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男不可怕,可怕的是渣男有才華:千古第一渣男元稹

2019-07-29   感人故事會1220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曾經到過了滄海,別處的水就不值一提了;除了巫山,別處的雲就不能稱之為雲了。

多麼深情,多麼痴情,可你能想像得到,這樣一句用情極深的詩,其實出自千古第一渣男元稹之手嗎?

元稹幼時父親早亡,被母親一手拉扯長大,誓要出人頭地,改變人生困境。元稹也的確爭氣,不僅聰明絕頂,很小的時候就有了才名,而且相貌出眾,憑藉著帥氣的外形勾了不少美女的魂。

元稹一生戀上了太多女人,也傷害了太多女人,這還不算可怕,可怕的是,他竟借著自己的滿腹才華,把自己塑造成了「情聖」形象,還就是渣男中的極品了。

1、始亂終棄,反誣女方是妖孽

《西廂記》的故事,我們都不陌生,講的是書生張生和相國小姐崔鶯鶯之間的愛情故事。

張生對崔鶯鶯一見鍾情,卻苦無機會接近。判將孫飛虎要強娶崔鶯鶯,崔母揚言如果誰能幫她們母女解圍,就將鶯鶯許他為妻。張生在友人的幫助下,退了賊兵,誰知崔母竟食言賴婚,崔鶯鶯便在紅娘的幫助下,與張生私定了終身。之後,崔母終於答應婚事,但前提是張生要先取得功名。張生進京趕考,考中狀元。最終,二人終成眷屬。

這是多麼圓滿的結局,可是《西廂記》是在元稹的傳奇小說《鶯鶯傳》的基礎上改編而來的,算是《鶯鶯傳》的衍生作品。

而《鶯鶯傳》是元稹以張生自寓,根據他自己的經歷改編的,為了紀念自己的初戀而寫成的故事。

在《鶯鶯傳》中,張生趕考之前的故事,和《西廂記》還大致相同,但趕考之後,就完全朝著奇怪的狗血的方向去了。

《鶯鶯傳》中,張生進京之後,一開始還和崔鶯鶯有書信往來,之後他便逗留京中,徹底變了心,拋棄了在家中苦苦等待的崔鶯鶯。

更可怕的是,元稹還在篇末為自己的「始亂終棄」行為辯護,說:「美女的命運,不是害自己,就是害別人。像崔鶯鶯,如果她遇著個富貴之人,就不知道她會怎樣了。以前的商紂王、周幽王,勢力那麼強大,卻都被一個女子給搞垮了,為人恥笑。我的德行不足以戰勝妖孽,所以只能狠心拋棄她。」

聽聽,這說的是人話嗎?分手就分手了,為了給自己開脫,便利用自己在文字上的話語權,往女方身上潑髒水,罵她是妖孽,是紅顏禍水,這和現在分手後,到處宣揚前女友的私德不好,甚至把前女友的私密照發到網上的渣男有何區別?

其實,這時候的元稹,之所以選擇離開這個可憐的女子(真名叫「雙雙」),不是因為雙雙是「妖孽」,而是因為雙雙於元稹而言沒有了利用價值,且元稹又在京城中找到了更有利用價值的女人而已。

2、見異思遷,妻子去世後又大肆悼念

元稹找到的這個更有利用價值的女人就是京中大官韋夏卿的女兒韋叢。

元稹來到京城後,一無所獲,但他靠著自身聰明,以及籌謀鑽營,終於結識了韋夏卿,得到了他的賞識,並靠著自己的才華和樣貌,一舉俘獲了韋叢的芳心。

不過,元稹雖然娶得了官家女子,但老丈人家對他的幫助並沒有多大,元稹之後的仕途之路也一直走得不太順。

元稹和韋叢的婚後生活也就過得十分悽苦,好在韋叢溫婉賢淑,是的確深愛著元稹的,所以一直願意跟著他吃苦,並為他生下了七個孩子,但是可悲的是最後只存活下來了一個女兒,而且韋叢也在二十七歲那年因病離世。

在人生的最後一年,韋氏纏綿病榻,面容憔悴,身心極度脆弱。

可此時的元稹呢,竟拋下韋氏出差去蜀中,且在蜀中,戀上了比他大十一歲的才女薛濤。

韋氏在對丈夫歸來的殷切期盼中,悽慘離世,而此時,元稹正在遠方和薛濤你儂我儂,好不快活。

元稹在韋叢去世後,寫了三首藝術水平極高的悼亡詩,極盡纏綿悱惻之能事,如果我們不知道詩背後的事,還真會以為這三首詩的作者是個人間痴情種呢。

人在時,不知道珍惜;人走了,卻開始大肆潑灑才華,抒發對亡妻的思念之情。不過是做做樣子,騙騙世人的眼淚罷了。

3、輕許重諾,轉頭便移情別戀

薛濤是曠世才女,有一種極具吸引力的熟女氣質,一出場便令元稹神魂顛倒,無法自拔。

薛濤長得美,但再美也抵不過歲月風霜的侵襲,畢竟,此時的薛濤已經41歲了,且薛濤曾入樂籍,地位卑下,她自知無法與元稹永遠一起,因此也就沒有對嫁給元稹這件事有太大的得失心,反倒輕鬆。

但是,元稹嘴巴抹了蜜般地一個勁地夸薛濤美,向她表示自己並不在意她年齡大,並滿嘴跑火車地起了各種山盟海誓,直把本來清醒的薛濤給說暈了。薛濤那顆冰冷的心,重又不管不顧地燃起了烈火。

韋叢離世,元稹暫別薛濤,回去料理妻子的後事,並告訴薛濤,很快就會回來娶她。

誰知,這一走,竟是永別。薛濤等啊等,等來的竟是元稹又娶妻納妾的消息。

一顆原本冰冷的心,終於火熱了起來,可是又冷不丁地被一瓢涼水澆滅。這令薛濤痛不欲生。

如果做不到,就不要輕易許下承諾,哪怕是「露水姻緣」,薛濤也不是不能接受。最可惡的是,許下千鈞重諾,卻無法兌現,害人空歡喜。


元稹的確很有才華,但也不可否認,他那些詩的深情程度和他對感情的深情程度並不成正比,因此,讀他的詩,總會給人以一種很虛假的感覺。

這就像一個人品很差、玩弄感情成習慣的演員,即便他的演技再高超,當他演起正面角色時,我們也還是欣賞不來,總會覺得跳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