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採用比亞迪技術引發巨大波瀾!日本新能源車向中國示好的意義

2024-05-27     顫抖的熊貓

豐田採用比亞迪技術引發巨大波瀾!日本製造商向中國科技企業示好的意義

豐田汽車的財報發布會於2024年5月8日舉行,宣布到2025年3月為止,對電動車和軟體等增長領域的投資將增加到1兆7000億日元,比上一期增長40%。

該公司副社長宮崎洋一表示,「我們必須承認,在與中國的比較中,我們確實存在落後的部分」,並表示將加強在中國的混動車業務。

5月9日,有媒體報道說「豐田計劃推出採用比亞迪技術的混動車」,這在中國汽車行業引起了巨大波瀾。

1997年,豐田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量產混合動力車「普銳斯」,如果採用比亞迪的「DM-i」混動車系統,中國的傳動系統技術也將面臨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在北京國際車展上大顯神通的中國車企

在中國市場,電動車的快速轉變領先於世界,發動機汽車市場正在不斷縮小。日本汽車製造商在電動化應對上落後於人,無法在開發速度、軟體控制、AI(人工智慧)等方面與中國企業競爭。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汽車製造商正在探索通過與中國科技企業的合作,在電動車市場中生存下來的策略。2024年4月25日開幕的北京國際車展上,中國企業相繼推出了配備下一代技術的智能汽車,展示了與外資企業的區別。

不依賴數字地圖的NOA(Navigation on Autopilot)功能和利用高性能傳感器「LiDAR」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ADAS)正在穩步發展,同時實現了關鍵零部件的成本降低和開發周期的縮短(大約一年半)。

日本汽車製造商開發新車需要大約3年時間,這麼長時間看不到勝算,包括電動汽車供應鏈在內,已經開始與中國大型科技企業合作。

豐田與中國網絡巨頭騰訊在AI的大型模型、數字生態系統、雲三個領域合作,計劃在2024年內推出搭載共同開發服務的車輛。此外,還與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小馬智行(Pony.ai)合作,加速推出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加快智能化轉型。

對抗豐田提供多種動力源解決方案的「多途徑」戰略,本田計劃從2030年起,在中國轉換為混動車或純電動車等「脫髮動機」路線。

此外,本田還開始關注智能駕駛艙技術,於2019年引入了阿里巴巴AI實驗室開發的語音AI助手「天貓精靈」。

本田宣布,到2025年,電動車新品牌「燁(Ye)系列」將採用華為的車載顯示器、航盛電子的駕駛艙和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技術。

日產汽車則會與百度合作,計劃加強AI解決方案並提供新的智能移動體驗。同時,利用合資夥伴東風汽車的資源,計劃到2026年在中國推出5款符合中國消費者喜好的電動汽車。

歐洲車企已經利用起中國製造商

另一方面,歐洲車企已經開始利用中國新興電動車製造商的技術,縮短自身開發流程並提高產品力。

德國大眾汽車於2023年7月宣布,以7億美元收購小鵬汽車4.99%的股份,並計劃在2026年推出利用小鵬汽車平台的電動車。

擁有標緻、菲亞特、歐寶、克萊斯勒等10多個品牌的Stellantis於2023年底向零跑汽車投資15億歐元。打算通過此舉利用中國的電動車供應鏈,車企製造力和銷售網絡,旨在擴大全球電動車V業務。

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歐洲車企正在從「提供方」轉變為「接受方」,儘管如此,他們仍在謹慎探索與中國大型科技企業的合作。

背景是中國的巨型科技企業「BATH」(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華為)在中國電動車行業中嶄露頭角。歐洲車企擔心,與這些巨型科技企業合作,包括系統在內的關鍵零部件,可能會導致自己地位下降。

全方位戰略、電動車、發動機汽車的細分市場等,日本車企需要探索包括與中國科技企業合作在內的合縱連橫。同時,提高智能汽車技術和乘車體驗也是必要的,通過供應鏈的變革,需要儘快展示電動化轉變的成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9067576ee58ded3011293619c4343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