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最賺錢車企停產一天損失4億元!汽車業打響復產攻堅戰

2020-02-12   汽車大事記M

2月6日,一封有別於抗"疫"主流行動的函件,從北京發往天津。

發函人是北京奔馳,收件人是天津市政府以及天津武清區,內容是請求特批其在天津武清的19家零配件供應商提前復工。

"公司僅有一天安全庫存,一旦停限產超過一天,都將導致北京奔馳停產。如果北京奔馳不能在2月10日復工,經濟損失每天將超4億元人民幣。"

在生產企業為了配合疫情防控紛紛延遲開工的時候,這封函件顯得有點非主流,但卻說到了無數實體企業的心坎上。

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汽車製造,即便是最賺錢的豪華車企北京奔馳都表示扛不住,實力較之薄弱的絕大部分車企,又是怎生一副光景?

北京奔馳的"求救信"

肺炎疫情下,車企紛紛以捐獻物資、生產口罩、為經銷商"減負"的積極姿態出現在大眾面前,萬萬想不到,作為最賺錢的車企之一,北京奔馳卻以這樣的方式上了頭條。

作為資本密集型的製造業,車企工廠停工必然遭受極大的損失,但每日損失真有4億元之多嗎?

從北京汽車發布的2018年財報來看,北京奔馳當年的營業收入是1354.15億元,攤到250個工作日,平均每天的收入是5.4億元,北京奔馳在函件上所提的"每日損失超過4億元",確實有跡可查。

為了配合肺炎疫情防控,所有汽車製造企業一方面踴躍支持抗疫,累計捐獻物資超過7億元,另一方面,內心也因為停產造成的嚴重損失飽受煎熬。

由於推遲復工時間,工廠停工,企業幾乎沒有收入,而廠房設備成本、員工工資等各項費用卻在持續產生,北京奔馳面臨的困境,正是國內數十家車企當下的生存寫照。

最賺錢的車企尚且熬不下去,可以想像,其餘車企的處境有多艱難。

按照各地政府發布的延遲復工通知,企業最早復工時間在2月10日到2月17日不等。寶馬、福特、特斯拉、北汽以及上汽大眾、一汽-大眾部分工廠,已於2月10日恢復生產,豐田、起亞等車企在國內的工廠則將於2月17日復工,而位於武漢等嚴重疫區的工廠,尚無確切開工時間。

武漢是國內四大乘用車基地之一,已建成和在建的汽車整車生產企業有東風本田、上汽通用、神龍、東風乘用車、東風雷諾、東風雲峰(日產)、吉利等。除了武漢,湖北也是全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襄陽有東風日產,宜昌有廣汽傳祺,十堰有東風小康。

在疫情拐點出現之前,這些車企要面臨比其他車企更長的假期,停工時間更長,意味著他們將遭受更大的損失。

車企復工難 復產更難

2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要求各地在加強疫情科學防控的情況下,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將嚴格制止以審批等簡單粗暴方式限制企業復工復產的做法,這對廣大企業來說是個好消息。

從大事君收集到的公開信息來看,到下周為止,大部分整車企業將逐步恢復工廠生產工作,少部分工廠位於嚴重疫區的企業,預計要到2月下旬以後才開工。

重啟廠房,重整旗鼓,讓機器得到運作,通過技術先進的汽車生產線,每五分鐘就可以下線一輛汽車,這讓企業負責人心裡感到一絲踏實,但他們還沒來得及喘一口氣,就要面臨新的挑戰:即使工廠機器重新開始運轉,也未必能恢復生產。

北京奔馳的那封函件告訴我們答案:零配件供應商停工,供應鏈中斷,打亂了主機廠的生產節奏。

所以,北京奔馳提出的請求是:允許其19家供應商2月8日可以將成品庫存運往北京奔馳,2月10日正常復工。

中國是全球重要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僅湖北省註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上的零部件企業就有1700餘家(截至2018年底),聚集了博世、德爾福、法雷奧、弗吉亞、偉世通、安波福等大批國際主流零部件企業的生產基地。

疫情爆發以來,這些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生產工作全部停擺,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在武漢的兩座工廠仍復工無期,對位於產業鏈下游坐等零部件造車的主機廠來說,是個巨大的麻煩——即使復工,也難復產。IHS Markit早前曾預測,上海、廣東和武漢在此次疫情中將至少減少15萬輛汽車的產量,對汽車行業影響巨大。

渠道流通是另一道難題

鍾南山院士表示,疫情拐點目前還無法預測,但峰值應該在2月中下旬出現,而疫情結束時間更是沒有答案。

值此情況下,大部分車企都不敢太冒進,僅恢復部分生產線,採取輪崗分批制復工,加上供應鏈的恢復,至少要到3月份以後才有條件恢復正常生產。這是否意味著車企終於否極泰來?答案是否定的。

渠道流通,是擺在車企面前的另一道難題。

2月10日,大部分地區開工的第一天,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對經銷商節後復工情況專題調研,北京、上海、重慶、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安徽、湖南、江蘇、四川、江西、廣東等省區市三十餘家汽車經銷商集團的1067家4S店,只有302家復工和部分復工,比例為28.3%。

未開工原因,地方政府有嚴格審批要求的占68%,綜合考慮員工安全及防疫物資短缺的占24%,其他原因占8%。

其中,防疫物資的短缺也影響4S店申請復工的審批。在已開工企業中,同樣面臨相關物資短缺、客流量銳減等現實問題。隨著口罩企業的相繼恢復生產,物資短缺問題相信很快能得到解決,但客流減少仍將對汽車銷售產生不小的影響。

由於大部分省份延期開工,經銷商普遍認為2月份銷量同比下滑50%以上,在大部分省份2月10日開工的情況下,預計1-2月份汽車累計銷量仍將同比下滑20%左右。

目前,已有多家車企試水線上賣車,但汽車是非常注重線下體驗的大宗消費品,線上賣車的效果顯然無法與線下賣車相媲美。

在2019年國內車市下滑8.2%的低迷環境下,2020年車市本就不被看好,中汽協年初的預期是下跌2%,但隨後爆發的肺炎疫情顯然將讓這場暴風雪來得更加猛烈。

唯一的好消息是,汽車消費剛需或將因為這場疫情而增加——私人用車可以在非常時期保護自己,2003年非典過後汽車銷量就曾出現一定上揚——但對汽車市場產生的刺激效應,還要等疫情結束後才能顯現。

風雨過後能否見到彩虹,就考驗當下車企們的抗風險能力了。


部分汽車製造相關企業復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