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聽到齊魯大學、聖約翰大學、東吳大學、金陵大學、之江大學這些大學名字之時,很多人會感覺到非常陌生,會猜測這些大學會不會是野雞大學?
答案是:NO
這些都是中國近代史上的教會大學。近代中國存在很多教會大學,當然他們辦學宗旨是弘揚神學,傳播宗教,但是不可否認這些教會大學是教育水平很高的綜合性大學。
但是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進行全國性的院系大調整。很多綜合性大學,包括這些教會大學都被拆分,之後完全按照"蘇聯模式"進行高等教育改革,組建了大量純理工科高校。
這其中就有一所山東的消失知名大學:齊魯大學。
齊魯全盛時期,老舍、錢穆、顧頡剛等學術大咖先後在此執教,和燕京大學並稱"南齊北燕",號稱"華北第一學府",完爆今天的山東所有高校。
加拿大政府批准齊魯大學畢業生可直接赴加拿大留學,享受多倫多大學畢業生的待遇。
其前身是由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等國教會創辦的山東基督教共合大學。原齊魯大學校長曾說:"我的母校,齊大是中國最老的大學,絕對沒有一個中國大學能在這一點上趕上齊大!」
齊魯大學起源於1864年,美國長老會傳教士狄考文博士在登州建立起來的「蒙養學堂」。後來幾經發展,1904年由濰縣廣文學堂、青州共合神通學堂和濟南共合醫道學堂合併。
民國期間,仍在三處設置文理、醫、神、師範四科。1915年濟南共合醫道學堂學生46人,青州共台神道學堂170人,濰縣廣文學堂208人。
1916年在北京協和醫學院的三個班的學生轉來濟南,併入由美、英主辦的「共合醫道學堂」,並帶來15萬元「協款」。
1917年山東基督教共合大學的濰縣「廣文學堂」、青州共合神道學堂遷來濟南,併入「共合醫道學堂」,結束了1904年以來「四科三處」的鼎足局面。同年,南京金陵大學醫科和漢口「大同醫學」兩校師生,也相繼遷來濟南與「共合醫道學堂」合併。
為了適應學校擴充的需要,學校籌巨款在當時濟南市新建門外,建築校舍,創辦新校,定校名為」齊魯大學」,將廣文學堂設為文理學院,分文理科、頓科、師範科、選科及研究班,全校三院共有學生303人,教職員53人,其中外籍教職員36人。
學校經費由英、美、加等國教會支付。齊魯大學的校舍,規模宏大,建築堂皇的辦公、教學、生活、運動分區而立,供水、供電設施齊備。其主體建築是由美國工程師設計的,均是大屋頂宮殿式建築,獨具歐洲風格。當時齊魯大學的規模在山東省內獨有,國內亦少見。
齊魯大學是一所典型的由多個教會組織聯合設立的教會大學,前後參與聯辦的教會有14個之多。其中後美國者8個,後英國者5個,加拿大者I個。當時學校的理事部負責籌措辦學經費,審核學校預算,掌握著學校的經濟命脈。對學校的大政方針實施具體指導的是董事會,董事會由國內各聯辦教會組織的代表組成,成員均是美、英、加傳教士。
隨著20世紀20年代我國教育界收回教育權運動的興起,尤其迫於教育立案的壓力,中國人成員的比例逐漸加大。董事會是學校的決策機構,學校的重大事項都由董事會討論決定。因此,董事會內中外人員的比例及董事會人選的確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學校實際權力的歸屬。
當時的校長由董事會聘請,在聘請校長的同時,董事會也確定校務委員會(或稱評議會)人選。校務委員會由校長、各院院長及教與國內其他著名的教會大學一樣,齊魯大學在我國政府「立案」。
齊魯大學在教育及教學管理上實行校、院、系三級管理體制。立案前,學校設文理、醫學、神學、社會教育四科。四科科長都是校務委員會的成員。立案後,神學、社會教育獨立出去,學校將文、理、醫各科改為文學院、理學院和醫學院三學院,院下設系(科)。
為了使學生既打下紮實的專業基礎,又具備較寬廣的知識面,齊魯大學實行主、輔、選修相結合的課程體系。文、理兩學院的學生,入校註冊時必選定一主體系。選課有如下三個特點。
一是共同必修課。文學院各系設國文、英文、中國歷史、社會經濟、教育、自然科學;理學院各系設國文、英文、社會科學。陳以上課程外,所有學生都必須修習黨義、軍訓、體育。
二是主修系課程和輔修系(理科稱相關學科)課程。對該類課程,學校只規定必須的學分,而修習何種課程,學生可自主確定。
三是選修課。學生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經系主任批准,可選修自己感興趣的課程。
齊魯大學起初,招生和畢業人數都很少。1917—1925年8年間,畢業生只有208人。1926—1931年5年間,畢業生也僅有230人,造成這一情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招生條件要求過高,學費過高。
考生必須高中畢業,要通過黨義、國文、英文、混合算學、中外歷史、科學6個學科的考試。在當時,具備以上知識水平的學生很少。歷史政治系前四屆每屆只招三四名學生,足見學校對考生的要求之高。
1948年濟南解放前夕,齊魯大學曾將部分人員和物資南遷,醫學院被遷往福州。1949年濟南解放後,南遷的師生也相繼返回濟南。據當時統計,全校共有學生799人。
1951年4月,該校由山東政府接管。1952年9月,根據華東高等學校調整方案,撤銷齊魯大學,文、理兩學院的有關係及部分人員分別併入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學院、山東農學院、南京大學等校,醫學院併入山東醫學院。
至此山東一所全國知名的大學消失,而齊魯大學本部校園成為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結語
雖然包括齊魯大學在內的教會大學在教學內容上,宗教課程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但是為中國融入現代文明,教育和社會的現代化都作出了一定的積極貢獻。同時對西方科學文化的傳播和交流也起了重要作用。根據統計,教會大學培養出的學術大師的人數,學生的成材率,今天中國的任何一所大學都難以望其項背。
但是讓人無奈的是,1952年的全國院校大調整,教會學校統統都消失了。如果當時社會更具有包容性,讓這些大學繼續留存下來,相信今天中國的學術水平會在亞洲一騎絕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FpHw3IBiuFnsJQVU5rf.html