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鄧公的親弟弟,26歲入黨,70歲官至正部,為人樸實,人民榜樣

2023-12-28     千年史館

原標題:他是鄧公的親弟弟,26歲入黨,70歲官至正部,為人樸實,人民榜樣

鄧公有個大兩歲的姐姐鄧先烈,有個小七歲的弟弟,名叫鄧墾。鄧墾也是革命人士,我黨幹部,但是他太低調了,很少提及和小平同志的關係,使得許多黨內的同志也是多年之後才得知。

鄧墾的家鄉是四川廣安,父親鄧紹昌已是廣安十分具有影響力的人物,不僅教過書,還辦過團練,參加過「保路運動」。在辛亥革命的時候,還是參了軍的進步人士。

鄧紹昌作為一個曾經的教書先生,深知教育的重要性,特別是那戰火紛飛,激盪的歲月中,他看到國家和社會的需要,便不僅身體力行為國家做貢獻,還讓子女們都好好學習,以建設國家。

據鄧蓉在回憶中說,二叔鄧墾是家裡唯一的文化人。實際上,鄧墾一開始的工作是一名記者,做的多是文化工作。鄧墾於1935年參加了革命,並在兩年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0年,鄧墾來到延安,進入了抗大擔任圖書館幹事。同時,他還是解放日報的編輯。之後,鄧墾的工作就基本上圍繞文化和宣傳展開。從1945年開始,他被調往東北,還擔任過吉林省的宣傳部部長。解放後,他回到家鄉,擔任過重慶的副市長,後來又到武漢當副市長。

特殊的十年期間,鄧墾也遭到了打壓,被下放到幹校勞動。那是一段崢嶸歲月,人們經歷了太多的世事變故,鄧公終其一生都沒有回過故鄉廣安,和弟弟鄧墾更是難有見面的機會。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各自為國家和人民作出自己的貢獻,也不妨礙他們坦然面對人生。

鄧公的胸襟和高瞻遠矚我們都領略到了,其弟鄧墾則展現了更多的文化人的儒雅和淡然。他一生幾乎沒怎麼提及自己與哥哥鄧小平的關係,而是專注於做好自己。1994年,香港《文匯報》前來採訪,那時的鄧墾已經83歲,但身子硬朗,性格隨和,還特別幽默風趣。

他跟記者們講以前的戰鬥故事,講自己與夫人丁華的戀愛故事,全然沒有架子。其實,在他70多歲的時候,還曾擔任過湖北省的副省長,後來就一直住在了武漢。

侄女鄧蓉對他的回憶是,他和父親很不一樣,不僅身材高大,還相貌英俊。

雖然兩兄弟有很多的不一樣,聚少離多,但是弟弟鄧墾在精神和政治主張上都很支持哥哥。他認為哥哥主持的改革開放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對於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十分地擁護。

從副省長的位子上退下來了,鄧墾回歸家庭生活,養養花草,鍛鍊身體,練練書法。他的三個孩子不在身邊,孫子們也各有各的生活,但他很享受過年過節時候的一家團聚。相比事務仍然繁多的小平同志,鄧墾可謂是盡享悠閒時光,因此他的身體一直很好。

鄧墾出生於1911年,2017年在深圳溘然長逝,享年106歲。他看到了哥哥改革開放後的深圳與中國,這與他豁達開朗,笑口常開的隨和性格有關,雖然有一位偉人哥哥,但他仍然活出了屬於他的淡然人生,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自己獨有的貢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75e98e22b4f5b9b777da325016dba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