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剛老師,干就完了!

2023-01-07     投中網

原標題:鄭剛老師,干就完了!

2023一開年就有熱鬧看了。上回書說鄭剛半夜炮轟羅永浩,指出羅永浩「數宗罪」,具體內容稍後談,只從發布時間點和文字情緒上看,鄭剛的確是被羅永浩「氣得不輕」,真傷心了。

傷心在羅永浩出現了投資人最不願意看到的「道德問題」;傷心在羅永浩這幾年和自己走得太遠,感情淺了;傷心在AR股份給得太少,彌補不了錘子的損失。

以至於鄭剛從1月7日凌晨1點開始發朋友圈,持續到凌晨4點多,加上編輯和構思的時間,一宿覺就這麼搭進去了,但第二天還有精神接受採訪。

羅永浩也是痛快人兒,馬上回復了一張錘子便簽。

實際上,從措辭上看,羅永浩只是淡淡地陳述。這很有意思,一方面可能是年紀到了,沉得下來了;另一方面則可能是鄭剛把情緒用到頭了,反倒令羅永浩有機會沉穩一把。

一來兩往,裡邊看點比較亂,我們捋捋,先來看鄭剛對老羅的這幾條「炮轟」,再看看羅的回覆。

1、羅永浩三年不開董事會、股東會,不跟投資人通報情況。而鄭剛是這麼表達的,「我私下說,老羅,你外面要體面,你內部這些投資人,人家很多是職業經理人,人家要工作、要飯碗,你得體面地給信息。」

羅永浩是這樣回復的,股東會確實開了,只是因為沒有實際業務了,因此過程較短、氣氛也不太好,以後努力改進。

雖然依據是公司法,但你看鄭剛提到曾私下給羅永浩建議,是從那些職業經理人的投資人角度出發,意思是老羅不顧投資人的感受和遭遇,不體面。但其實你可以說老羅對投資人不厚道,但談道德就勉強了點。

2、勢利眼,跪舔美元基金,「做錘子手機的時候,就告訴羅永浩,李豐、張穎,人家不會投你的,你就別跪舔美元基金了,那都是人精,只有我們這種傻人民幣基金在幫你,那幫人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

羅永浩回復,張穎和李豐都給過自己很多幫助,尤其大衛張還私人借給羅永浩錢,「救急又救窮」。羅永浩還提到以前和鄭剛不止一次互相幫助,因此出現今天的公開互撕「非常遺憾」。

從羅永浩的回覆看,作為最早支持錘子的投資人,鄭剛一開始跟羅永浩的關係確實很緊密。但隨著錘子後來式微,到交個朋友「真還傳」,再到現在的細紅線AR公司,兩人交集越來越少,甚至連羅永浩目前在混哪個圈子,和誰勾肩搭背,鄭剛是不清楚的。

創業嘛,誰有錢找誰無可厚非,這次羅永浩的AR公司細紅線,也拿到了美團龍珠、經緯創投等機構的5000萬美元融資。但你看鄭剛的措辭,「勢利眼、跪舔」都用上了,其實還是嘗試用「道德」攻擊羅永浩。

3、至此鄭剛終於說到了正題:補償給少了。但實際鄭剛還是掛著道德在敘述,意思是羅永浩不溝通,意圖通過手段強迫投資人接受鄭剛認為不對等的補償,讓看好羅永浩投資人們傷了心。

「羅永浩這次做了VR公司,融了5000萬美元,本來是好事,應該喝彩,但是羅永浩不地道的本性起來了。羅永浩不開會、不溝通、不信息對稱,直接丟過來一個協議:說,這次公司估值1.9億美元,我拿3.5%來給你們之前投了15億人民幣的投資人補償。」

「本來是好事,但你這協議不地道:讓我們說接受了你的0.0幾%的股權,就要放棄幾十億的回購?你這是不地道、不體面、不道德。我們既然投你了,就是看好你,而且你也有能力,你為什麼要傷這麼多投資人的心?」

羅永浩對此進行了反駁,稱協議自願簽署,並和所有老股東都做了溝通,老股東也互有聯繫方式和微信群,不存在「信息不對稱」。

當然羅永浩的回覆也點出了他和鄭剛矛盾的核心原因,那就是創業失敗回購股份,到底是不是必須的?

