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以後老了,哥三兒可以商量誰拔氧氣管了

2019-12-01     淅爸育兒記

都說孩子對父母的愛是更無私的,但總有些父母會對此產生懷疑,尤其是多子家庭,總想知道寶寶們是不是都會愛自己的父母。

這不,有位喜得三胞胎的爸爸就想測試一下,三個孩子哪個更疼愛自己一些,可是結果卻讓爸爸傷心了。

這天爸爸和孩子們在床上玩,面對著孩子們吃起餅乾,藉此吸引寶寶們的注意力,有了吃的,寶寶們都眼巴巴的看著爸爸。

接著爸爸假裝「食物中毒」,瞬間在孩子們面前暈倒了,寶寶們一臉懵: 爸爸怎麼了,是睡著了嗎?

爸爸良久沒有動靜,最左邊的寶寶第一個反應了過來,馬上就大哭了起來,果然還是會關心爸爸的嘛。

還沒等爸爸高興起來,剩下的兩個寶寶,卻讓爸爸扎心了。

眼看著爸爸沒動靜,餘下的兩個寶寶開始動了起來,本以為是會去摸摸爸爸,但沒想到,手遞出去的方向,卻是爸爸手中的餅乾。

很快其餘的寶寶們就一起被餅乾吸引了過去,至於爸爸什麼的,已經不重要了。

估計爸爸心裡此時是拔涼拔涼的,不知是不是要擔心這以後老了,哥三兒可以商量誰拔氧氣罐了。

都是親父子,這樣的測試以後就免了吧,畢竟傷心的只有爸爸一個,拍攝的媽媽已經笑出豬叫聲來了。

其實啊,寶寶們並不是「沒有良心」,而是此時的他們還分辨不了「暈倒」這種事情,正處於口欲期的他們,更多地從嘴巴上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這位爸爸恰恰就是用了食物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比起已經熟悉的爸爸(孩子當然知道爸爸是不能塞進嘴巴里的),顯然餅乾這種新物種更能讓寶寶產生興趣,所以這才做出讓爸爸傷心的動作。

那麼,口欲期的孩子應該如何教育呢?

在口欲期(0~1歲)的孩子,他們主要通過嘴巴來感知世界,因為嘴巴是他們唯一能掌握的身體機能,換言之,這個時期的孩子,會通過嘴巴、吸吮來獲取對事物的認知,進而獲得安全感。

但家長們不要認為這個時期就不需要注意了,若是在口欲期孩子的口欲沒有被滿足或者被過度滿足,就可能造成孩子的口欲期固結,以後養成吃手指、咬指甲、嗜食的壞習慣。

那麼家長們可以怎麼教育此時的孩子呢?

  • 注意收納好危險物品

這一點尤為重要,在此時的孩子幾乎沒什麼分辨力,手裡逮到什麼就往嘴裡塞什麼,這就會產生一些潛在危險。

在家裡,家長要把一些孩子能吞咽下去的細微物品給擱置到孩子夠不著的地方,尤其是藥物。

在給孩子挑選玩具的時候,也要注意產品說明,看看是否孩子是否再使用年齡內。

  • 給孩子準備好磨牙棒

孩子4~6個月的時候就會出牙,通過咬東西來緩解牙齦的不適感也是孩子喜歡咬東西的原因之一。

對此,家長不要盲目阻止孩子,要適時給孩子準備牙膠或者磨牙棒,讓孩子能通過正確的方式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 戒奶需循序漸進

在孩子一歲左右的時候,多數家長都會選擇給孩子戒奶,而很多孩子的口欲期固結就是在此時形成的,要麼戒奶太晚口欲被過度滿足,要麼一夜之間就不給吃奶,安全感產生斷裂。

正確的戒奶方式,必然是循序漸進的,因為戒奶是一個安全感轉移的過程,讓孩子單一的獲取安全感方式向多元化獲取安全感發展。

在戒奶的時候,不能突然就斷裂,要給孩子一個適應過程,不主動喂奶之餘逐步增加輔食的占比,但如果孩子想要吃奶的時候,媽媽也不要拒絕。

而另一個方面,則是爸爸要參與到其中來,通過和孩子玩耍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不要讓孩子時刻粘著媽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i4Mw24BMH2_cNUgfsO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