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15歲女高中生,破解了世界性難題,婉拒採訪:不想讓我媽知道

2021-04-10   聽海廚坊

原標題:上海一15歲女高中生,破解了世界性難題,婉拒採訪:不想讓我媽知道

引言

帳殿郁崔嵬,仙游實壯哉。曉雲連幕卷,夜火雜星回。谷暗千旗出,山鳴萬乘來。扈從良可賦,終乏掞天才——《扈從登封途中作》

俗話說得好,英雄出少年,但是從古代到現在,真正以少年的年齡,有所成就的人少之又少。就比如說古代的科舉,它是不限制年齡的,所以自古以來湧現出了很多,僅以十幾歲的年齡就成為進士的少年天才。但這些少年天才最後取得的成就,和那些以青年中年才取得進士的人相比,並沒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主要還是環境成就人才,一個人最終能成長成什麼樣,跟他所處的環境是息息相關的。

一、15歲的女孩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處的環境也不同了。古代是一個信息交流不順暢的時代,想要學習東西,必須要有人手把手的教,如果沒有人教,即便這人再過天才,也學不到有用的東西,而到了現在,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有著很多人在很小的年齡,就憑藉著網絡上的信息就自學成才,就比如上海的那位女高中生,她以15歲的年齡就破解了世界性難題,在一場科學盛會上婉拒了採訪,因為不想被媽媽知道。

15歲還是花一般的年紀,對於處於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還在中學的階段,喜歡的東西也各有不同,男生通常喜歡的是一些遊戲、電影之類的,而女生一般喜歡的是一些玩偶、偶像劇之類的。正當同齡的孩子正沉浸於其它愛好時,這名女高中生,用事實證明了自己,使她成為了全國無數網友心中的女神,擁有無數的傾慕者,更有無數人將她視為自己心中的偶像。

二、攻破了難題

那這名如此出類拔萃的高中生是誰呢?她的名字叫做方琳,從小學習就非常優異,父母也一直在培養她的獨立學習能力。在很小的時候,方琳就對光怪陸離的數學世界,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一直在努力的學習著。父母自然也是樂於見到她對數學感興趣,一直給予了相應的幫助,在這樣的環境下,方琳在數學上的道路走得越來越遠。

在方琳初三的那年,她受邀參加了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並且在比賽中,憑藉此前所研究的「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掌握了全市唯一一個一等獎和主席獎,頓時轟動了全國的教育界和科研界。當時有一名大學的校長,看到方琳以這麼小的年齡,取得了這樣的成績,點名要她留下來與自己切磋一下數學。結果也並不意外,那時的方琳在數學上,完全比不過這位大學校長。但她並沒有氣餒,在之後的時間裡,更加努力的鑽研著數學。

半年後,經過長期的鑽研,方琳在數學上又有了突破,她成功解出了貝祖數的最佳上界和下界問題,這是一個非常耀眼的成就,要知道的是,這個難題已經困擾了科學界整整5年的時間。此後,加拿大一名非常著名的數學家Rankin教授公開表示,希望能見見這名中國的女孩。並且還表示,對這名女孩的小腦袋非常好奇,怎麼能以這麼小的年紀,就解決了這樣的難題。

三、參加科學盛會

很快Rankin教授所希望的機會到來了,因為方琳做出的成績,她受邀參加一場全球科學的盛會。那時還出現了一個小插曲,方琳那時的學業非常繁重,有點抽不開時間去參加這場科學盛會,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會,在這場大會上匯聚了當今科學界最為頂級的人物,不管是這方琳還是她的父母,都不想讓錯過這次機會。最終方琳誠懇的向老師提出了請假,老師也能體會她的想法,也就批准了假期。

在那場大會上,方琳固然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但與周圍人相比,算不了什麼,再加上是第一次來到這樣的社會,顯得頗為的拘謹。最終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後,方琳才放下了心中的緊張,開始和身邊的人凱凱而談。那個時候場館裡,有好幾名中國記者,他們也得知了方琳的到來,對於這名中國的小天才非常感興趣,於是就想來採訪一下她。結語:

結果令人沒想到的是,方琳竟然故意躲開了記者採訪,眾人就很好奇,就問她:你為什麼要躲開記者採訪啊?沉默了一下,方琳才回答:要是讓我媽看到我被記者採訪了,回頭肯定要批評我,她不希望我在這麼小的年紀,就不斷的接受採訪。眾人聞言,紛紛極為敬佩這個小姑娘,不為名利所動,也敬佩她母親對她正確的教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