橋樑等工程畫面,足以讓我們加深對中國基建的認知。
我們在生活中感受著高鐵帶來的便捷與快速之餘,或許會好奇那些長長的隧道是怎麼修的?那些跨過江海的橋是怎麼架起來的?但卻很少會想起那些默默付出過智慧與辛勞的基建人,更不會知道這些厲害的高鐵與橋樑,是無數基建人和鐵道兵們用心血甚至用生命換來的!當我在觀影過程中聽到那句「鐵道兵是和平年代犧牲最多的軍隊!」時,內心深受震撼與觸動。
而「中國式救援精神」在《峰爆》里的展現同樣深入人心。
在電影里,我們能看到決策者在面對災難時,不會選擇去保住花費十年修建的隧道以及整個工程所涉及的成本與利益,而是會果斷地選擇救人,會想方設法地尋找保護縣城人民的方案!哪怕內心有再多不舍與不甘,也還是會堅定地選擇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而在電影之外的現實生活里,無論是面對疫情還是面對洪災,我們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國家在面對這種境地時,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以人民的生命安全為重,永遠不惜一切代價地保護人民的利益!
這就是中國式救援精神。它代表了在危難時刻第一時間救災搶險的中國救援速度,代表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國救援力量,代表了無論你身在何處都可以相信國家的中國擔當!早些年的非典病毒疫情和汶川大地震,近些年的新冠病毒疫情與河南雨災,真實的災難考驗著我們的時候,正是無數救援人員團結一致匯聚成中國力量,眾志成城,渡過難關!
真的,中國基建人為咱們的高鐵事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會讓我們心生自豪;「中國式救援」為保護人民生命安全與利益所展現出的決心與力量,則讓我們心生燃情。但《峰爆》最催人淚下的,卻還是人與人之間的那份情感——在本片中,黃志忠飾演的洪贇兵與朱一龍所飾演的洪翼舟這對父子,有內心的歉疚,亦有內心的疼痛,在缺少溝通的情況下還有著一定的心結,最終在愛與和解中,二人所演繹的父子情製造了令人淚目的感動。
洪氏父子之間的關係其實足以引發很多觀眾的共情,因為他倆是典型的「中國式父子」:平時疏於溝通,彼此缺乏理解,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就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誤解與矛盾。
在《峰爆》里,洪翼舟的父親是一位老鐵道兵,有著非常豐富的基建經驗,能夠憑藉經驗就做出關鍵判斷;而洪翼舟則是新一代基建人,他會利用先進的科技技術來展開工作。這對父子在基建方面就存在一些新老方式的不同,而在各自的心理方面也存在差異:父親為沒能照顧好家庭而心懷愧疚,兒子則為沒有救下母親而心有痛點,此外,老洪的嚴格以及對洪翼舟鮮少給予肯定,也讓後者存在心結。
這對父子關係里的矛盾衝突,豐富了影片的人物關係,也增強了影片的情感表達。片中有兩場戲特別動人:一場是洪翼舟在溶洞中面對父親所進行的哭訴,聲淚俱下的過程中道出了自己「怕水」的原因;另一場則是洪翼舟父子坐在直升機里的那段對話與最後的擁抱鼓勵,體現了父子親情的聯結與矛盾心結的和解,更有鐵道兵敢於奉獻的精神傳承。
這兩場戲所傳遞出來的父子情感,足以讓觀眾大受觸動。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感戲裡,朱一龍所展現出來的細膩演技,值得大家給予肯定。如果說前面提及的那些驚心動魄的動作戲要歸功於他的用心準備與訓練,那麼,幾場催人淚下的情感戲則充分反映了他對人物內心的認真理解與揣摩。
實際上,洪翼舟這個角色是一個很有層次的人物。這個角色內心存在著不少衝突:他雖然水性不錯,但是他怕水,而他怕水的原因又另有隱情;儘管他在專業方面與為人處世方面都表現得很優秀,但卻很難從父親那裡得到肯定;他有很勇敢的一面,也有很畏懼的一面……如此這般,洪翼舟內心世界的這些衝突,讓他成為了一個不太好演的角色。
但朱一龍把洪翼舟給演到位了。
形象上不必多說,朱一龍賦予洪翼舟的外形是帥氣且幹練的;動作上也無需贅述,前面提及的動作場面顯然是完成得很精彩的;情感戲則只要認真去體會,就能看到朱一龍為該角色是做了充分準備的:他對角色的內心衝突有著足夠的了解與認知,於是在演繹相應的內心戲時,才能準確地調動自己的眼神與表情來傳遞角色情緒——在溶洞裡面對父親的那段哭戲,朱一龍將人物內心的複雜情感體現得淋漓盡致,他的整個情緒狀態也很有感染力,使得這場戲很能戳中觀眾淚點。
我們在觀影的時候可以注意到朱一龍的眼睛是很有戲的,他在不同情境下的眼神戲很好地傳遞了角色的內心情感。在與「老戲骨」黃志忠演繹父子戲的過程中,他也都接得很好,沒有出現一絲的慌亂。可以說,朱一龍在表演層面的可塑性還是很強的,他的表演不僅能夠準確地演繹出人物的性格特點,還能在表現人物內心世界的過程中製造感染力,使得觀眾能夠從他塑造的角色身上收穫共情。
可以說,朱一龍在《峰爆》里的表現是可圈可點的,也是很給人信心的,因為從他這次塑造洪翼舟這個角色的過程中可以看到:他很適合大銀幕。
讓我們期待他更多的銀幕作品吧。
PS:文字為作者原創,圖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