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末,大利好政策又來了

2020-02-16   藥師投資學

周五晚,證監會正式發布了再融資新規,這個周末資本市場最重磅的消息就是它了。不過我要先跟大家強調一點,這個消息不是周五突發,是重磅消息正式實錘落地而已。


在2019年11月,證監會就公開了徵求意見稿。周五晚公布的內容,與去年徵求意見稿的內容並沒有太大變化。我花了點時間整理了下表,要點與解讀都在裡面了。



對市場的實際影響:


1、再融資新規利好政策早有預期,消息正式落地之後可能繼續加強這個預期


事實上,從2019年11月創業板再融資放鬆之後,就是上證50與創業板50走勢的分叉點。下面是最近一年多上證50指數與創業板50指數的走勢對比圖:



2、再融資放寬後,科技行業景氣度預期可能還會進一步提高


我之前跟大家分享過,上證50、滬深300指數等權重指數是偏金融+消費,而中證500、創業板等中小指數偏科技+醫藥。


主要原因是金融消費行業,發展相對成熟了,行業規模都比較大,於是就集中被納入了權重指數。科技醫藥行業,還是新興行業,發展起步不久,行業規模都比較小,就集中納入了中小指數。


2016年之後科技板塊的中小公司活得非常艱難,本身產業周期向下,疊加資本市場融資、併購政策同步收緊,最終行業景氣大幅下降,創業板50指數也就被上證50指數壓制了三年了。


下面是2016年-2018年,上證50指數與創業板50指數的走勢對比圖:



直到2019年,隨著5G產業周期爆發,科技類公司的產品需求重新增長,行業景氣度才開始回升。但科技類公司經歷了三年的寒冬期,活下來的也沒有太多餘糧。所以本身產業周期向上,疊加市場再融資政策放鬆,公司可以補充現金流擴大生產項目的話,行業景氣度就有可能進一步提升。


3、盈利預期不可證實與高估值是最大風險


目前大部分朋友不敢買科技類公司,只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盈利預期還沒有得到證實,5G的故事說到今天其他大部分投資者都差不多明白了,但用上5G網絡的投資者卻還很少。二是行業估值已經位於歷史較高位置,下圖是創業板指數的PB估值圖。



下圖是今年以來的各大指數盈利、估值對指數漲跌幅的貢獻劃分。可以看到,目前推動創業板上漲的,主要還是估值提高,而不是盈利增長


未來如果創業板的業績真如市場預期,那麼估值就會重新下降,這輪上漲就是合理的。如果創業板的業績未來不及預期,這輪上漲就是泡沫,屆時就需要暴跌來修復估值了。



後續參與創業板或者科技板塊,用網格肯定不適合。如果行業趨勢預期證實,大機率會賣飛,而如果行業趨勢預期證偽,大機率會穿網。目前最簡單粗暴的投資辦法,還是直接配置「宇宙奇兵」基金組合,或者根據趨勢模型及時跟蹤趨勢變化,持續突破的時候繼續持有,趨勢破位之後就要及時跑路。


2019年更多是估值修復行情,2020年的行情要走得更遠,就需要自身業績改善了。


另外,還要關注央媽的寬鬆程度。創業板目前的估值驅動邏輯,就在於疫情影響經濟越嚴重,未來寬鬆的預期就更加強。央媽未來寬鬆的預期更加強,市場利率越低,創業板的估值就會更高。



......


上周五券商板塊突然異動,我還以為又是某隊護盤。晚上看原來是新規落地,利好券商的邏輯。從實際業績看,再融資對整體券商行業的利好相對有限,而且新增業務會集中到龍頭券商上。目前券商行業板塊估值不算高,龍頭以配置為主,指數ETF則是做網格為主。


納指ETF溢價15%那個問題這周末傳播很遠了,其他不少號都有寫到。這個平時日均交易額只有5000萬左右的基金,迎來了15年牛市後最高光時刻。所以納指ETF持有者中,很大機率會出叛徒,說不定明天直接跌停。能賣的還是趕緊賣,因為這是囚徒困境博弈,你不砸,別人砸,你就被砸。詳細分析點擊看《今晚,緊急提醒一個風險!


上周五很多朋友抱怨錯過了東財轉債的300元大紅包。我再給你們強調一遍,創業板轉債是需要創業板權限才能申購。而創業板當下又處於強趨勢,也就是說未來如果還有創業板轉債發行,較大機率也是香餑餑


博威轉債2月17日(明天)上市,預計116元-118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