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和家長,學校和家庭,本來應該是有著共同目標互相配合的一對組合,但在當下緊張的師生、老師與家長的關係中,一個不小心就會觸發大戰,父母埋怨老師故意刁難,而老師則埋怨家長沒做好家庭教育。
這樣的矛盾出現地最多的地方,大概就是孩子的作業問題,對於要輔導孩子的作業,許多家長都喊力不從心,而如果此時老師再出一些看似刁難的題目,那麼遇到暴躁的家長,一場大戰就難以避免。
可兒的爸爸最近就因為一個作業和老師發生了爭執,在班級群里埋怨起老師來,結果老師一番話卻讓可兒爸爸連連道歉。
這天爸爸工作完回到家,一打開門卻看見孩子在認真地數米,原本以為孩子是在做注意力訓練,但是卻看到爺爺奶奶也戴起了老花鏡在一旁數著米,這是什麼新興的遊戲嗎?疑惑地爸爸上前問可兒道。
可兒的話卻讓爸爸勃然大怒,可兒說這是老師今天布置的作業,明天要帶一萬粒米上學。聽到女兒的作業內容,可兒爸爸瞬間就炸裂,家長平時都已經夠忙活了,還要布置這樣不可理喻的作業,這不是刁難家長嗎!
隨即,爸爸拿起手機就在群里艾特了老師,質問老師為什麼布置這種費時費力不討好的作業。
誰知老師只是一句話就讓可兒爸爸啞口無言:
「可兒爸爸,這不是在刁難孩子,你可以先數100粒稱重,再乘以100按重量不就稱出1萬粒了嗎?」
這位老師也是比較理解可兒爸爸的心情的,接著回復道:「我們不會故意刁難孩子的,這個問題在班級上我們也有進行過解釋,不過是沒用到1萬這樣的數目,數米粒也可以讓孩子鍛鍊注意力」
可兒爸爸頓時羞愧難當,連連給老師道歉起來。
其實很多老師都是負責任的老師,不會刻意刁難孩子,這種看似不合理的作業,往往會被家長所誤解。
例如有些時候,老師會讓孩子罰抄100遍,我們家長要理解到,其實老師這只是氣話,說出來之後也是騎虎難下,老師真正想達到的目的也只是讓孩子記住,老師所遇到的困難,可能是咱家孩子屢教不改,素手無策之下才做出的懲罰手段。
只要家長稍加思考就能明白老師的用意和難處,在孩子回家後給孩子把掌握不了的知識點給填補上,其實也就達到了與罰抄相同的目的了。
但這裡還是要提醒一下各位老師,我們要明白「親子作業」當初出現的契機:除了讓家長陪伴孩子以外,親子作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和家長一起體現新課程帶來的衝擊感,基本要求是與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緊密相連,在共同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家長能夠深刻的認識到孩子陪伴的重要性,這樣也能夠讓孩子獲得一些知識,所以說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應該根據孩子有興趣的方面去發展,實在不宜作為親子作業去布置一些無聊的作業。
最後也想要在這裡提醒一下家長朋友們,如果有問題的話,可以和老師多溝通多交流,但是最好是以私信的方式,如果你在微信群里公開指責老師的話,很可能會招來老師的不滿,也會讓老師覺得非常沒有面子,有時候老師說的話難聽一點的情況,家長也會覺得心裡不好受,所以說有時候私信比在公開群聊天更好一些,作為家長一定要明白。
你在陪伴孩子的時候,有做過一些有意思的親子作業嗎?可以在下方留言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SGQuW4BMH2_cNUgiQN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