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Glam Rock
#Movie
#Documentary
┼
毫不誇張地說,David Bowie 是音樂史中最璀璨的人物之一。「1971 年,年僅 24 歲的他與來自水星唱片的公關 Ron Oberman 共同踏上了一趟美國公路之旅,他在這裡啟發靈感,戲劇化創作出了 Ziggy Stardust 這一自我身份。」以上這些是 David Bowie 最新的一部傳記電影《Stardust》所架構出的故事背景。以拍攝紀錄片聞名的導演 Gabriel Range 此次所呈現的並非是一部完整的傳記,而是捕捉了一個特定時刻,將焦點聚焦於 Bowie 的「起源故事」。
《Stardust》劇照 | Via 《Stardust》
不過,這部電影在製作開始前就引發了些許爭議,比如電影主人公的選角其實並不太像 David Bowie 本人,這讓一眾簇擁頓時難以接受。此外,未能順利獲得音樂版權,也使得這部電影無權使用任何 David Bowie 的音樂。這部《Stardust》「質量」如何,答案也只有我們真正能看到這部影片時才能揭曉了,而既然提起 David Bowie,倒也不得延伸聊一聊 Glam Rock(華麗搖滾)。
Glam Rock 是頗為令人振奮的樂種,它以先鋒的服飾和極具挑釁性的張力,曾為搖滾樂增添了罕見且斑斕的色彩,甚至也曾引發出十分特殊的文化演變。不乏有人會將 Glam Rock 與興盛於 80 年代美國的 Glam Metal/Hair Metal 相混淆,但 Glam Rock 卻完全是一種英倫產物。它在 70 年代前半段開始變得極為流行,有著糅合 60 年代 Bubblegum pop 的旋律以及早期搖滾樂節奏的特點。
Elton John, Marc Bolan ( T-REX ), Ringo Starr | Via Michael Putland
通常,Glam Rock 又可以分為兩個子類別,其一是源自於搖滾樂隊 T. Rex,樂隊的領軍人物 Marc Bolan 率先奠定了 Glam Rock 風格中先鋒的時尚感,並在音樂中添加了性感、趣味的基調。此後,Gary Glitter、Sweet 和 Slade 等皆遵循著 T. Rex 的美學思想,也使得 Glam Rock 中誕生了「Glitter」,一種在旋律上更加簡單,歌詞甚至有些蠢笨趣味的子類別。
而另一種則是對於視覺效果極度依賴的類別,並有著更具藝術性的一面,David Bowie 與 Roxy Music 都是代表著此類音樂的藝術家。他們自由塑造自己的角色,並使得個人風格成為了整體藝術表達的一部分,Glam Rock 最大的魅力之一便在於這些藝術家穿著古怪、雌雄同體的服裝和誇張化妝,對於性別習俗及傳統的挑戰。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 Glam Rock 的故事,除了《Stardust》之外,我們也為大家總結了 7 部與這種音樂類型相關的電影。有些是曾在 70 年代上映的復古紀錄片,有些則是千禧年後上映的小眾電影。各位也不妨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制定一下觀影列表吧。
BORN TO BOOGIE
這部音樂影片記錄了 Marc Bolan 於 1972 年在 Wembley Empire Pool 上演的一場演唱會。導演則正是大名鼎鼎的 The Beatles 中的鼓手 Ringo Starr,除了能夠看到 Marc Bolan 的音樂現場,影片也含有 Ringo Starr 以及 Elton John 的珍貴錄音影像。該影片於 2005 年以 DVD 的形式再度發行,得以讓大眾一睹 70 年代華麗搖滾的風采。
Marc Bolan 是 T.Rex 的主唱兼吉他手,更是 1970 年代 Glam Rock 運動的發起者。《Born to Boogie》主要記錄了 T.Rex 的演唱會現場。若你恰好是 Marc Bolan 的粉絲,那麼觀看這部電影時定會倍加享受。不過更多人則會覺得這與其它演唱會紀錄片一樣千篇一律,甚至因年代久遠會顯得更乏味一些。但總體而言,《Born to Boogie》真實呈現了 70 年代華麗搖滾最初的樣貌,也記錄下了珍貴的音樂現場影像,僅這一點,便已值得一觀了。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
這是一部於 1979 年拍攝的 David Bowie 演唱會紀錄片。1972 年初,Bowie 正式「扮演」起了戲劇化、雌雄同體的舞台角色 Ziggy Stardust,並在此期間以該角色為背景製作了兩張熱門專輯。而正是在 1979 年的這場演出中,Bowie 在舞台上突然宣布「這將是我們的最後一場演出」,親手「殺死」了自己所創造的 Ziggy Stardust…
導演 D.A. Pennebaker 此前曾執導過包括 Bob Dylan 的《Dont Look Back》在內的多部巡演紀錄片,而根據 Pennebaker 的說法,起初被公司指派拍攝 David Bowie 時,自己除了聽過《Space Oddity》這首歌,對 David Bowie 幾乎一無所知,自己最初也只打算錄製大約 20 分鐘的音樂現場。而經過在現場跟隨彩排,並真正觀看了 Bowie 的演出後,Pennebaker 被 Bowie 的舞台魅力所觸動並充分認識到了「Ziggy Stardust 最後一場演出」的重要性,最終將影片時長更改為 90 分鐘。
DAVID BOWIE AND THE STORY OF ZIGGY STARDUST
