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八月初一下一陣,下句是精華,老祖宗說的在理嗎?

2019-08-28     遙望的歷史

俗語:八月初一下一陣,下句是精華,老祖宗說的在理嗎?

說到農村俗語,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聽過一些吧,俗語作為我國優秀歷史文化的一部分,深受人們的喜愛。別看俗語只有短短兩句話,它其中的內涵可是十分豐富的。農村俗語的涉及範圍特別廣,小到人們的衣食住行,大到如何為人處世。

不過,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那些關於節氣的農村俗語,這種俗語有局限性,不同的地區說法可能不同,所以大家在學習這些俗語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地區來看。接下來,筆者跟大家講的這句俗語是「八月初一下一陣」,大家聽過這句俗語嗎?

最近這些天的天氣真可謂是喜怒無常,可能今天還是大晴天,到了明天就開始陰雨連綿,下個不停。很多人都不敢出遠門了,可能早上出門天氣還很好到了下午就因為大雨回不來了。可能這樣的天氣對城市裡面的人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但若是放在過去的農村那就不一樣了。

那時候農民們全靠莊稼吃飯生活,一年的糧食賣的好,他們就能在未來一年吃飽飯。要是莊稼收成不好,老農民可能未來一年連飯都吃不飽。要是這一年雨水充足,光照也好,莊稼就可以長得很好。關於天氣對農作物的影響,這句俗語不就是在描述嗎?

這句俗語的後半句是「旱到明年五月盡」,從字面上來看,整句俗語是在說要是今年的八月份下了好幾場大暴雨,或許今年的後半年到明年一直都是乾旱的情況,持續到明年的五月份,這樣的情況才會解除。

種過莊稼的人疫情清楚,剛把莊稼種到田地裡面,這個時候需要一場大雨來滋潤它,給莊稼一個生長的機會。要是沒有,長時間的乾旱就會讓莊稼停止生長,然後死亡,甚至有些莊稼根本不會長出來。

這樣的俗語都是老一輩人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他們那個年代沒有天氣預報,也沒有像我們這樣先進的科技水平。他們全靠自己多年來的種植經驗,把這些經驗整合到一起,成為一句句的農村俗語。他們為的就是讓自己的後人在種植莊稼的時候不會遇到他們這個時候遇到的麻煩,想讓後人過得更好,年年都能種出好莊稼。

其實,農民們對雨水的需求也是份時間的,基本上很多莊稼在生長的時候對雨水的需求是最大的,但是當莊稼成熟之後對雨水的需求就不大了。莊稼長好農民們就不希望再下雨了,一來會影響他們收糧食,二來雨水一旦多了,流進果實裡面。

時間一長果實可能就會腐爛,長時間處於潮濕環境的果實保存的時候也會大大縮短。要是糧食爛在了地裡面,農民們這年收成就不景氣了,接下來的一年一定過得十分艱難。

所以,這句俗語看來不是什麼好兆頭,當然了,農民們也不希望八月一直下雨,然後天氣開始乾旱,一直持續到明年六月。我們也是希望老天可以多眷顧一下農民們,他們辛苦一年,賺的前本來就不多。再者,沒有農民的收成,城市裡面哪裡有糧食供應呢?

以上就是筆者跟大家講的這句關於節氣的俗語,大家覺得有道理嗎?筆者在這裡希望大家今後一定要多去了解一些俗語,不管是節氣的也好,還是關於為人處世的也好。剛開始學習這些俗語的時候,效果並不會立竿見影,但你學習的多了,知道的多了,你就會發現自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這些對你們今後的生活是大有幫助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_Dl3mwBJleJMoPMOe_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