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在朋友圈裡見到很多打著「深夜報社」旗號,實際發些很醜的美食照片在真的報復社會的人…………
怎麼能讓你做的或享受的那些美食,更好地展現出來,讓別人光看照片就能給你一萬個贊呢?
作為一個職業美食攝影師,今天我就來教大家一些拍攝注意點、小技巧,幫你利用家中現有的東西,拍出漂亮的美食照~
我會用大部分自己日常拍的記錄照和幾張工作照片來輔助說明,會很通俗易懂的,有些一看就是商業拍攝的照片,大家不用擔心家裡拍不出那樣的效果,只是在該章節下輔助大家理解操作方法。
01
背景和配品道具
1.1.背景的重要性
光是第一位,沒光別拍照。家裡拍照片,有些白天的窗邊自然光還是可以利用的。
絕大部分人的家裡不一定有適合出鏡的立面空間,也就限制了大家用平視的視角來拍照片,更多的還是以桌面範圍內來操作,那麼 一個漂亮的桌面背景就是很必要的了。
有一個好看的背景,你隨便拍點單品,就是一張不錯的照片。
上圖實際環境如下,你有一張好看的背景紙,周邊什麼樣都不用管。
如果你家裡桌子的桌面很漂亮,那就直接用桌面拍,如果很普通, 網上買幾張背景紙換著拍非常方便。
從幾塊錢到幾十塊錢都有,大多是銅版紙印刷所以會有些反光,也有其他紙質的會貴一些,看看介紹和評價,挑合適的就行。
甚至用白紙拍單品白底圖,都會非常乾淨漂亮
1.2.配品道具的選擇和處理
美食攝影主要靠 擺東西做搭配,不然只拍單品或者大特寫沒什麼意思,那 利用一些家裡非常易得的東西來做畫面搭配就會很出效果。
如果你買的東西本身就很豐富,那直接用這些東西來擺造型做搭配即可。禮盒裝的東西,因為東西多,所以很方便擺一起拍。
能拆分的東西,也可以根據大小, 前後擺放一下豐富畫面。
也可以是你在吃的時候選擇的搭配,放一起出鏡。
喝咖啡總得就著點什麼對吧~
吃大閘蟹配的姜醋和黃酒,擺一起拍一下,就跟拍單品不同了。
需要自己加工或製作的食物, 把原始食材拿來一起出鏡,是在專業美食攝影中非常非常常用的方法。家裡會買咖啡豆自己磨製做咖啡的話,咖啡豆是特別好的出鏡內容。
無論是菜品、烘焙品還是飲品,把原料拿來一起拍都是常用手段。
如果家裡沒有背景紙也不想買,那在家裡找找能用的東西都可以, 桌布、床單、甚至是 大一些的平整衣服,都可以用來打底。
有些純色的布只要稍微抓出一些褶皺來製造凹凸起伏,就能豐富畫面並帶來有意思的光影變化效果。
如果有心投入更多來豐富拍攝效果,可以從一些 小件的配品入手,比如下面這樣的小托盤,小碟子或者其他小道具,搜「美食攝影道具」能看到很多商戶在賣這些東西,都不貴。
1.3.特殊道具的利用
除了常規家中易得的東西,有時去翻找或 特意準備一些東西來做搭配,也會有出奇的好效果。
比如愛做烘焙的烘焙愛好者,做好的麵包蛋糕想拍出漂亮照片時,麵粉、糖霜這些東西其實是特別易出彩的道具。
喜歡花的朋友, 鮮花、乾花也都是非常好的配品,用一些小花枝做搭配很漂亮。
開動腦筋的話,其實 很多「廢物」也是可以利用的,比如在家用咖啡豆磨粉做咖啡剩下來的咖啡渣,我就晾乾收集起來拍照用,是非常乾淨的「土」。
意式咖啡的渣,比較細,手沖的研磨粗細度會有更多的大顆粒,看起來像小土塊,很逼真。
用上面那些咖啡渣拍的照片。
02
沒有光,別拍照
我經常說「 沒有光別拍照」,看都看不清的話,拍什麼都是廢片。
2.1.足夠明亮的柔和自然光是最好的
陽光是家裡的免費光源。 非陽光直射或足夠明亮的陰天,窗邊的 柔和自然光是最適合在家拍美食照片的,對比不強烈,沒有搶眼的影子,拍出來的效果柔和自然。
如果是陽光直射時,能利用一些窗子的陰影來豐富畫面也是可以的。
