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很久的《長津湖》終於定檔了,於9月30日上映。好多網友在8月中旬就已經期盼著這部電影的上映。它主要講述的是抗美援朝戰爭中長津湖戰役為背後的那些故事,這部影片就是在致敬那些最可愛的人,致敬那些為了和平奉獻生命的人。
(讓每一個國人震撼的場景)
現在我們已經生活在了一個和平年代,有許多藝術家選擇要翻拍那些歷史故事就是想要讓後人銘記那段激情歲月。沒有那些戰士們的犧牲也換不來今天的美好生活。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長津湖戰役唯一倖存下來的英雄,是如何度過自己的後半生。
(時代楷模朱彥夫)
一、哪有什麼歲月靜好
時代楷模朱彥夫十四歲參軍,先後參加過許多的戰役。1950年,十八歲的朱彥夫參加了朝鮮戰役,在長津湖戰役中守衛250高地的連隊只有朱彥夫活了下來,其他的戰士們都英勇犧牲了。所以並沒有什麼歲月安好,是有人曾經為我們負重前行,才換來了如今安康的歲月。
(男兒當自強,勇敢挑戰自己)
當時戰爭正進行得激烈,朱彥夫感覺到一個手榴彈向他飛來,下意識他就眼前一片黑。經過三天三夜激烈的戰爭,全連沒有一個人活下來,就只剩下他自己。
(雪地里尋求一線生機)
但是沒有體力的他只能待在雪地里哪也去不了,他的四肢都已經被凍壞了。幸運的是,有一個連隊經過發現了他,將他救了回去。此後朱彥夫昏迷了93天,大大小小的手術做了47次只為了保住他的四肢和左眼。
(幸運的朱彥夫終於被救了下來)
像這樣在戰爭中立下一等功的戰士,應該要享受國家榮軍養老院的優越條件,可是他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他不想就這樣度過自己的後半生,回到家鄉以後,他不停地練習如何正常生活,朱彥夫的故事還在繼續。
二、英雄氣概不減半分
朱彥夫身邊有自己妻子陪伴著,從此他的生活步入了正軌。但是朱彥夫不甘心就這樣平庸地度過自己的後半生。既然自己在戰場上死裡逃生,那他的後半生應該活得更加精彩。
處於戰亂時期的朱彥夫從小就沒有讀過書,再加上自己家裡很窮,能夠吃飽肚子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因此回到家的他選擇繼續讀書,他沒有手,只能用舌頭翻著每一頁的書本,克服了無數的困難,他也終於學會怎樣獨立寫字獨立讀書。
(長津湖戰役讓朱彥夫失去了胳膊和左眼)
他不僅要自己受益,還要將村子裡的那些文盲都組織起來一起學習知識,朱彥夫主動將自己家中的屋子騰空,買了將近兩百多本書,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圖書館,讓村裡那些識字少的人前來學習知識。
但是這樣還是解決不了村子裡文盲的問題。朱彥夫挨家挨戶地希望那些文盲能夠來到自己辦的學校里上學,他不收取費用只想讓他們學習更多的知識,許多村民被他的這份精神所打動都前來學習。
(當選村黨支部書記的朱彥夫為村民辦實事)
無論是風吹日曬,還是颳風下雨,朱彥夫都會步行將近1公里去給村民上課。在他的堅持下,許多村民都擺脫了文盲的身份,學習到了更多的知識,感受到了知識的魅力。
三、人民是他活下去的動力
只要是為人民辦事,朱彥夫就非常的有動力。1957年,朱彥夫被評為村黨支部書記。他想要對得起這個稱號,他知道自己肩膀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他要實事求是地為人民辦事,帶領著村民發家致富。
(朱彥夫帶領的村民發家致富)
身殘志堅的他帶領著村民,在山坡上開發了將近八十多畝的田地,治理了三條大山溝,經過多年的努力全村的糧食不僅夠吃,還多出來了很多。
朱彥夫也通過不懈的努力不斷進取的精神,學習了如何修建水渠。就這樣,他與村民一起揮動著胳膊一同奮戰,為自己的家鄉創造更多的價值。他在這個職位一當就是25年,全村人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他也越來越欣慰,成為了村民心中的大英雄。
(用生命書寫生命的極限)
朱彥夫為何能夠在長津湖戰役中活下來,也許就是他的英雄氣概以及他驚人的毅力支撐著他。退休以後的朱彥夫應該過著自己應有的退休生活,可是他並沒有。
年輕時發生的故事他這輩子都不能夠忘記,退休以後的他著力開始寫關於自己戰友們的故事,對於身體健全的人而言,寫一本書應該不算什麼難事,但是對於失去胳膊的朱彥夫而言,寫書就是最大的挑戰。
(為紀念朱彥夫精神所立的雕塑)
他用嘴和自己的雙臂交替輪流寫完一本書,每天只能寫幾百字的他在睡覺前都已經疲力盡。醫生檢查完他的身體,建議不要再這樣,否則健康會出現很大的問題。朱彥夫認為自己現在所面對的困難與自己當時打仗時遇到的困難簡直不值一提,因此他完成了自己33萬的作品,再次創造了奇蹟。
總結
《長津湖》這部影片雖然不是立體電影,但能夠讓觀眾沉浸在其中。敵我懸殊非常大,最後我們的戰士還是打贏了這場仗,在這一刻每一個中國人心中都燃起了熊熊烈火。我們作為後人,就應該銘記前輩為我們做出的選擇,他們是為了下一代為了自己國家的人民而奉獻自己的生命,我們要對他們抱有敬畏之心,將他們的精神永遠傳遞下去。
(和村民一起幹活的朱彥夫)
朱彥夫的前半生在戰場上與敵人較量,他的後半生失去了胳膊,他用驚人的毅力與自己進行較量,這份精神值得每一個年輕人去學習。希望我們在歲月安好的年代裡,也能夠像英勇的戰士一般守衛自己的國家,用驚人的毅力創造更多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