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校外培訓機構,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尤其是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很多家長們為了孩子學習成績能夠提升,便會將目光投向校外培訓機構。畢竟在職教師不允許從事違規補課行為,而大學生家教或是校外培訓機構便是家長們的主要選擇。
然而在尋找培訓機構時,部分家長因為缺乏相關經驗,或是沒有仔細調研,從而導致被某些培訓機構給「坑」了。有的收費不合理,有的辦不下去跑路了,有的不具備辦學資格。情況頻出,家長們也很頭痛。
違規校外培訓機構迎來「壞消息」
2月23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其中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2021年將針對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收費居高、退費難、捲款跑路等行為加大治理力度,從嚴審批培訓機構,強化監管,規範行為,嚴肅查處,維護家長們的合法權益。
呂玉剛司長的話對於違規校外培訓機構而言無疑是「壞消息」。以往,部分地區存在監管薄弱的情況,從而導致某些培訓機構根本不具備相應資質卻依然成功營業。
同時對於培訓機構的從業者也沒有嚴格要求,比如部分培訓教師不具備教師資格證。
此外,在收費定價方面,部分培訓機構定價與市場價大幅脫節,超過了眾多家長承受範圍。而且預收學費較多,一旦「捲款跑路」,對於家長而言,將是較大的經濟損失,而且還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
所以教育部此次明確表態也算是讓違規校外培訓機構有所敬畏,讓家長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家長稱讚
而對於教育部的表態,眾多家長對此表示稱讚。因為在實際生活中,教育部所闡述的問題確實存在。
如今的校外培訓市場的價格混亂,部分培訓機構價格較高,超過了家長們的承受能力。然而考慮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孩子的將來,依然有部分家長咬著牙替孩子報名。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家長們就能接受這樣的定價。
而預收費也是家長們頭痛的一個點,近些年,幾乎每年都會發生那麼幾起培訓機構「捲款跑路」的情況,這就會給家長們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比如有的家長預支付一年或半年的培訓費用,結果才上一兩個月,培訓機構就關門跑路了。導致家長們維權艱難。
而培訓機構的辦學資質以及培訓教師是否具備教師資格證又直接關係到整體教學質量,所以家長們還是希望能通過監管讓培訓市場不那麼亂,讓自己花的錢花得值。
培訓也需理性
另外,對於校外培訓,希望家長們要多一份理性。換句話說,希望家長們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念。
毫無疑問,大家都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我們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擅長什麼、喜歡什麼,大概處於怎樣的水平。
比如孩子不是很喜歡讀書,對讀書有較重的牴觸情緒,這時候即便是給孩子報名參加了培訓班,孩子也很難專心聽講。最終大機率是錢花了,但是沒達到理想的效果。
大家不得不承認,並非所有孩子都適合讀書,都適合從事管理崗位。所以家長們要結合孩子的個性和愛好,發掘他的閃光點,培養他的長處,當他具備一技之長時,將來也有行走在社會上的底氣。
所以,家長在給孩子報名參加培訓班時,一定要理性一些。如果孩子不是很適合讀書或者基礎較差,那麼還不如讓孩子多看看書本上的基礎知識。
另外,即便孩子學習成績差,也希望家長們不要因成績而否定孩子,畢竟他的長處或許不在學習上,但這並不能代表他的將來就沒有發光的機會。
最後,對於教育部加大校外違規培訓機構整治力度,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954cdcc544fd99a55cd9d3ca4ffbc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