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現在比較時髦的詞,「擺地攤」算是一個。
地攤、夜市,從來就是最接煙火氣的。
然而,在徐州中心商圈金鷹商場門前,
這兩天卻上演了另類地攤——豪車擺地攤。
面對這種另類「風景」,徐州網友驚呼:
「各位去金鷹樓下逛地攤吧!
看看都是什麼人出來擺攤做生意的,
連勞斯萊斯都出來賣鞋了……」
據有關信息顯示, 被稱為「後備箱夜市」這道奇葩「風景」,有一個很潮的名字——「夜徐州浪起來」。
勞斯萊斯、蘭博基尼、路虎、大S……「人生得意須擺攤,過億項目致富路」。 不能開著豪車去擺攤的人生就不得意了?項目都過億了,哪能還是在致富路上奔跑,肯定是財務自由了啊!
從這一點來說,名城徐州評論員還是同意網友的觀點:豪車擺地攤,窮人謀生的手段變成富人炫富的工具!
豪車擺地攤,這種「炫」明顯不合適。原因有二:
1、這種「炫」與放開、搞活夜經濟風馬牛不相及。雖然,媒體報道說,徐州明確允許商業綜合體店外經營。商場門前「豪車擺地攤」屬於店外經營的範疇嗎?如果不是,該如何界定?如果各大商場都效仿這樣的做法,合適嗎?「徐州的城市管理一直都是走在全國的前列,尤其是創建期間,全市付出巨大代價,才有了今天乾淨整潔的市容。」 今天的有序,來之不易,我們誰都沒有任性的理由!
2、這種「炫」與擺地攤改善生活的最初目的毫無牽扯。什麼情況下、什麼樣的群體才擺地攤?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一目了然。「勤勞致富」,相對而言,願意承受著擺地攤的汗流浹背的辛苦的大多是為了改善生活的目的。 「開奔馳賣手機殼,開保時捷賣襪子」,「後疫情」宏觀環境下,以開豪車擺地攤的名義製造話題、吸引眼球,自然讓市民看在眼裡、煩在心頭!
商場、豪車、地攤,三個概念排列在一起,你會感覺怎麼這麼彆扭,如果說商場、豪車都是高大上的城市符號代表,那地攤呢?想來想去,此時的地攤只有一個作用:蹭熱點,幫人家收割流量。 人家並不是真賣東西,而是另有所圖。
應該說, 無論是騎自行車擺攤,還是開豪車擺地攤,都純屬個人自由,只要其行為在城市管理的法規框架內,只要其動機很單純、很天真!
近年來, 「豪車擺地攤」在許多城市都出現過,有的動機很不單純。比如,6月6日,雲南昆明一網紅公園發公告稱免費提供擺地攤的攤位,但要求必須是豪車才可參加。 「只有豪車才能入園擺地攤」,「擺地攤」是目的,還是僅僅是「網紅」、准「網紅」的工具?這個結論很明顯,不需要贅言!
有網友說: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有一些攤主開的豪車是租來的。「雖然租車會支出一筆不菲的花銷,但總的算下來也不會虧本。因為這種『地攤』和『豪車』之間的反差,會吸引更多的顧客,其成交量也往往會高於普通攤主。」 網友的這個說法,我們只能權當「有此一說」,萬一買東西賺取的利潤不夠租車費,誰給他們補貼呢?
如果真的想吸引市民的關注,名城徐州有個不成熟的建議:把公益做到家,請徐州名特優產品企業進駐,方便市民,又能切實地幫助徐州的企業、幫助農民。哪個商家要是採用了名城徐州的這個建議,一定記得支付「建議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