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老師:教材越改越「難」,課文都讀不下去

2019-11-30     愛知教學園地

一年級語文教材,比起以前的舊教材,難度提高了不少。之前的語文教材,課文大多是短短的幾句詩或兒歌,像《一去二三里》、《畫》等。而現在呢,教材一改再改,讓一年級的語文老師和小學生,都感覺到難以適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新的一年級語文教材,是由溫儒敏主編的,不論是在識字量上,還是在閱讀量上,都有所提升,尤其是難度,也增加了。如果是零起點的小孩子,剛進入一年級,接觸到這本教材,根本跟不上進度,多半學生,都是靠老師「灌輸」。

比如這篇日積月累,對於一年級上學期的小學生來說,首先,在閱讀上,有障礙。其次,在理解上,更是「雲里霧裡」,很難接受這首詩歌的意思。語文老師們反映,能讓孩子正確讀出來,就已經非常費勁了。

上面這篇課文《項鍊》,語文老師用盡「洪荒之力」,才勉強教孩子們一個字一個字把課文讀了下來,看上面畫圓圈的字詞,很多都是難點,小學生根本無法流利地讀出來。至於理解其中的含義,也只能不強求了,只要能流暢地讀出來,就算是優秀生了。

作為一年級小學生,一接觸語文,就遇到了這麼多難關,這麼多困難,對語文學習,已經有了「陰影」。

上面這篇《猴子撈月亮》,語文老師說,全班五十多名同學,只有一個同學,能夠把這篇文章一字不落地讀出來,其他的同學,雖然也學過了拼音,但是,在朗讀的時候,都是磕磕絆絆,或者斷斷續續,根本無法將之清清楚楚地讀完整。

另外,難度還體現在課文太長,段落太多上。

像這篇《小蝸牛》,一篇課文,就有8個段落,對於剛接觸字詞的一年級小學生來說,如此長的篇幅,接受起來,非常吃力。一年級的語文老師,也是越教越發愁,沒有更好的方法,對於某些內容,只能是把答案寫到黑板上,讓孩子們照著抄寫。

加大閱讀量,本身是好事。

但是呢,一切都是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一開始就加大難度,設置「障礙」。在這裡,語文老師們也肯請專家們,把教材改得簡單一些吧,容易一些吧,讓孩子們更好接受吧,零起點的小學生,一切都剛剛開始,不能過於難了,如果總這樣難,會打擊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對語文產生「厭煩」的!

更多學習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愛知教學園地,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iurwG4BMH2_cNUgSZV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