沒有窗格製造畫面陰影元素的話,純陽光直射在被攝體本身夠精彩、背景環境也好看的被攝體上,那沒問題,但如果其它條件都不具備,很容易讓照片「光禿禿的還很硬」,這時可以買一個直徑1米以上的「 五合一摺疊反光板」,利用裡面的 柔光層放在窗邊柔光用,也就幾十塊錢,這東西非常值得投入,柔光反光非常便利,拍靜物拍人像都用得到。
2.2.沒有自然光就要打燈了
但並不是任何時候都能在有足夠自然光的條件下拍照,此時就只能打光了,花兩三百買一個 小型LED燈,無論是在家拍照還是出門旅遊做記錄,都是非常方便的,比大屏手機還小巧的體積也非常便攜。
打光拍攝現場
打光拍攝後的成片
這種小燈僅用來記錄一下還是挺方便的。但照射範圍不大,亮度也有限,不適合加柔光附件,因為光線損失會比較嚴重。
打光拍攝現場
打光拍攝後的成片
這種小燈,它離被攝體比家中的頂燈更近,所以 無論是亮度,還是色彩還原,都是更好的選擇,更重要的是你可以 拿著它改變光線方向,可以避免自己身體或手機擋住光源讓影子落在畫面里的情況。
這一點在外面就餐時也很實用。餐廳的光線你控制不了,帶這麼一個小燈能讓你的飯菜更好看,我發幾張旅遊時拍的產品給大家看一下區別。
這是在餐廳現場光下拍的拉麵單品,這麼看其實還可以。
但自己帶個小燈打一下光,自己控制光線角度,拍出來的照片就不一樣了。我從畫面的左後斜上方往面碗里打光,因為距離近,燈的照度完全壓過了餐廳現場光,所以面碗里受光,桌面的光被壓下去,更突出了面碗,碗里的蔥因為光線有角度,也有了陰影,畫面有受光面和背光面的區分,更加立體,更重要的是因為這個燈的顯色性更好,被攝體的色彩還原更好,蔥的白色和淺綠色都被還原出來,而不是前面現場光那樣都被照成黃色的。
這是加了移動光源拍的拉麵單品
這張就更明顯了,這碗拉麵深棕色的肉湯被現場光照得看起來實在是不怎麼樣。
但自己打個光把原本的色彩還原出來,效果就大不一樣了。
不僅僅是顏色更漂亮,整張照片因為有更明顯的明暗區分,有了光影效果,所以更有「攝影感」。
光影效果帶來的不僅僅是照片內明暗對比,還有被攝體因明暗變化產生的立體效果,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攝影感」元素,來看看下面這張打了光的照片,看看圖中蛋黃的立體感。
非常圓潤飽滿很立體對吧,一看就是一個橢圓的球體放在碟子裡,這是我把燈放低近乎平著從左後方打過來的光效,讓蛋黃右側出現了陰影區所以出現了立體感。
我們再看看現場光源的餐廳頂燈直接從上往下照到桌面上的效果。雖然能看清,但自上而下,正面受光失去的立體感,及很多光源造成的多重影子,都是讓這張照片不如前面那個自己打光的原因。
能夠自由控制光線效果,是職業攝影師使用燈具的原因。想讓自己拍的照片更有攝影感,從燈具入手是個很好的選擇,畢竟你挪不了太陽的位置,你只能自己圍著被攝體轉角度,這樣局限性就大了很多。
有時還需要反光板來反光,這個先不多講了,基本上是給暗部補光用的,用張純白的紙就可以,書本、純白色的紙盒子都能湊合替代。
03
拍攝中的小技巧
3.2.空間感
在家中拍出好看的美食照片,無論用手機還是相機,其實都 離不開虛實效果, 也就是空間感,這點是最能讓普通人感受到的。相機可以利用焦距和光圈來控制景深範圍,但今天僅說一下用手機快速拍出空間感的操作技巧。
首先, 慎用你手機里的「人像模式」、「景深模式」等這些手機廠家做出來的預設模式,雖然效果越來越好,但怎麼也是算法模擬光學效果,經常算錯,判斷不好物體邊緣,把不該虛掉的前景內容當成遠處背景元素給模糊掉了,結果非常糟糕。所以不是不讓用,是慎重選擇,拍的時候看看它有沒算錯,有沒有模糊掉不該模糊的東西。
