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孩子!徐州這群小學生髮明的「神器」真有創意

2020-06-10   徐州黑板報

原標題:了不起的孩子!徐州這群小學生髮明的「神器」真有創意

從古到今,

人類創造了非常多的偉大發明,

這些發明為我們帶來了便利,

解決了我們不少難題。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群「小小發明家」,

他們的發明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驚喜呢?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款兒童口罩調節器是專門給臉部瘦小的同學設計的,佩戴後可以讓口罩和面部更貼合。」近日,在和平橋小學杜雨婷和楊子熠兩位同學一起設計的「兒童口罩調節器」成為校園一道暖心的風景線。

口罩大小不合適

引發思考和研究

杜雨婷是和平橋小學六(1)班學生,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就愛動腦筋肯鑽研,參與發明創作的《用於推拉式黑板的粉筆清掃裝置》曾獲得江蘇省第28屆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她說,正式復學後發現很多同學戴的口罩由於尺寸過大,導致口罩和面部貼合不好,有較大的空隙。特別是在低年級同學復學之後這種現象更加明顯。

通過對低年級學生調查,發現很多家長在同學佩戴的口罩上進行了重新調整,有的是在口罩鬆緊帶處打結、有的是把口罩重新線縫合後固定……雖然這些方法是讓口罩大小進行了調整,但是無法隨時調節,而且每一個口罩都要這樣弄非常麻煩。

「能不能製作一款簡單裝置來調節口罩的尺寸呢?」

帶著這個問題,杜雨婷和五(2)班楊子熠兩人一起展開了研究和實驗。杜雨婷說,第一次是用細鐵絲測試了基本的形狀,配合皮圈實驗比較成功,但是鐵絲太軟了很容易變形。於是我們使用社團的3D印表機進行了第二輪實驗,結果因為尺寸小,3D列印材料打不到強度要求,並不比細鐵絲耐用,最後我們發現回形針的鐵絲不粗卻有很好的彈性。

「兒童口罩調節器」

預估成本只要一角錢

記者看到按照設計圖紙,3D列印出來的「兒童口罩調節器」是一個直徑約5毫米的圓柱形,口罩鬆緊帶從圓柱中間小孔穿過即可隨時調節口罩大小。

現在這款「兒童口罩調節器」已經在和平橋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口罩上進行使用。一(2)班的一位同學告訴記者:「現在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都要佩戴口罩,之前都是媽媽在口罩繩子上打結調整大小,現在使用口罩調節器後,我自己都可以隨時調整口罩大小了,非常方便。」

杜江告訴記者,現在這款「兒童口罩調節器」已經在學校部分學生身上進行使用,如果將來能夠有廠家原意批量生產,調節器的一些細節部分因為加工手段不足的小缺陷可以更好的克服, 根據我們的估算,批量生產後每一個調節器的成本能控制在一角錢左右,應該很容易讓大家接受。

現在的小學生真是太厲害了!

來看看他們還發明了啥

萬科城民主小學三(2)班學生李金澈非常喜歡擺弄各種物件,有一次他心血來潮,收集螺絲、拆卸剃鬚刀、電話手錶、藍牙耳機等廢棄電子產品的迷你金屬零部件,半年時間,便設計製造出20多個朋克蒸汽機器人。

從幼兒園至今,小發明多達上百件。信手拈來,就有摺紙類:八角禮盒、四角禮盒、高跟鞋、翻花......木料拼裝類:手槍、小房子、海盜船、坦克、跑車......自製木藝:抽絲機,還有羽毛筆、十二管排簫、降落傘調製飲品等不勝枚舉。

看到有人折柳枝,

他發明「十二管排簫」

春天,李金澈漫步在柳樹萌芽的河畔,看到有人折柳枝,用其外皮做簡易「柳笛」,吹響後比較單調,不易存放。他思索著,在不破壞柳枝的情況下,還有什麼材料可以來代替它,並且又比較精美?

於是,他從網上搜索資料,了解管狀的簡易吹奏樂器,確定製作排簫。準備吸管、固定架(冰糕棒)、透明膠帶、底塞(橡皮泥)、流蘇專用絲線、搜集小裝飾等。設計簡易圖,排列組合吸管顏色,多次更改吸管長度。

這個發明最大的收穫是掌握了十二管排簫發聲原理,發音與吸管長度,以及管內氣體流動速度的關係。

手制立體繪本《七歲盛夏》獲大獎

紅辣椒、茄子、絲瓜、荷花等植物,還有48隻小動物:公雞、母雞媽媽和小雞仔一家、螳螂隊、楸甲寶寶和楸甲媽媽……1天構思組織和準備材料、手繪時長累計約100小時、剪貼約60小時,最終完成了立體繪本《七歲盛夏》。

這本18頁的繪本以不織布剪貼畫和簡筆卡通繪畫為主體,繪本作品中的6株植物和48隻小動物皆是假期所見,取材真實樸素,靈感源於2018暑假李金澈在鄉下外婆家歡度的美好時光——如詩如畫,幸福難忘。並獲「小繪本 大創想」江蘇省第三屆青少年繪本創作大賽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