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最後一位單于是誰?扳倒西羅馬帝國,被稱為上帝之鞭

2023-12-19     千年史館

原標題:匈奴最後一位單于是誰?扳倒西羅馬帝國,被稱為上帝之鞭

作為歷史上對中原王朝構成強大威脅的少數民族,匈奴的存在自然是當之無愧。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之中,匈奴被霍去病擊敗之後,再也無法形成氣候,失去了與大漢朝對抗的資本,退守於一隅之地。

但匈奴的輝煌遠不止於此,雖說霍去病打入匈奴內部,使匈奴核心力量潰散,但匈奴只是不再對大漢朝構成威脅,並不意味著匈奴會進行遷徙,而在別的地方生根發芽。匈奴最為輝煌的時候,昔日強大的西羅馬帝國也無法對其構成威脅。但遺憾的是,匈奴未像中原王朝一樣,雖然朝代更迭但歷史文化延續,匈奴未滅於外人,卻潰於自身。

匈奴的發展

據《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匈奴乃是夏朝最後一位王――夏桀的後代,因被商朝打敗,進而退守西邊,進行韜光養晦,在秦漢之時再次進攻中原地區,意為奪回祖先土地。雖說司馬遷的史記有一定的歷史性與可靠性,但是匈奴竟然能夠沉寂多年,再次殺入中原,但被霍去病打敗之後,卻失去了進攻中原的野心,前後匈奴的心境變化未免有些自相矛盾,因而對於匈奴的起源並不具有完全的說服力。

但匈奴確實對秦漢造成了一定的威脅,縱使是秦始皇可以滅六國、平天下,對於匈奴也是無計可施,只能修長城、派蒙恬多次對匈奴進行前後擊殺,但只能對匈奴的發展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匈奴的存在。

漢朝初年,天下剛定,正是百廢待興之際,對於匈奴,只能採取和親政策以求短暫的安寧,漢朝積蓄70年的國力,終於在漢武帝時重用衛青、霍去病,徹底擊散匈奴,自此,匈奴向漢稱臣。

東漢時期,南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第三次來漢,祈求和親,這一次出塞的公主乃是王昭君。雖然王昭君出塞,維繫了漢朝邊境60年的和平。但在公元48年,匈奴內部分散為南北匈奴,南匈奴率先臣服於漢朝,但北匈奴卻負隅頑抗,最終班固出山,匈奴徹底被消滅在漢朝邊境。

匈奴的西遷經過霍去病和班固的雙重打擊,匈奴再也無法形成與漢朝對抗的力量,也無法再有顏面在邊境俯首稱臣祈求漢朝施捨。無奈之下,匈奴放棄了多年占據的大本營,開始西遷。

匈奴這一次西遷的歷史非常漫長,但所幸由於核心骨幹力量存在,匈奴並未消散在西遷的征途之中。匈奴穿越蒙古草原跨過多瑙河流域,直至抵達南俄羅斯大草原,以這片草原為根據地向四周擴散,形成了匈奴帝國,而這一切的引領者正是烏爾丁大單于。

直逼西羅馬帝國

烏爾丁大單于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曾放出豪言,只要是太陽能夠照射的地方,都是匈奴帝國的疆土。事實證明,烏爾丁大單于並非是空口白話,先是將多瑙河流域收入囊中,隨後進攻義大利,將西羅馬帝國的最後一道防線潰散。

隨後盧加大單于以武力征服東羅馬帝國的兩個地區,逼迫東羅馬帝國向匈奴帝國進行賠償巨大金額,同時,為保證東羅馬帝國的安全,逼迫兩方邊境不同,互通有無,開放集市。

前兩位單于的所作所為,只是為了壯大匈奴帝國,而東西羅馬帝國仍然保住所占有的疆域。但是新上任的阿提拉單于並不滿足於先祖的功績,開始對東歐以及北歐進行大肆的屠殺,並且驅趕當地所生活的部落,如煊赫一時的日耳曼人。將東北南三地納入勢力範圍之後,阿提拉單于將自己的野心放在西羅馬帝國上。

阿提拉單于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的野心,攻陷西羅馬帝國首都並趕走帝王,徹底在歐洲這片土壤站穩了腳跟,幾乎是被捧上了聖壇。只是當阿提拉單于完成一切偉業,醉心於美人懷時,卻在新婚夜暴斃身亡。其子孫為爭奪權力,無暇顧及外周勢力的虎視眈眈,使得匈奴帝國坍塌。

由此可見,匈奴的最後一代王乃是阿提拉單于。匈奴經歷霍去病和班固兩番打擊,卻仍能苟延殘喘,其中定有拔尖之人,方能攘內安外。但在阿提拉單于突然去世之後,匈奴後代再無可用之才,皆是醉心於權力,無暇顧及政事,這才使得這個征戰沙場多年的匈奴帝國一夜之間大廈傾倒,再無翻身之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4b78970a71568a7dc7f00d1a56211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