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隱形啃老形式正在悄悄流行,父母一手造成而不自知

2023-09-13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一種隱形啃老形式正在悄悄流行,父母一手造成而不自知

在網上看到一則小視頻:

有人在路上向小年輕問幾個問題。

一個問題是「新中國成立於哪一年?」十幾個人,不是不知道,就是瞎回答,答案離譜得很。有人說:「1999年」,有人說:「1997年」,也有人說:「1991年」。

還有一個問題:「你知道你父母的生日嗎?」幾乎都不知道。

再有一個:「你估計農民一年有多少收入?」有人回答:「一百多萬吧。」也有人回答:「至少幾十萬。」

這樣的問題,這樣的回答,真的讓人目瞪口呆。

另外幾個跟生活有關的問題,孩子們的回答也跟實際偏離很多。

現在的孩子怎麼成這個樣子?十七、八歲的年齡,歷史不可能沒有讀過,「新中國成立於哪一年?」他們的課本一定出現過。

看來,他們是考完試也一起交給老師了。

至於高考,可能這樣的題目太基礎、不會考到,所以他們自然而然將其忘記。

而讓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們不僅不知道,答案還那麼離奇。他們是00後,不管是1991年還是1999年,他們都沒有出生,可他們父母的大概年齡他們應該知道,按照他們的認知,在90年代以前,他們的父母是生活在舊中國。

那麼,父母是怎樣生活的?他們也能像現在這樣工作嗎?確實無法理解這些孩子的思維,這真不是簡單的忘記,或者應付式的隨口而出,看他們回答的樣子,還是有所思考的。

可這怪不得孩子們,是我們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出問題了。

家長們督促孩子學習,往往帶著很強的功利性,他們要求孩子的學習,一定圍繞考試,小升初,中考,高考,一切的學習,基本上是為了這幾次大考。

至於那些考不到的知識,那些與考試無關的知識,他們反對孩子學習,覺得是浪費時間,分散精力。

孩子們也是為了考試而學習,考完了就把知識丟棄了,以至於一些孩子考上大學後迷茫了,不少患上「空心」病。

如果說孩子們不知道新中國成立的日子是因為忘記,那麼孩子們的瞎回答,輕一點說,是不負責任的體現;重一點說,是缺乏家國情懷的表現。

離譜的回答,說明孩子一點也不了解父母,不關心父母。他們不知道父母的過去,不知道父母的生日,甚至不知道父母在做什麼工作,父母們可能也從來沒有想過應該告訴孩子,在父母的心裡,讓孩子考出好成績,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只是,在孩子長大成人後,不少父母抱怨孩子不負責任,痛心孩子成了「啃老族」,怨恨孩子成了「白眼狼」,然而這可悲的結局,完全緣於父母自己錯誤的家庭教育。

沒有從小培養起孩子的責任感,是父母最大的責任和失敗。

有人說:「現在的孩子靠不住」;也有人說:「如果發生戰爭,成為叛徒的孩子一定不少。」

確實,孩子不負責任的現象隨處可見。

一位在單位任高管的朋友很痛心地說:「真無法理解現在的孩子,工作中能偷懶就偷懶,一碰到加班,能迴避就迴避,如果迴避不了則滿口怨言,哪怕給他們很高的加班費他們都不屑一顧。其實,他們剛參加工作,收入不高,工作能力也需要更多的鍛鍊……」

他說的是現在不少小年輕的工作現狀。

他們只想輕鬆生活,打遊戲,逛街,怎麼高興怎麼來,對單位,對家庭,全然沒有責任心。

一種隱型的啃老形式正在悄然流行,父母一手造成而不自知:孩子雖然工作了,但住在父母家,吃在父母家,什麼都不用操心,幾乎不交生活費,縱然交,也是一點點。如果工作遠離父母,那麼房子的問題,絕對需要父母付出。

身邊好幾個朋友,孩子都在外地工作,都是父母掏錢買房。一線城市因為房價太高,一時買不了的,父母也要掏錢給孩子租房。

父母做這些好像天經地義,孩子們也心安理得,如此,孩子們又何須努力自己賺錢?

孩子的問題,真是家庭教育的問題。

如果父母能從小就教育孩子,長大後一定要自食其力,並負起贍養父母的責任。孩子有了一份責任感,自然不敢撂挑子,自顧自去追求輕鬆生活。

父母的辛苦,一定要讓孩子看見。

一位母親,拖著病體去當清潔工,可她的女兒一點不知情,拿著母親的辛苦錢假期到處旅遊,直到母親病倒,父親告訴她時她卻說:「媽媽太嬌氣了,平時也不注意鍛鍊身體。」

一位父親離開工地去給兒子匯錢,辦完手續他打電話告知兒子,兒子大聲嚷嚷:「現在物價上漲,你能不能多匯一點?我不夠用了。」父親說不出話,他看著自己髒兮兮的手和手上的饅頭以及礦泉水,淚水溢出了眼眶……

很多父母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把各種艱辛悄悄藏了起來,默默獨自忍受。這樣的愛,看似為了孩子,其實害了孩子,讓孩子自以為是,失去奮鬥的動力,對家庭沒有責任感。

當然,父母們最終也傷害了自己,畢竟,作為父母最痛心的,莫過於看到孩子無能,還自私自利。

孩子冷漠,缺失責任感,在小時候就能表現出來,只是父母的關注重點,只在孩子的學習上。

一個讀小學五年級的孩子,正在家裡寫作業,媽媽忽然倒地不省人事,孩子轉頭看了一眼,又埋頭做題,過了一會,見媽媽還沒有動靜,孩子站起來走到媽媽身邊,看了一眼,轉身去給爸爸打了個電話,又坐到桌前,繼續做題。

後來,爸爸來了,把媽媽送去醫院,孩子一直在桌前做題,仿佛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孩子外婆知道後,罵孩子沒有人性,但清醒過來的媽媽卻為孩子辯解,這孩子作業確實太多了,他能夠這樣做,能夠好好學習,自己已經很滿足了。

如此對待孩子,那麼孩子對家人沒有愛心、對家庭沒有責任心也就不足為怪。

父母在關注孩子學習的同時,一定不要忘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家國情懷。

父母們要擠出時間,跟孩子聊聊家裡的生活狀況,聊聊自己的工作狀況,也聊聊社會和國家,要告訴孩子,不管對家庭,還是對社會,他們肩上有責任!

總而言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都必須改變,就像小視頻的結束語:現在的教育,必須得治!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be88cccce66fadddd69ee6ac80665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