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的每一年都很漫長,但來年的命運,早在上年底就敲定了。
進入12月,更是頻頻有暖風吹來。先是在重要會議上再次強調「房主不炒」,緊接著許多城市政策陸續鬆綁,「維穩」現象明顯。
最新消息,廣州雙重磅新政落地!大灣區開啟強力吸人模式!
1、12月17日起,港澳人士在廣州各區購房,僅需提供港澳身份證和通行證,並滿足廣州市內無房的條件,即可購買一套住宅。
2、花都區推出「人才綠卡」,全面放開申報對象在社保繳納、學歷學位等方面的制約。
1
港澳人士在廣州購房限制放鬆!
今天,廣州日報確認,針對近日流傳的港澳人士在廣州購房新政,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已證實。
從12月16日起已經開始執行,港澳人士在廣州各區購房,無需再提供學習、工作、居住證明,僅需提供港澳身份證和通行證,並滿足境內無房的條件,即可購買且只能購買一套住宅。
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有關人士透露,本次新政屬於實務先做,但辦事指南還沒出來,目前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還沒有按照新政進行登記的案例。
此前,廣州在2018年已取消了外籍人士(含港澳台)居住和工作證明滿一年的限制,提供相關學習、工作、居住證明以及單位證明,明確在廣州無住房且經過審核,即可購買1套自住住宅。其中,港澳台居民、華僑,只需要提供學習、工作、居住證明,不需要單位證明。
2
花都限購政策「人才性優化」
昨晚間,廣州市花都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發布官方消息稱,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聚力打造大灣區人才港灣。花都區重磅推出《廣州市花都區人才綠卡申領指南(修訂版)》,全面放開申報對象在社保繳納、學歷學位等方面的制約,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保障措施。
花都區人才綠卡,主要惠及在本區創新創業,但又暫無意向落戶花都或不能落戶花都的非本市戶籍的優秀人才,依申請並符合條件者可領取花都區人才綠卡,持卡人在安居置業、子女入學等方面享受便利化服務。
其中,新變化有突出「三個放開」、「一個從快」的原則。
1、全面放開社保的制約
放開在本區購買社會保險6個月的時限要求,申領人憑相關就業或創業證明即可申領人才綠卡。
2、全面放開大專以上學歷的制約
大專以上學歷的中高層管理人員由用人單位出具組織架構圖和任職文等證明材料即可申領,大專以上學歷的骨幹技術人員取得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資格或職業資格證書即可申領。
3、全面放開急需緊缺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准入「門檻
對於急需緊缺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不設大專以上學歷和中等職業資格方面的限制,只需花都區相關職能部門出具的認證報告,即可申領人才綠卡。
4、從快從速辦理,人才綠卡從申請到辦結時限為10個工作日。
3
大灣區平均每年增加人口150萬!
近3500萬人無自有住房!
廣州在近兩個月的時間內,樓市政策十分頻繁,大灣區釋放信號明顯。
11月06日,大灣區放開港澳居民購房。
11月08日,江門放開人才限購。
11月11日,深圳取消豪宅稅,取消公寓只租不售。
11月29日,佛山對「人才」放開限購。
12月02日,深汕特別合作區商品房全面解凍。
12月13日,廣州南沙對「人才」放開限購。
……
那麼,大灣區中的城市,究竟對港澳吸引力有多大?以及未來樓市發展是否有空間?
事實上,根據貝殼研究院發布《粵港澳大灣區房地產市場白皮書》來看,大灣區11城中有8城住房自有率低於60%,也就是說,大灣區中有近3500萬人無自有住房。
但是,近三年來,大灣區平均每年增加人口150萬!
整體看,大灣區住房自有率距離全國平均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其中深圳僅為23.7%,可見其寸金寸土、買房之難。
4
南京自貿區新政出爐
最高給予人才經濟貢獻90%獎補
相比相大灣區幾乎一松到底,長三角卻比較謹慎。
1、上海自貿區8月6日,高調放鬆人才限購,但最後公布的人才門檻很高,意義不大。
2、張家港12月10日,放開限售,但一天後又撤回。
今天,南京自貿區聚焦了全城目光,《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南京片區實施方案》重磅發布!
三大亮點:
1、最大限度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市級權限能夠下放的全部下放。
2、最大限度支持創新驅動和主導產業發展。南京片區專項發展資金5年總計投入不少於500億。
3、最大限度激勵高科技企業和高層次人才。對於片區高端人才,最高給予個人貢獻90%的獎勵。
要點:
1、支持人才創新創業,自主制定急需緊缺人才評價標準,實施 「先租後售、租購併舉」的安居方式,提供個性化精準購房服務。對於片區工作的高端人才,最高給予個人經濟貢獻90%獎補。
2、土地,強化資源要素供給,片區用地計劃可自主統籌安排,重大項目用地市級層面予以保障。
3、金融,將設立南京片區專項發展資金,5年總計投入不少於500億元打造南京自貿區。
來自江北新區大數據管理中心的數據顯示,2018年新區全年新增人口、吸引海外留學歸國人員人數、外籍常駐專家人數,均位居南京市首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海內外院士專家等高層次人才也紛紛被吸引。
截至目前,新區先後在美國矽谷、英國牛津、劍橋、瑞典斯德哥爾摩等地建設海外創新中心,對接海外項目150餘個,引進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40位院士。
事實上,自從2018年南京開放大學生落戶後,去年南京實現了約10萬的人口增長,增速全省第一!
但是,根據南京市「十三五」人口發展預期目標表,到2020年末,南京人口總量達到910萬人左右。
也就是說,2年內要實現66.8萬的增速,平均每年要增長30多萬人口!除了江北新區大力吸引高端人才外,南京溧水、六合、高淳等地的政策也有變化,溧水人才購房門檻降至專科、高淳六合都取消兩年社保限制。
結語:
為什麼要搶人?為什麼這幾年才開始搶人?
實際上,都是為了經濟。搶人是因為這兩年經濟發展相對乏力。
什麼是經濟?經濟就是人口。亞當·斯密說過一句話:「國家繁榮最關鍵的因素是其居民數量的增長」。
通俗一點說,因為只要有人,就會有人各種各樣的需求,當然也包括住房需求。當然,政策歸政策,人才會根據自身和各城市的情況自己選擇,是否有好的就業、教育、醫療、城市基礎設施、房價高低等都是考慮的因素。
最終,能夠留下人才的,還是要看城市的發展實力!
內容源自孟祥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