與上一部影片的名字很是相似,《火星往事》是關於 David Bowie 與 Ziggy Stardust 的另一部影片。不同的是,這部紀錄片是通過歌迷 Jarvis Cocker 以及 Bowie 的音樂夥伴們的敘述,揭示了 Bowie 如何為流行音樂史畫下重彩之筆的故事。片長僅 60 分鐘,看過一遍後也能直接地對 David Bowie 以及他塑造的 Ziggy Stardust 有所了解。
《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可以說是 David Bowie音樂生涯中最重要的專輯,從這張專輯開始,他穿起了高跟靴子和彩色的裙裝,畫上了奢華的妝容,扮成外星搖滾明星,成了地球上最著名的流行歌手。但是,正如這部電影所揭示的那樣, David Bowie 實現這一切並不容易。Ziggy Stardust 的音樂之旅也一度使Bowie 質疑起真正的自我,並最終迫使了 Ziggy Stardust 的突然消亡。若是對於 David Bowie 感興趣的話,這是一部不可錯過的影片。
VELVET GOLDMINE
《天鵝絨金礦》可以說是 Glam Rock 題材中最為知名的一部影片。故事設定在 1970 年代初華麗搖滾風靡英國的時期,虛構了一個突破邊界的搖滾歌手 Brian Slade,以此展開了關於 70 年代青年亞文化的獨特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無論是服裝亦或音樂都十分出彩,戲服設計師 Sandy Powell 甚至憑藉此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的提名。
影片中的 Brian Slade 作為一名搖滾明星,有著頗為出格的行徑和雌雄同體的外觀,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材自 David Bowie。而由 Ewan McGregor 所飾演的另一位主人公 Curt Wild,則是以 Iggy Pop 和 Lou Reed 為原型塑造的。事實上,電影描繪主人公間的故事正是基於真實世界中 David Bowie、Iggy Pop 和 Lou Reed 之間曖昧關係的猜測。這似乎也是 Bowie 起初曾威脅要對這部電影提起訴訟,並拒絕《天鵝絨金礦》中使用自己歌曲的主要原因。
SLADE IN FLAME
Slade 是一支於 1966 年在英國組建的搖滾樂隊。他們在 1970 年代華麗搖滾的時代聲名鵲起,而《Slade In Flame》則是由這支真實樂隊 Slade 成員所主演的電影。影片主要圍繞虛構樂隊 Flame 的成名故事,並在上映後獲得了積極反響。
上世紀 70 年代的 Slade 在英國以及歐洲的很多地區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作為 Glam Rock 代表性樂隊之一,成員們希望拓展更多可能性,於是樂隊經理 Chas Chandler 提出了讓 Slade 拍攝電影的計劃。Slade 在眾多電影劇本中,挑選了這部描繪虛構樂隊 Flame 興衰的故事。影片中也不乏關於 Slade 樂隊真實發生過事件的改編。同時,Slade 的主唱 Noddy Holder 和貝斯手 Jim Lea 為影片製作的配樂也值得一聽。
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
影片講述了夢想成為搖滾歌手的主人公 Hedwig 的故事,Hedwig 遇見了美國人 Sergeant Luther Robinson,毅然進行變性手術並跟隨 Robinson 去往美國。兩年後,被 Robinson 拋棄的 Hedwig 與年輕的 Tommy 建立了親密關係,並與之成為音樂合作夥伴,但後來 Tommy 偷走了 Hedwig 的音樂並成為了搖滾明星。除了跌宕離奇的情節外,影片也涉及到了對性別認同等議題的探討。
《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算得上是一部叫好不叫座的電影,作為一部預算為 600 萬美元的影片,最終卻只收穫了 360 萬美元的票房。但另一邊,評論家和觀眾們則大都給予了好評。電影除了搖滾元素外,主人公 Hedwig 的故事十分令人動容,更不乏十足幽默感充斥其間。而能導、能演、能唱的 John Cameron Mitchell 也憑藉此片獲得了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JOBRIATH A.D.
Jobriath 活躍於舞台上時,曾被稱之為「美國的 David Bowie」,事實上 Jobriath 曾是史上第一位公開承認自己同性戀身份的搖滾明星。在他於 1983 年去世的幾十年過後,《Jobriath A.D.》聚焦於他的生活與音樂,讓新一代的年輕人得以有機會認識到這位富有開創性的搖滾明星的影響力。
《Jobriath A.D.》是一部小成本電影,但卻有著較為精良的製作和敘事結構。影片中包含著復古的鏡頭以及紮實的訪談內容,展現了 Jobriath 令人著迷的才華。即使你也永遠不會買 Jobriath 的唱片或對他們音樂感興趣,也不得不承認 Jobriath 的人生有著精彩的故事。
以上就是與 Glam Rock 題材相關,一些值得你關注的電影,流行於 70 年代的 Glam Rock 如今早已是頗為小眾文化的類別,很多影片也因年代久遠的緣故在畫面及音效上顯得過於復古。不過如果你對於 Glam Rock 的歷史或者音樂感興趣,不妨找來看看。
若你也有自己青睞的搖滾題材電影,不妨也寫在評論中分享給大家?
WRITERLiz Gioro
還記得 PORTER 包嗎?
一款國內將會上架的 HOKA「避雷鞋款」,拆給你看看
Simons經由西海岸說唱文化洗禮而誕生的塗鴉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