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全年華為手機的銷量第一次突破了2億大關,成為了全球第三大智慧型手機廠商,華為的異軍突起成為了我國的驕傲,同時也值得小米、OPPO、vivo等廠商學習。
華為能夠走到今天和華為本身的創新力不可分割,根據數據顯示,華為每年會拿出超過10%的營業收入投入到研發上,而從華為近兩年的營業收入來看,這10%的營收具體數量超過了600億。
這也是麒麟晶片能夠迅速成長起來的根本原因,而晶片的獨立似乎成為了智慧型手機走向高端的唯一途徑,蘋果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是,在華為和蘋果之前還有一個手機行業的超級巨頭,它就是三星,雖然近幾年隨著華為、OPPO、vivo、小米在我國的「走紅」,三星市場份額急劇縮水。
但是,在國際市場上,三星仍舊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在2018年全年三星手機的銷量超過了3億台,而主力也是和蘋果一樣集中在高端機部分,特別是三星的Galaxy系列和Note系列。
從2010年諾基亞走下「神壇」之後,三星就乘勢強勢崛起,迅速的占領市場,再加上2011年之後中興沒有走好從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的過渡期,銷量持續下滑,這無疑給三星手機業務的發展提供了機會。
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從2012年開始三星出現了一家獨大的局面,連續7年占據全球手機銷量第一的位置。
直到後來iPhone4的出現幫助蘋果追上三星的步伐,手機市場才逐漸從一家獨大變成了兩虎相爭。
而三星能夠連續保持7年的全球出貨量第一,這和三星手機的商業模式分不開,三星和其它手機廠商的根本區別就是,三星手機歸屬於三星電子旗下,三星電子又擁有全套的手機產線。
無論是手機面板、晶片還是其它零部件,三星都可以自給自足,也就是說三星手機根本不需要上游供應商。這點讓蘋果和華為都望塵莫及。
但是,我們會發現在我國市場上買到的三星手機基本都是使用的高通處理器,這又是為什麼呢?
要知道三星獵戶座9系處理器無論是性能還是功耗都不比高通8系差,而同性能下,購買高通處理器無疑是加大了三星手機的造價成本。
從目前來看原因有三點:第一,高通處理器的認可度高,各國的消費者都以高通處理器作為行業標杆。
第二,技術不成熟,三星獵戶座處理器一直的短板就是不支持全網通,這是專利缺失造成的,直到三星獵戶座9180的出現才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現階段技術並不是非常成熟,如果貿然使用,導致最後手機信號不穩定或者表現較差的話就得不償失了。
第三,從2018年華為被美國以手機沒有使用高通處理器為由被「禁銷」,給三星敲響了警鐘,想要在美國市場銷售產品,不能給人口舌的機會。從這點上來看還是有值得華為借鑑的。
除了處理器方面三星採取了外購的商業模式,對於相機三星同樣走外購道路,三星自研的CMOS元件本質上不比索尼差,從今年三星Galaxy10的相機得分就可以看出。
不過,三星S10在前置相機的選擇上依舊是加入了一顆索尼的CMOS,從這裡同樣可以看到三星的包容度。
你覺得在手機業務上三星和華為誰的實力更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