羅永浩是這麼說的,「很多老股東都高高興興簽了字,並對我們表示了感謝,他們知道投資不是借款,投資的企業失敗了就是失敗了。所以這種對上一個創業項目失敗後的補償,本質上是因為不尋常的情感和道義,而不是通行的法理和邏輯。」

說完這「幾宗罪」還不夠,鄭剛還在評論區中繼續輸出,指責羅永浩太清高,看不起資本;本質是不懂得感恩,從新東方離職之後嘲笑恩師俞敏洪;不懂戰略作死了錘子科技;臆斷買羅永浩的貨和投資羅永浩的人,在羅永浩眼裡都是「臭傻X」。

凌晨「炮轟」過後,鄭剛隨即接受了「光子星球」的採訪,繼續放出了關於錘子和這次股權補償的諸多細節,我讀完才明白鄭剛的邏輯,接受羅永浩給的AR公司股份,意味著放棄錘子的回購權利,而在鄭剛看來,這兩者價值實際嚴重不對等的。

所以從鄭剛的凌晨「聲討」和採訪口徑來看,你可以很清楚的感覺到,鄭剛要從人格上徹底否定羅永浩,目的是什麼呢?造出聲勢,讓羅永浩回購股份,並且這事兒要在行業乃至潛規則層面都能站住腳。

我們說,私德可不可以放到公共空間討論?這一點只能說「法無禁止」吧;利用公共輿論實現商業目的,有沒有先例?有。但這次,我覺得鄭剛老師失焦了,至少這些這些針對羅永浩的「道德攻擊」,都沒有打到點子上。

鄭剛入行的成名作就是陌陌和錘子,成了一個,折了一個,能看出鄭剛在最開始做投資的那個時期,對早期投資的一點思路,就是投那些有點「才氣」,又有點「邪氣」的創始人,說白了這跟鄭剛本人也一樣,要成事靠的是奇招。

羅永浩是什麼人,早先懟天懟地懟空氣,後來成了創業街溜子,最後靠著「真還傳」翻身,搞了個重利重義的人設,現在化身知名科技項目的創始人,單憑鄭剛說的這些論點,還真打不到實處。

而且企業家和投資人的關係永遠是這樣,一邊合作一邊算計,桌上推心置腹,桌下攥著短刀。有些時候運氣好,直到散場和和氣氣,運氣不好就得憑本事說話,但誰也別抱怨。

這兩種身份的屬性決定了二者的關係永遠是糾葛、複雜的,我絕不信有哪個創始人對投資人只有愛沒有恨。但你要達到任何目的,都要在遊戲規則內解決。還是那個例子,京東要上市,東子哥拍桌子要36個億,不給不簽字,那股東就得給錢,一點問題沒有。但如果用規則玩不轉,你再罵街,錢也拿不到啊。

鄭剛說他早年抵押房子拿錢給羅永浩去發工資,我也相信,在最初投資那幾年,鄭剛羅永浩一定有過關係緊密的時期,羅永浩也說了,在鄭剛困難的時候,自己也出手幫過忙。但道德這個東西怎麼說呢?一方面,它在商業條款之外的影響力很小,娛樂圈可以拿道德當攻擊武器,把人搞臭了,就是臭了,但商場上這一套真沒戲,有些人髒心爛肺的事兒乾得多了去了也沒見付出代價;另一方面,從道德存在的意義來講,這個東西你能拿來律己,但務必別用它要求別人。

兩位這一架吵得還真不是沒有意義,至少把回購這個潛規則攤開了。回購這事兒其實就像根刺,不少創始人如鯁在喉,讓兩位把這事兒辨明白了,公之於眾,讓創業者少點後顧之憂,讓投資人心裡有數。

鄭老師,我真心建議,如果你真的白紙黑字與錘子簽訂了有效的回購條款,並且羅永浩個人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就別再打道德牌了。人們老說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所以我也不是來用好不好看、體不體面這說法來勸架的,我主要是覺得,談道德,沒用。

如果真就置這個氣了,那就亮刀出招,有條款就執行條款,沒條款走法律也行,各憑本事,干就完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fd2d732d1d49771a19228b2f8624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