其次,不是慎用而是 絕對不要用的,是 相機軟體或後期修圖軟體里的「模糊效果」,尤其是其中的「圓形模糊」,這東西不符合光學特點,做出來的效果非常假,誰用誰差評。
用手機拍出空間感,就需要前期靠拍攝技巧了。
首先把你的手機變焦到2~3倍,雖然現在手機動輒5~10倍「光學變焦」,但2~3倍的變焦是比較靠譜,且足夠我們拍桌面範圍了。我拍桌面上的東西都是先直接調2倍變焦,覺得不夠再慢慢加一點,不超過3倍。2倍以下視角太廣不適合桌面靜物,3倍以上怕畫質太差。
2~3倍的變焦範圍,不僅拉近了你與被攝體,還縮小了視角範圍去掉了廣角變形的周邊空間,且根據選擇拍攝角度,還能拍出更好的空間感。
桌面產品沒有空間感, 空間感是靠被攝體和配品之間的距離造成的,順著鏡頭方向把被攝體和其他東西拉開距離就能有空間感。(小白式講解,不要槓)
有虛有實有前後區分,這就是空間感
平視角度可以靠前後擺東西來製造空間感,那上面這種俯拍的怎麼做呢?當然是靠拉開高低控制了,教一個簡單方法—— 墊東西。
看下面這張,盤子裡的北極貝離桌面上的那些東西有些距離對吧,這樣有空間感吧。
其實是這麼乾的,增加主體和配品之間的距離就可以了。
3.2.拍攝取景視角
雖然大特寫沒有格調,但是很能說明問題,還饞人。
把盤子裡的東西夾起或單獨盛一小份出來,離鏡頭近些,不僅拍到了細緻的特寫,做出了空間,還拍出了整份全貌,是特別好的操作方式。
此方法,用在拍大份菜品時非常好用,大份的菜品或湯品很難把整份拍好看,如果盛出一人份來做前景展示,照片就會很有看頭。
然後結合一下前面說的背景及道具的選擇、配品的搭配、前後擺放的空間感,自己控制光線,我們就可以在家拍出一張這樣的照片。
這是我打包了麥當勞回家拍的
用相機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光圈的控制,上面那張是全幅F6.3拍的,光圈過大導致後面配品虛化過重,調整到F11,像下圖這樣後面清晰一些就好看很多。記得一點:「猛開大光圈只靠虛化來拍片是非常LOW的行為。」
04
拍攝中的注意事項
4.1.橫平豎直
這世界90%以上歪著拍的照片都是廢片,剩下那10%拍攝時相機有傾斜的是高手拍的,目的還是讓你正著看,只是畫面元素有必要做傾斜。普通人看不出來,那些需要歪著頭看的都是廢片。
4.1.開輔助線,端平相機,看好手機攝像頭方向
取景器(螢幕)輔助線是幫你做到橫平豎直,且可以定位畫面距離和位置的。你前期根據輔助線位置來控制構圖,就可以拍得這樣正。
這張的上下左右邊距幾乎一致,杯子和液面也是同心圓,這樣看著就會比較舒服
為什麼要端平相機呢?因為如果不端平,就會這樣。
不僅是左右角度,純俯拍時的前後俯仰角度也是如此需要注意
另外,一定要 注意手機攝像頭方向,不是你把手機橫過來拍出來就是橫圖,如果攝像頭沒判斷已橫置,還是豎拍狀態的話,你就會得到一張橫著拍的豎圖,看著非常難受,令人抓狂。
05
不要幹什麼?
不要歪著拍
不要讓無用的東西入鏡
不要拍殘羹剩飯
不要用濾鏡,前後期都不要
不要不修圖
做好以上的內容,用後期修圖軟體基礎功能調整一下亮度、對比度、飽和度、高光陰影和白平衡這幾項,基本上就可以發出去了。
其實還是很簡單的,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拍出更好看的照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8HYCnIBfGB4SiUwm-G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