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個多億給M7年度改款 問界的「過度投資」意義何在?

2023-09-12     E電園

出品 | 搜狐汽車·E電園

作者 | 李林澤

編輯 | 蔡欣宇

按照汽車行業的慣例,車企會在一款產品推出2-3年後,為其推出中期改款版本,5年左右進行大換代,而其中多數年份主要進行年度小改款,基本上都是更新下飾條位置、保險槓造型,亦或是針對配置布局優化,變動通常很小。而問界似乎不走尋常路,為一款剛上市一年多,只是年度小改款的問界M7,狂砸超過5億元。問界這種「過度投資」行為究竟是銷售壓力過大,被友商「卷」的喘不過氣,還是有其他深意?

「新款M7的投入大部分都花在了用戶看不見、摸不著的部分,比如車身結構、底盤用料、懸掛結構等。友商偏愛的表面功夫我們要卷,但在看不到的地方,我們更要卷!」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 余承東如是說。不僅是安全,新款M7在智能化、乘坐舒適性、空間、動力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優化,可以說修正了現款M7的大多數問題。

更重要的是,新款問界M7主打五座版本,價格更是降低了4萬元,24.98-32.98萬元甚至跟問界M5產生了重合。這款車無論是產品升級方向和定價策略,既是硬核技術實力展示,更是誠意的絕佳體現。余承東對於煥新而來的新款M7信心滿滿,希望其承擔今年超過30%以上的銷量任務。這款產品的問世能否成為問界品牌由衰轉盛的轉折點,再跟老對手理想「硬碰硬」的較量一次。

【·5億多沒白花】

新款問界M7的升級點主要包括三點,首先是安全層面。老款M7曾因為中保研測試,A柱彎折而受到口誅筆伐,被質疑一款豪華SUV不應該取得這樣的成績。新款產品針對車身安全進行了大幅升級,根據余承東的介紹,新車對車身結構件進行重新開模,部分車身結構採用了業內最強的潛水艇級高強度鋼,每平方厘米可承受17噸重量,相當於一台重型卡車的重量。同時用了更多CBS復合車身材料,不僅增強了車輛的疲勞耐久性,更提升了車身剛度和碰撞安全性能。

主動安全層面,新款M7採用了HUAWEI 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可以實現對人、車等白名單障礙物以及錐形桶、水馬、雜物、碎石等異形障礙物的精準識別,及時將路面信息精準反饋給智能駕駛域控制器,指引駕駛者從容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大幅度提升駕乘人及車輛的安全性。

第二點是空間和舒適性配置,問界M7並不是純新能源平台打造而來,所以座艙布局類似燃油車,老款M7在這個尺寸下主打六座布局,其實第二、三排的空間相比理想等競品並不充裕。

「五座SUV是市場主流,在M7上市後,我們收到大量市場反饋,有很多人需要空間更大、裝載更靈活的大型5座SUV車型。所以新款M7推出了五座版本,空間乘坐感很大,滿足不同用戶的出行需求。」此外,老款M7也被吐槽冬天后排無法出熱風,新款配備雙PTC制熱,支持溫區獨立控制,出風口更是多達17個,空調系統還可根據不同模式及溫度,自動調節空調是否避人吹。

第三點是最重要的高階輔助駕駛,ADS 2.0系統的實力已經在問界M5上看到,進一步解決了窄道多車且與行人混雜場景的自動駕駛安全問題,在技術上超越一眾國內外對手,實際已無限逼近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的硬性技術指標。今年第三季度,不依賴於高精地圖的城區NCA將在國內15城落地,今年底將實現全國落地。

針對問界M7的版本選擇其實比較容易,一是看究竟是否需要承載多人出行場景,如果沒有這個需求,那麼直接選擇五座版即可;二是看是否青睞高階輔助駕駛,這項配置適合對於前沿科技比較有興趣的用戶,不過價格要貴3萬元;三是動力需求,問界M7同樣分為了兩驅和四驅版本,後者是主推版本。綜合來看,非常推薦M7四驅智駕的五座版,雖然價格超過了30萬元,不過五座版乘坐空間更加舒適,而且還能體驗到華為最新的輔助駕駛能力,是一款囊括所有升級點的均衡配置版本。

