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險歹徒被當成英雄寫進課本,18年後才被舉報,被判無期徒刑

2023-12-09     郝傑

原標題:陰險歹徒被當成英雄寫進課本,18年後才被舉報,被判無期徒刑

引言蛇蛇碩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顏之厚矣。彼何人斯,居河之麋。無拳無勇,職為亂階。——《詩經·小雅·巧言》

唐朝時代詩詞盛行,如果能寫出一首,甚至說是一句為人所稱道的詩句,就足夠在當時的社會享有名氣。詩人宋之問本就小有名氣,「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句流傳到如今的古詩,就是由他的筆下寫出來的。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因為外甥妙手偶得「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便與外甥協商,想要將這句詩轉讓給他。

因為這句詩,與後來被稱作蓋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不分伯仲。但這是外甥的心血所作,怎麼肯讓出呢。於是這位狠心的舅舅便謀害了外甥,人在做天在看,最後宋之問也因為這件事,還有構陷朋友等罪名在史書上落下惡名。就像我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一樣,不僅讓他獲得了名譽,還被寫進課本當成英雄,直到18年後才被人檢舉揭發。不論在什麼時代,英雄總是讓人敬仰的。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尤其是在戰爭時期,無數的平凡人犧牲了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硬生生的去抗住了敵人的炮火,用自己的生命為後世的太平盛世鋪平了道路,他們理應受到人民的尊敬。可也有些無恥小人,為了一些榮譽就編造事實,誣陷好人,讓人不齒。

故事發生在甘肅省永登縣連城鄉池木哈村的大通河橋,1967年12月17日,一個本應該和平常一樣平靜的夜晚,月亮還是高高地懸掛在高高的天空上,散發著清冷的光輝。就是在這樣一個寧靜的夜晚,一聲巨大的爆炸聲打破了這份美好。正在熟睡中的人們被驚起,慌亂中找到了爆炸發生的地點。還沒等大家在黑夜中反應過來什麼,就聽見有人大喊:「抓住前面那個人,他想要炸毀大橋,快抓住他。」

如今的交通便利,公路大橋可以說是隨處可見,可在當時所處的社會背景下,一座橋說是承擔著當地的經濟命脈都不為過。如果大橋被炸毀,一來會嚴重影響當地的交通和經濟,二來以當時的修建水平,再建好一座大橋更是需要不少的時日。所以大家一聽到這話,馬上打起精神,尋找犯人。群眾終於找到了聲音的來源,倒在地上左手鮮血淋漓的劉學保。劉學保讓大家先不要管他,當務之急是先找到兇手。在他的描述下,人們找到了在馬路邊上的林場工人李世白,他的受創程度更加嚴重,腦袋鮮血直流。

眾人趕快把兩人送往醫院救治,劉學保失去了一隻手,但性命總歸是保住了。而李世白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因為腦袋受創過於嚴重,搶救不及身亡。劉學保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問犯人抓沒抓到,再想到他之前讓大家不要先管他,先去抓犯人的一番言語,如今他又是失去了一隻手,這讓人們對他產生了極大的同情。根據劉學保的回憶,他是不經意看見了行跡鬼鬼祟祟的李世白,跟上後發現他竟然想要炸毀大橋,他就連忙上去組織他,可他剛搶到炸藥,就已經發生了爆炸。因為當時的技術限制,並沒有監控等設備,唯一的證據就是劉學保的口供,加上他本身就是一名軍人,加上自身的傷勢,人們選擇相信了他。唯一一點解釋不通的是,根據後來的調查,李世白並不能從中獲得任何的好處,換句話說就是,他沒有任何的作案動機。

可當時的人們需要一個情緒的宣洩口,加上劉學保獲得了大眾的同情,李世白就這樣被判定有罪,劉學保則是被光榮授予英雄的稱號,還被編入當地的教學課本,號召孩子們像他學習。也是因為這段經歷,劉學保在以後的生涯中步步高生,可謂是春風得意。

李世白的家人自然不相信他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在之後的日子裡不斷的上訴,只為找一個公道,功夫不負有心人,1982年,案件被重新調查,劉學保迫於壓力,終於將當年的事實交代清楚。原來爆炸案竟然是他手策劃的,目的就是獲得一個錦繡前程,而李世白不過是一個替死鬼而已,1985年,劉學保被判處無期徒刑。即使已經過去了18年,但還是讓聞者遍體生寒。最終結果劉學保被剝奪英雄稱號,並判無期徒刑。可憐李世白,不但失去了生命,還蒙受了18年的不白之冤。

結語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人在做,天在看,總會有報應找上門的時刻,萬萬不可心存僥倖。尤其是為了榮華富貴,竟然就做出了汙衊他人,害人性命的事情,可以說是天理不容。做人做事都要有自己的良心,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做了錯事就要承擔後果。

參考文獻:

《詩經·小雅·巧言》

《渡漢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9c1e2567424e8da7baf1e5591a4e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