【·再戰理想】

要說新款M7面對的最強競品是誰,那肯定是理想的L7和L8,這場爭鬥也是從理想ONE時期就延續下來的。李想早前說過,「2022年三季度,問界M7的發布和操盤,直接把理想ONE打殘了,從來沒遇到過這麼強的對手,很長一段時間毫無還手之力。」不知這句話幾分真假,可從銷量數據上看,理想ONE的換代車型L7/L8,市場銷量目前已經「碾壓」問界M7。

再被問及這個事件時,余承東沒有給出正面回應,「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卷』才剛剛開始,會一直持續下去,現在的新能源車滲透率才30%多,後面才是更大的發展空間,有些錢我們可以賺,但是真的不能賺。堅持做好的產品,好的口碑,憑藉優秀的技術,合理的價格,良好的用戶體驗,讓行業發展得更健康,廠商和用戶都能受益。對於華為來說,我們還是專心做好產品研發和用戶體驗,只有用戶認可才是真認可。」

話雖如此,問界M7跟理想L系列用戶群體較高重合度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都是主打大空間、增程式動力、智能化的產品,煥新而來的新款M7有沒有實力挑戰現在如日中天的理想?從級別以及主打座椅布局來看,新款M7更適合對標理想L7,兩款產品尺寸基本一致,不過理想L7的軸距明顯占優。問界M7的優勢是空間「得房率」,例如M7大五座的最大行李箱容積為1619L,而理想則為1561L。此外,問界M7五座版整車也擁有29個儲物空間,對比理想L7也是多出不少。

智能化系統與配置方面。理想L7搭載了自家SS max智能空間,特點便是更多的螢幕的確創造出不錯的娛樂氛圍,尤其是後排螢幕採用了12.8英寸的大屏設計,支持觸摸和手勢控制,非常貼合家用大SUV的定位。新款M7則是採用了鴻蒙座艙,優勢在於手機應用上車無縫切換到車機,實現生態共享,對於日常使用、辦公處理、語音交互等場景絕對是智艙第一梯隊,只不過後排娛樂屏需要選裝。

高階輔助駕駛一直是華為的強項,尤其採用ADS 2.0後,新款M7不僅是高速路段,在很多城市路上也能支持領航功能,軟體上線時間和覆蓋城市,也是「遙遙領先」多數車企。理想雖然硬體預埋,且規劃了許多城市NOA,不過大多數還沒有落地,還有待實際體驗。

至於動力方面,理想L7全系四驅版本,新款M7則是帶來了兩驅和四驅版本,其中四驅版對比下來,新款M7在加速性能以及油耗表現都更加出色些。問界M7的主要問題還是出現在設計層面,即便新款進行了調整,可看上去還是像一款舊時代燃油車,反觀理想L系列無論是簡潔中網造型,還是一體式燈帶,視覺效果都更加出眾寫。

綜合產品以及價格看,新款M7其實是更具有誠意的一款產品,在空間、智艙、智駕、動力四大方面都對理想L7實現了包圍,且對比四驅車型價格更是低了3萬多,性價比優勢突顯。問界的下一步就是要把M7的優勢轉化成優勢,正如余承東所講,「問界因為經驗不足和閱歷不夠,走了一些彎路,這個時候更需要發揮自身優勢,要有定力,堅持做極致的產品,明天的能力是基於現有的技術積累,我們始終保持研發高投入,堅定不移地把技術做到最好,不斷用創新技術提升用戶體驗。」

結語:

問界從2021年底發布至今,就被寄託以莫大的希望。作為問界品牌的主導者,華為在汽車行業仍然處在學習階段,不過從余承東的公開發言中能聽出來,華為會在零售、服務、交付等領域全面優化,同時優化機制,努力讓用戶有更好的購車、用車體驗。這種戰略層面的定力,才是走得好、走得穩、走得長久的關鍵。

新款M7就是個範例,讓人們看到華為或是問界在市場認知方面的提升,努力改進用戶痛點,直面市場競爭,給到用戶最實惠的價格。對於處在低谷期的問界來講,新款M7的首要目標就是超過曾經的自己,而不是某個友商,讓用戶看到問界不僅是一個只能依靠華為聲量賣車的企業,「遙遙領先」也並不是停留在口頭的宣傳語,這才是給新款M7投資超過5億元的意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4b447173b4f5fa27ac17ff574be6f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